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750.“犹大对他的兄弟们说”表教会中那些反对一切良善的败坏者。这从“犹大”的代表和他的“兄弟们”的含义清楚可知:“犹大”在正面意义上是指属天之爱的良善(3654, 3881节),但在反面意义上是指反对一切良善,如下文所述;他的“兄弟们”是指教会中那些坚持与仁分离之信的人。“犹大”在此之所以代表那些反对一切良善的人,是因为在圣言中,“犹大”在正面意义上代表那些处于属天之爱的良善之人。属天之爱就是对主之爱,和由此而来的对邻之爱。那些处于属天之爱的人与主联结得最紧密,故在至内层天堂,在那里处于纯真的状态。正因如此,他们在其他人看来,就像小孩子,完全是爱的可见形式。其他人无法接近他们,因此当被差往其他人那里时,他们被其他天使围绕,从他们所放射出的爱之气场通过这些天使得以缓和。否则,这气场会使他们被差往的那些人陷入昏厥;因为他们的爱之气场甚至刺透人的骨髓。
“犹大”因在正面意义上代表被称为属天的这爱或这爱之良善,故在反面意义上代表反对属天良善,因而反对一切良善的那类事物。在圣言中,绝大多数事物都具有双重含义,即一个正面意义和一个反面意义。从正面意义可以得知反面意义的品质,因为凡包含在反面意义中的,都与包含在正面意义中的截然对立。
爱之良善总体上分为两类,即属天之爱的良善和属灵之爱的良善。与属天之爱的良善截然对立的,是自我之爱的邪恶;与属灵之爱的良善截然对立的,是尘世之爱的邪恶。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邪恶之人反对一切良善,而那些陷入尘世之爱的邪恶之人则不那么反对。在圣言中,“犹大”在反面意义上代表那些陷入自我之爱的人;“以色列”代表那些陷入尘世之爱的人。其原因在于,“犹大”代表主的属天国度,“以色列”代表主的属灵国度。
地狱也照着这两种爱来划分。那些陷入自我之爱,反对一切良善的人住最深处,因而住在最可怕的地狱;而那些陷入尘世之爱的人因不那么反对一切良善,故住在不那么深的地狱,因而住在不那么可怕的地狱。
自我之爱的邪恶并不像人们所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优越感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傲慢;确切地说,它是对邻舍的仇恨和由此产生的强烈报复欲,以残忍为乐。这些就是自我之爱的内在特征。它的外在特征是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以及对那些处于属灵良善之人的厌恶。它的这些外在特征有时还伴随着明显的优越感或傲慢,有时则没有。因为以这种方式仇恨邻舍的人内在唯独爱自己,并且只爱他视之为与自己构成一体的那些人;因此,他唯独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在自己里面爱他们,在他们里面爱自己。
这就是那些“犹大”在反面意义上所代表之人的品质。犹太民族从一开始就陷入这种爱,因为他们将全世界所有人都看作是最卑贱的奴隶,与自己相比一文不值,还仇恨他们。更重要的是,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没有将他们联结起来时,他们甚至以同样的仇恨迫害他们的同伴和兄弟。这种秉性仍留在这个民族当中,只是他们现在勉强住在异国他乡,故将其隐藏起来。
4077.“你们的父亲欺哄我,十次改了我的工价”表当祂凭自己将构成那良善的事物用到自己身上时,良善对祂自己的状态,以及那良善里面的极大改变。这从“父亲”、“工价”和“十次”的含义清楚可知:“父亲”,就是此处的拉班,是指居间良善,如前所述;“工价”是指祂凭自己行事(3996, 3999节);“十次”是指极大的改变,“十”表示极大(1988节),“次”表示改变。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当主凭自己行事,将构成那良善的事物运用于自己身上时,那良善的实际状态里面的改变。若所思想的是诸如处于这类良善的灵人或天使的社群,而不是“拉班”所表示的良善,那么情形如何就显而易见了。社群不会轻易离开与他们同在的人;但当与他们同在的人离开时,他们就很恼怒,其反应与此处拉班对待雅各的行为如出一辙。事实上,他们若真的发觉有某种良善通过他们来到这人那里,就会声称,这良善是从他们那里来到他这里的;因为当他们恼怒时,邪恶便掌管他们所说的话。
凡正在重生的人都是这种情形。也就是说,主将社群运用于他,旨在通过而非从这些社群引入纯正的良善与真理。当正在重生的这个人被转到其它社群时,之前与他同在的社群就会恼怒。不过,此人看不见这些社群,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在灵人或天使的任何社群中。然而,天使却清楚看到他们,那些蒙主的神性怜悯而被允许与他们交谈,并去往他们当中如同他们中的一员之人也能清楚看到他们。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得知这些事的。
令灵人们感到非常痛惜的是:人并不知道这一切,甚至不知道他们与他同在;尤其痛惜的是:许多人不令否认他们的临在,还否认地狱和天堂的存在。然而,他们却把这种无知归咎于人类的愚蠢,而事实上,若不从主经由这些灵人自己而来的流注,人没有一丁点思维,也没有一丁点意愿。主正是通过作为手段的他们来管理人类,并具体管理每个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