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66.“地面”表示教会所在的整个区域。这从“地(ground)”的含义清楚可知,因为圣言在土地(译注:ground,经上常译为地)和陆地(译注:land,经上也常译为地)或地(earth)之间作了精确区分。“土地”处处表示教会或教会的某个方面。这也是表示土地的人或亚当之名的由来。但“陆地”或“地”在各个地方都表示没有教会或教会某个方面的地方,如在第一章经上只提到“地”,因为教会或重生之人尚未出现。直到第二章经上才使用“土地”一词,因为那时教会已经形成。这同样适用于本节和下一章(创世记7:4, 23),在那里,经上说,要从地面(face of the ground)上除灭一切生物,表示在教会所在的区域内;但在创世记7:3,论到即将被创造的教会,经上说“使种存活于地面(face of the ground)上”。“土地(译注:ground,经上常译为地)”在圣言的其它地方具有相同的含义,如以赛亚书:
耶和华要怜恤雅各,必再拣选以色列,将他们安置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列民必接受他们,把他们带到他们的地方,以色列家必在耶和华的土地上占有他们。(以赛亚书14:1-2)
这论及被造的教会;而同样在这一章,没有教会的地方则被称为“地”(以赛亚书14:9, 12, 16, 20-21, 25-26)。
同一先知书:
犹大的土地必使埃及惊恐。当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说迦南的语言。(以赛亚书19:17-18)
此处“土地”表示教会,“地”(land)表示没有教会的地方。又:
地要摇摇晃晃,好像醉酒的人。耶和华在高处必察罚高处的军队,在土地上必察罚土地上的列王。(以赛亚书24:20-21)
此处意思一样。耶利米书:
因为无雨降在地上,土地就干裂,农夫为此蒙羞抱头。甚至母鹿在田间生产。(耶利米书14:4-5)
此处“地”包含土地,而“土地”包含田地。
耶利米书:
祂将以色列家的种从北方陆地和我赶他们到的各陆地领出来,他们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耶利米书23:8)
此处“陆地”和“各陆地”是指没有教会的地方;“土地”是指有教会或真敬拜的地方。又:
我必将耶路撒冷的余民,就是剩在这陆地,并住在埃及陆地的都交出来,我必把他们交给骚乱,成为地上列王的祸害。我必打发剑、饥荒、瘟疫到他们当中,直到他们从我所赐给他们和他们列祖的土地上灭绝。(耶利米书24:8-10)
此处“土地”表示教义和由此产生的敬拜;下一章(25:5)也有类似的话。
以西结书:
我要从你们所分散到的各陆地聚集你们。当我把你们带回以色列的土地,就是进入我举手赐给你们列祖的陆地时,你们必承认我是耶和华。(以西结书20:41-42)
此处“土地”表示内在敬拜;当内在敬拜不存在时,它就称为“陆地”。玛拉基书:
我必为你们斥责吞噬者,不容他毁坏你们土地的果实;你们田间的葡萄树也不会掉落。所有民族都必称你们为有福的,因你们必成为可喜爱的陆地。(玛拉基书3:11-12)
此处“陆地”表示容纳物或器皿,因而明显表示人,当“土地”表示教会或教义时,人就被称为“陆地”。
摩西五经:
列族啊,祂的百姓,你们要歌唱。祂要为祂的土地,祂的百姓赎罪。(申命记32:43)
这明显表示外邦人的教会,它被称为“土地”。以赛亚书:
在这孩子晓得弃恶择善之前,你在那二王面前所憎恶的土地必被撇弃。(以赛亚书7:16)
这论及主的降临,
经上说为教会预备的土地(土地表示教会或信的真正教义)“必被撇弃”。显然,“土地”和“田地”被如此称呼,是因为它们是播种的地方;如以赛亚书:
你撒在(土)地里的种子,主必降雨给它。耕种土地的牛和驴驹。(以赛亚书30:23-24)
约珥书:
田野荒废,土地悲哀,因为五谷毁坏。(约珥书1:10)
从上述经文清楚可知,在希伯来语,因土地一词而被称为“亚当”的“人”表示教会。
6601.一天早晨,我被明显指示,任何一个观念或小的情感都拥有无数事物,这些观念和情感也渗透到我周围的社群。有一段时间,我被保持在某种情感和由此产生的思维中;在此期间,我被指示与这情感和思维一致的社群何等之多。有五个社群通过活生生的言语显明出来。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还发现我也有同样的想法。另外,他们说,他们知道我所注意的事,也就是我们正在思想的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及这些的目的。我的思维所延伸到的其它众多社群没有如此清楚地显明出来,它们也更加遥远。
思维从它的对象,就是一个人正在思想的事物那里的延伸就像视觉对象的情形。来自视觉对象的光线传播到相当远的距离;这些光线进入人的视觉,并且无论距离是长是短,都能进入,这取决于视觉对象的明亮和发光度。因为若视觉对象在发光,那么它就能在比若它暗淡和幽暗的情况下远得多的距离处被看见。内在视觉,就是思维的视觉,和从内在视觉的对象发出的东西也一样。该视觉对象不像世上的物体那样是物质的,而是属灵的;因此,它们将光线传播到诸如属于灵界的那类事物中,因而传播到那里的真理和良善中,进而传播到充满这些真理和良善的社群中。正如这个世上的发光物体所发的光辐射得很远,在灵界,良善和对良善的情感也是如此;因为发光的火焰对应于对良善的情感。由此可见,人之生命的品质完全与他的思维和情感所延伸到的社群相匹配,也完全与这种延伸的质和量相匹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