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120.“将杯递在法老手掌中”表内层属世层将这些变成自己的。这从“递杯”的含义和“法老”的代表清楚可知:“递杯”来喝,因而杯中的酒是指变成自己的,“喝”表示将真理变成自己的(参看3168节);“法老”是指内层属世层(5080,5095,5118节)。从前文明显看出,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酒政”所表示的感官能力的重生,这种感官能力受内层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因此,所论述的主题也是真理与良善的流注,以及在外层属世层中对它们的接受。不过,这些问题远远超出那些对理性层和属世层,或流注没有任何清晰概念之人的理解力,故无法给予进一步的解释。
此外,“杯”在圣言中常被提及,它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属灵的真理,也就是源于仁之良善的信之真理,和“酒”的含义一样;在反面意义则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杯”之所以和“酒”所表相同,是因为杯是盛纳之物,而酒是被盛纳之物,因此这二者构成一个实体,结果这一个可用来表示那一个。
在圣言中,“杯”的这种含义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诗篇:
耶和华啊,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杯满溢。(诗篇23:5)
“摆设筵席,用油膏头”表示被赋予仁与爱之良善;“我的杯满溢”表示属世层由此充满属灵真理与良善。又:
我拿什么报答耶和华?我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诗篇116:12-13)
“举起救恩的杯”表示将信之良善变成自己的。
马可福音:
凡因你们是属基督,以我的名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不会失掉他的赏赐。(马可福音9:41)
“以我的名给你们一杯水喝的”表示出于一点仁爱传授信之真理。
马太福音:
接着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的血,立新约的血。(马太福音26:27-28;马可福音14:23-24;路加福音22:20)
经上之所以说“杯”,而不说“酒”,是因为“酒”论及属灵教会,而“血”论及属天教会,尽管这二者都表示从主发出的神圣真理;但在属灵教会,信的圣洁源于对邻之仁,而在属天教会,仁的圣洁源于对主之爱。属灵教会与属天教会的区别在于:前者处于对邻之仁,后者处于对主之爱;圣餐的设立是为了代表并表示主对全人类的爱,以及人对祂的回应之爱。
由于“杯”表示盛纳之物,“酒”表示被盛纳之物,因而“杯”表示人的外在,“酒”表示人的内在,所以主说: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马太福音23:25-26;.路加福音11:39)
此处“杯”在内义上也表示信之真理。离开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就是“洗净杯的外面”,当内层充满伪善、欺骗、仇恨、报复和残忍时,尤其如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信之真理只存在于外在人中,根本不存在于内在人中;而培育并充满信之良善会使真理在内层人中与良善结合。此外,当离了信之良善培育信之真理时,谬念就被当作真理接受;“先洗净杯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就表示这一点。
马可福音中所记载的也一样:
还有好些别的规矩,法利赛人和犹太人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和床铺。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传统,洗杯、罐;像这样的事,你们还做了很多。你们离弃神的诫命,拘守自己的传统。(马可福音7:4,8-9)
“杯”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
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对我如此说,你从我手中接这杯忿怒的酒,使我所差遣你去的各民族喝。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剑临到他们中间。我就从耶和华的手中接了这杯,给耶和华所差遣我去的各民族喝。(耶利米书25:15-17,28)
“这杯忿怒的酒”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之所以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是因为正如酒能使人喝醉,并使他们发疯,变得神志不清,虚假也能如此。属灵的醉酒无非是当人不相信他所不理解的任何事时,因推理信仰的事所导致的疯狂;这种疯狂导致虚假,并导致虚假所产生的邪恶(1072节)。因此,经上说“他们喝了就要东倒西歪,并要发狂,因我使剑”。“剑”表示与真理争战的虚假(参看2799,4499节)。
耶利米哀歌:
住乌斯地的以东女子哪,只管欢喜快乐,这杯也必传到你那里;你必喝醉,以致露体。(耶利米哀歌4:21)
“因这杯喝醉”表示因虚假而变得疯狂,或神志不清;“露体”或赤身露体不觉羞耻表示源于此的邪恶(参看213,214节)。
以西结书:
你走了你姐姐的路,所以我必将她的杯交在你手中。主耶和华如此说,你必喝你姐姐的杯。那杯又深又广,容量甚大,使你被人嗤笑讥刺。你必酩酊大醉,满有愁苦,因这毁灭、荒凉的怀。你必喝你姐姐撒马利亚的杯,把它摔成碎块。(以西结书23:31-34)
这论及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表示属天教会的属灵之物。“杯”在此表示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这虚假荒废或毁灭教会,故被称为“毁灭、荒凉的怀”。以赛亚书:
耶路撒冷啊,醒来!醒来!站起来!你从耶和华手中喝了祂忿怒之杯,喝了那使人战栗的怀中渣滓。(以赛亚书51:17)
哈巴谷书:
你也喝吧!显出是未受割礼的。耶和华右手的杯必传到你那里,你的荣耀就变为大大的羞辱。(哈巴谷书2:16)
诗篇:
耶和华手里有杯,祂掺了酒,满了搀杂的料,从杯里倒出来。他们必喝这酒的渣滓;地上所有的恶人必都喝这杯。(诗篇75:8)
在这些经文中,“杯”也表示由虚假和由此产生的邪恶所导致的疯狂。它之所以被称为“耶和华的忿怒之杯”,以及“耶和华右手的杯”,是因为犹太民族和普通百姓一样,都认为邪恶,以及对邪恶和虚假的惩罚唯源于耶和华;尽管事实上,它们源于人自己和同他在一起的地狱团伙。经上常常根据表象和基于表象的信仰以这种方式来陈述;但内义教导当如何理解它们,当相信什么(关于这些问题,可参看245,592,696,1093,1683,1874,1875,2335,2447,3605,3607,3614节)。
和“酒”一样,“杯”在反面意义上表示产生邪恶的虚假,以及邪恶所产生的虚假,故也表示试探,因为当虚假与真理争战,因而邪恶与良善争战时,试探就会发生。在以下经文中,“杯”这个词就用来表述并描述试探:
耶稣祷告说,你若愿意,就把这杯从我这里拿走!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22:42;马太福音26:39,42,44;马可福音14:36)
“杯”在此表示试探。在约翰福音也一样: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剑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约翰福音18:11)
马可福音:
耶稣对雅各和约翰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马可福音10:38-39;马太福音20:22-23)
由此明显可知,“杯”表示试探,因为当邪恶利用虚假与良善并真理争战时,试探就会发生;“洗”表示重生,因重生藉着属灵的争战实现,故“洗”同时也表示试探。
在完全相反的意义上,“杯”表示那些亵渎,也就是内在陷入仁爱的反面,外在却伪装圣治的人当中的邪恶所产生的虚假。耶利米书中的“杯”就具有这种意义:
巴比伦素来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全地沉醉;各族都喝过她的酒,列族就癫狂了。(耶利米书51:7)
“巴比伦”表示那些外在圣洁,内在亵渎的人(1182,1326节);他们以圣洁所遮盖的虚假就用“金杯”来表示;“使全地沉醉”表示他们将属“地”所表示的教会之人引入错误和疯狂。他们藏在外在圣洁之下的亵渎只涉及这一点:他们的目的就是成为最伟大和最富有的人,被拜为神,拥有天堂和大地,从而统治人们的灵魂和身体。他们所用的手段就是表面上尊重神性和神圣事物。因此,就外在人而言,他们看似天使;但就内在人而言,他们是魔鬼。
在启示录,同样的话论及巴比伦: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嵌有金子、宝石、珍珠的衣服,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和她淫乱的污秽。(启示录17:4)
又:
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处。因为各族都喝了她邪淫烈怒的酒。地上的君王与她行淫。我又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用她调酒的杯,加倍地调给她喝。(启示录18:2-4,6)
又:
.那大城裂为三段,列族的城也都倒塌了。神也想起巴比伦大城来,要把那盛自己愤怒的酒杯递给她。(启示录16:19)
又:
又有第三位天使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他也必喝神烈怒的酒,此酒斟在神愤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启示录14:9-10)
1808.“数算众星”表示当人凝视星座时,或说在心目中观看星座时,良善和真理的一个代表,这从刚才的阐述,以及“众星”代表并表示良善和真理清楚可知。圣言经常提到“众星”,它们处处表示良善和真理,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邪恶和虚假;或也可说,它们表示天使或天使社群,在反面意义上则表示恶灵及其同伙。当表示天使或天使社群时,它们是静止不动的星星;但当表示恶灵及其同伙时,它们是流荡的星星,我经常在来世看到这些流荡的星星。
天空中和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我从以下明显证据清楚看到这一点,即:与肉眼所看到的天空中和地上的事物相似的事物在灵人界也是明显可见的,并且如同在晴天白日下那样清楚;在那里,它们无非是代表。例如,当星空出现,并且其中的星星静止不动时,人就立刻知道它们表示良善和真理;而当流荡的星星出现时,人就立刻知道它们表示邪恶和虚假。从星星的发光和闪烁还能清楚得知它们的性质,此外还有其它无数现象。因此,人若愿意智慧地思考,就能知道地上的一切事物起源于何处,也就是起源于主。这些事物之所以不以非物质的观念,而是以实际的物质物体出现在地上,是因为源于主的一切事物,无论属天的还是属灵的,都是活的,是本质的,或物质的(如它们被称呼的那样),故作为实际物体出现在终极的自然界中(参看1632节)。
“众星”代表并表示良善和真理,这一点从以下圣言经文清楚看出来。以赛亚书:
天上的众星群宿都不发光,日头一出,就变黑暗;月亮也不放光。我必因邪恶察罚世界,因罪孽察罚恶人。(以赛亚书13:10-1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察罚的日子。谁都能看出,“众星群宿”在此不是指众星和星座,而是指真理和良善;“日头”表示爱;“月亮”表示信;因为所论述的是造成黑暗的邪恶和虚假。
以西结书:
我将你扑灭的时候,要把天遮蔽,使众星昏暗,以密云遮住太阳,月亮也不放光。我必使发光体都在你以上变为昏暗,使你的地上黑暗。(以西结书32:7-8)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约珥书:
地在祂面前颤抖,诸天摇撼,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辉。(约珥书2:10; 3:15)
此处意思是一样的。诗篇:
日头、月亮,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发光的众星,你们都要赞美祂!天上的天,你们要赞美祂!
此处意思也是一样的。
“众星”不指众星,而是指良善和真理,或也可说,是指那些像天使一样完全处于良善和真理的人,这一点在启示录中说得很明确:
我看见人子;祂右手拿着七星。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而你所看见的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启示录1:16, 20)
又:
第四位天使吹号,日头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击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昼的三分之一没有光,黑夜也是这样。(启示录8:12)
此处很明显,是良善和真理黑暗了。但以理书:
(有一角)长出一个小角,向南,向东,向荣美之地,渐渐成为强大。它渐渐强大,直达天象,将些天象和星宿抛落在地,并践踏它们。(但以理书8:9-10)
显然,“天象”和“星宿”是指良善和真理,它们被践踏。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主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说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马太福音:
在时代的完结,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路加福音:
在日月星辰上必有迹象,在地上列族也有困苦,因海洋波浪的咆哮,就陷入绝望。(路加福音21:25)
此处“日”根本不是指太阳,“月”不是指月亮,“星辰”不是指星星,“海洋”也不是指海洋,而是指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即:“日”表示属天事物,“月”表示属灵事物,“星辰”表示良善和真理,也就是良善和真理的知识或认知;它们在接近时代完结,就是当没有信,也就是没有仁时,就会以这种方式变黑。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