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052.“因为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表由此与反对教会的记忆知识的败坏记忆知识分离。这从“埃及所厌恶的”和“牧羊的”的含义清楚可知:“埃及所厌恶的”是指记忆知识的分离;因为凡所厌恶的事物都会被分离,它们之所以被厌恶,是因为它们违背并反对早已接受的观念和现在的爱(此处,它们反对“埃及人”所表示的败坏的记忆知识,因为经上说“凡牧羊的,都是埃及人所厌恶的”);“牧羊的”是指引向良善的人,如前所述(6044节)。支持良善的记忆知识就是那败坏的记忆知识所反对的。败坏的记忆知识是毁灭信之真理与仁之良善的知识,以及颠倒秩序的知识,如埃及的巫术。因为有许多符合秩序的东西被埃及的术士滥用了,如对应和代表,它们是在埃及人当中比在其他任何人民当中都要高度发达的记忆知识。甚至当恶人利用这些知识时,它们也是合乎秩序的;当他们利用这些知识来操控别人、伤害别人时,这些知识就因涉及巫术而被败坏了。至于此处所论述的记忆知识的分离,它是通过重新排列实现的;当伴随真理的良善来到“歌珊”所表示的中间或至内在部分时,反对它们的败坏记忆知识就被逐出。
到此为止,所论述的主题一直是真理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关于这种联结,要进一步知道,内在人或属灵人与外在人或属世人的结合根本不可能实现,除非真理被引入记忆知识。因为记忆知识和属世情感的快乐构成外在人或属世人;因此,若不实现与记忆知识的联结,它根本无法实现。然而,为使人能够重生,他的内在人与外在人必须结合在一起。否则,从主经由内在人流入外在人或属世人的一切良善要么被败坏、窒息,要么被弃绝;在这种情况下,内在人也会被关闭。实现这种结合的方法就是本章所描述的,这种方法通过将真理引入记忆知识来实施。
4316.就内在历史意义而言,“直到今日”表他们的性质永远如此。这从“直到今日”的含义清楚可知,凡在圣言中提及“直到今日”的地方,它都表示永远(参看2838节)。这些后代的性质从最初之时就是如此,这一事实从雅各的儿子们本身就能看出来;如流便,因为他“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创世记35:22);如西缅和利未,他们杀了哈抹和示剑,并其城中所有男人;他其余的儿子则来到被杀的人那里,掳掠那城(创世记34:1-31)。因此雅各,那时叫以色列,临死这样谈及他们:论到流便,“你必不得超越,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你使自己毫无价值;因为你污秽了我的榻”(创世记49:3,4);论到西缅和利未,“我的灵魂不要进入他们的隐秘之地;我的荣耀不要与他们的会众联络;因为他们在怒中杀人,任意砍断牛腿大筋。他们的忿怒可咒诅,因为很猛烈;他们的暴怒可咒诅,因为很严厉;我要把他们分散在雅各中,使他们散住在以色列中”(创世记49:5-7)。
[2]犹大的品性也可从以下事实看出来:他娶了迦南女子为妻(创世记38:1,2),然而,这是违反嘱咐的,这一点从亚伯拉罕对他仆人所说的话可以看出来,他打发这仆人去给他儿子以撒娶利百加(创世记24:3,6);这一点还可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看出来。该民族的三分之一支部分就来自这一支,也就是来自他儿子示拉,而示拉是由迦南母亲所生的(创世记38:11;46:12;民数记26:20;哥林多前书4:21,22)。雅各的这些和其余儿子的品性从他们对约瑟的邪恶行径(创世记37:18-36)进一步明显看出来。其在埃及的后代品性从他们在旷野时关于他们所记载的细节明显看出来,他们在旷野里经常叛逆,后来在迦南地则经常沦落为偶像崇拜者。最后,在主的时代,他们的品性刚才已经说明了(参看4314节)。他们如今的性质是众所周知的,即他们反对主,反对构成教会的事物,反对对邻之仁,甚至反对彼此。由此可见,这个民族一直具有这种性质。因此,不要让人再持以下观点,即:他们当中有什么教会,其实他们当中只有一个教会的代表;他们更不是优先于其他人而蒙拣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