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755.“当那些日子,怀孩子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表示那些充满爱主的良善和纯真的良善之人。“祸”是表示永恒咒诅危险的一种表达形式;“怀孩子”表怀有天堂之爱的良善;“奶孩子”也是一种纯真的状态;“那些日子”表那时教会所经历的状态。
“你们要祷告,使你们的逃走不在冬天,也不在安息日”表示远离那些事,防止它在过冷或过热的状态下迅速发生。“逃走”是指远离刚才所说爱与纯真的良善的状态;“在冬天逃走”是指在过冷的状态下远离这些良善,“冷”是指对爱与纯真心怀厌恶之时,这是由各种自我之爱引发的;“在安息日逃走”是指在过热的状态下远离它们,“热”是指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在里头时的外在神圣。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将来也必没有”表示对教会的良善与真理最大程度的败坏和荒废,也就是亵渎。因为对神圣事物的亵渎会导致永死,这种死亡远远比任何其它邪恶状态所导致的死亡严重得多,并且严重程度与遭到亵渎的良善和真理属乎内层的程度成正比。由于这类内层良善与真理在基督教会已经披露,为人知晓,并且遭到了亵渎,故经上说:“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将来也必没有”。
“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从内层良善与真理转移到外层,好让那些过着良善与真理的生活之人仍能得救。“减少那日子”表示这种转移的状态;“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表示否则无人得救;“选民”表示那些过着良善与真理的生活之人。
4038.“骆驼和驴”表良善之真理,无论是颇为外在的还是完全外在的。这从“骆驼”和“驴”的含义清楚可知:“骆驼”是指属世人的一般记忆知识(3048, 3071, 3143, 3145节),一般记忆知识是指较为低级或更为外在的良善之真理;“驴”是指还要低级的,也就是完全外在的属世良善之真理(2781节)。至于何为内层良善与真理,何为居间的良善与真理,以及何为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与真理,可参看前面所述(4009节)。
一般来说,人里面有三层区域,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层。肉体层是最外层,属世层是居间层,理性层是内层。在人里面,只要其中一层掌管另一层,他要么被称为肉体的,要么被称为属世的,要么被称为理性的。人心智的这三个部分以奇妙的方式互通:肉体部分与属世部分相通,属世部分与理性部分相通。人刚出生时纯粹是肉体的,但里面拥有能得到完善的能力。后为,他变得属世,最后变得理性。由此可见,这一方与另一方之间是互通的。肉体部分藉着感官与属世部分相通,并且是以一种截然不同而又互相分离的方式通过属于理解或认知的事物和属于意愿的事物而相通;如果人要变成并成为完全的人,理解或认知和意愿这两种官能必须在人里面充分发展。视觉和听觉尤其服务于充分发展他的理解力,而其它三种感觉则尤其关注他的意愿。人心智的肉体部分藉着这些感觉与他的属世部分,就是前面所说的居间部分相通。因为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将自己置于属世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记忆。快乐和愉悦及其中的渴望属于意愿,被称为属世良善;记忆知识属于理解力,被称为属世真理。
人心智的属世部分通过刚才所提到的这些事物与其理性部分相通,这理性部分就是内层部分,如前所述。从属世层上升到理性层的事物也将自己置于理性层,如同置于一种容器。这种容器就是内部记忆,关于内部记忆,可参看前文(2469-2480节)。那里的祝福和幸福属于意愿,是理性良善的形式;而对事物的内在洞察,以及对它们的感知则属于理解或认知,这些洞察和感知的对象就被称作理性真理。这三者(即肉体层,属世层和理性性)构成人,并且这三者之间是互通的。外部感官是人心智的肉体部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内部感官则是其心智的属世部分用来与其理性部分相通的工具。因此,那些存在于人心智的属世部分、源于适合身体的外部感官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颇为外在和完全外在的良善之真理的。而那些源于适合其灵并与理性层相通的内部感官的事物则是那被称作内层良善与真理的。介于这二者之间并参与这二者的事物就是那被称作居间良善与真理的。这三组依次始于内层,就是“羊群、仆婢、骆驼和驴”所表示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