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0130.“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表凡接受主之神性的人。这从“触着”、“坛”和“成为圣”的含义清楚可知:“触着”是指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如下文所述;“坛”是爱之良善方面的主的一个代表,在此是指天堂和教会里的主的一个代表(参看10129节);“成为圣”是指接受主的神性,如前所述(10128节)。“触着”之所以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是因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通过外在方法来表达,尤其通过触觉,由此被交流并传给另一个人;对方的意愿越与他和谐一致,这些感觉就越被接受。无论你说意愿,还是说爱,都是一回事;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同样去意愿。由此也可推知,一个人由于他所爱、因而所思考的东西而拥有的内在感觉通过触觉来表达,也通过它被交流并传给别人。对方越是喜爱表达这些感觉的这个人,或喜爱这个人所说所行的,这些感觉就越被接受。
这一点在来世尤其明显,因为在那里,所有人都出于内心,也就是出于意愿或爱行动。他们不允许以脱离意愿或爱的动作来行动,也不允许用欺诈的嘴唇来说话,也就是说,不可以脱离内心的思维来说话。在来世,内在感觉如何通过触觉被交流并传给另一个人,以及对方如何接受它们取决于他自己的爱,这是显而易见的。在那里,每个人的意愿或爱构成整个人,来自它的生命气场像呼吸或蒸气那样从他流出,包围他,可以说在他周围构成他自己,或说构成他自己的一个延伸;几乎与世上植物周围的散发物没什么两样,这种散发物从远处通过气味就能察觉出来;还有动物周围的散发物,实际上,一只狗凭敏锐的嗅觉就能测出来。一种类似的散发物从每个人身上流出,这一点从大量经历可以得知。但当一个人抛弃肉身,成为一个灵人或天使时,这种散发物或呼出物就不像在世上那样是物质的,而是一种从他的爱流出的某种属灵流出物。那时,这爱在他周围产生一种气场,这种气场使其他灵人从远处就能发觉他的性质或品质(关于这种气场,可参看9606节所提到的地方)。
由于在他们的世界,这种气场被交流并传给别人,并被对方照着他的爱而接受,所以那里会发生很多不为世人所知的奇妙之事,如:⑴人们彼此的同在总是由于他们爱的相似,他们彼此的缺席则总是由于不相似。⑵所有人都照着爱而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从主获得的对主之爱的人在至内层天堂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从主获得的对邻之爱的人则在中间天堂彼此联系交往;那些处于信之顺从,也就是为了真理的缘故而行真理的人则在最低层天堂彼此联系交往。但那些受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支配的人,也就是那些行事以自己和世界为目的的人则在地狱彼此联系交往。
⑶所有人都将自己的眼睛转向他们所爱的人。那些爱主的人将眼睛转向如同太阳的主;那些出于从主获得的爱而爱邻的人则将眼睛转向如同月亮的主;那些为了真理的缘故而行真理的人则以同样的方式行事。关于主如同一轮太阳和一轮月亮,可参看前面的说明(1521, 1529-1531, 3636, 3643, 4060, 4321e, 5097, 5377, 7078, 7083, 7171, 8644, 8812节)。说来奇妙,无论面对哪个方向,也就是说,无论转向哪个方位,他们总能看见主在他们面前。地狱里的人恰恰相反;因为在那里,他们越受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支配,就越背离主,使得祂在他们背后。无论他们面对哪个方向,或转向哪个方位,也都是如此。
⑷当一位天堂天使将注意力集中到其他人身上时,他的内在感觉就会照着其爱的量和质而被交流并传给他们;而这些感觉也照着他们爱的质和量而被他们接受。因此,一位天堂天使的注意力若集中在善人身上,就会带来欢喜和快乐;但若集中在恶人身上,就会造成痛苦和折磨。
不过,用手触也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因为整个身体的行动能力都集中在手臂和手上;在圣言中,内层事物通过外层事物来表达。正因如此,“手臂或臂膀”、“手”,尤其“右手”表示能力(参看10019节提到的地方, 以及10023, 10076节的阐述);也正因如此,“手”表示凡与人同住之物,因而表示就其行动能力来说的整个人(参看10019节提到的地方)。此外,一切外在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都与触觉有关,是触觉的不同种类,这在学术界是众所周知的。
“触或摸”表示传递、转移并被接受,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大量经文明显看出来,从中引用以下经文:
你要用这膏油抹会幕和法柜,桌子与桌子的一切器具,灯台和灯台的器具,并香坛、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洗濯盆和盆座。你要使它们成圣,使它们成为至圣;凡是触着它们的,都要成圣。(出埃及记30:26-29)
利未记:
凡触着剩下的素祭,祭牲中剩下的肉,就是献给亚伦和他子孙的之物,都要成为圣。(利未记6:18, 27)
但以理书:
天使触摸但以理,使他用膝支持微起;触摸了他的唇,开了他的口;又触摸他,使他有力量。(但以理书10:10, 16, 18)
以赛亚书:
有一撒拉弗将烧着的炭触着我的口;他说,看哪,这炭触着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就赦免了。(以赛亚书6:7)
耶利米书:
耶和华伸手触着我的口,说,我将我的话放在你口中。(耶利米书1:9)
马太福音:
耶稣把手伸向麻疯病人,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他的大麻疯立刻就洁净了。(马太福音8:3)
同一福音书:
耶稣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耶稣把她的手一摸,热就从她身上退了。(马太福音8:14, 15)
又:
耶稣就摸瞎子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就开了。(马太福音9:29, 30)
又:
耶稣摸了两个瞎子的眼睛,他们就立刻看见了。(马太福音20:34)
路加福音:
耶稣触摸聋子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加福音22:51)
马可福音:
他们都将病人带到耶稣跟前,只求他们能摸禾的衣裳穗子,凡摸着的人就都好了。(马可福音6:56; 马太福音14:36)
路加福音:
一个患血漏的女人摸了耶稣的衣裳穗子,血漏立刻就止住了。耶稣说,摸我的是谁?有人摸了我,因我觉得有能力从我身上出去。(路加福音8:44-48)
马可福音:
有人把小孩子带到耶稣跟前,要耶稣摸他们。祂用手臂抱起他们,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3, 16)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触或摸”表示一种传递、转移并被接受。
这一点从论述不洁之物的地方同样明显看出来,不洁之物在内义上表示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如在摩西五经:
触着人死尸的,就必七天不洁净。凡触着死尸,就是死了的人的尸体,又不洁净自己的,就玷污了耶和华的居所;因此,这灵魂必从以色列中剪除。无论何人在田野地面摸了被剑杀的,或是一具尸首,或是人的骨头,或是坟墓,就要七天不洁净。凡摸除污秽水的,必不洁净到晚上。不洁净人所摸的一切物就不洁净;摸了这物的灵魂必不洁净到晚上。(民数记19:11, 13, 16, 21, 22)
利未记:
凡摸了不洁净的走兽,不洁净的爬物的,必不洁净到晚上。其中若有掉在什么东西上头的,这东西就不洁净。无论是木器、衣服、盛水的器皿、陶器,食物,饮料,炉子,泉源,聚水的池子或水槽,必不洁净。(利未记11:31-36; 5:2, 3; 7:21)
又:
患漏症的人不洁净;触着他的床的人……,那坐患漏症人所坐之器的……,那摸患漏症人身体或衣服的……,若患漏症人吐在洁净的人身上……,他所骑的鞍子……,陶器……,木器……,就洁净了。(利未记15章)
凡长大麻疯的也是如此(利未记22:4)。又:
若尸体有一点掉在要播种的种子上,种子仍是洁净的。若水已经浇在种子上,尸体掉在上面,这种子就不洁净。(利未记11:37, 38)
这些不洁净的东西表示来自地狱的各种邪恶和衍生的虚假,它们已经被传递、转移并接受。每种具体的不洁之物都表示某种特定的邪恶;事实上,使人不洁净的,正是邪恶,因为它们侵染他的灵魂。此外,他们心里的邪恶就是从恶灵和魔鬼当中涌出的,并照着伴随邪恶的虚假观念的说服力而侵染在场的人。这种传染性就是“触或摸”不洁之物所表示的。
摩西五经:
惟有园子中间那棵树上的果子,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创世记3:3)
创世记:
与雅各摔跤的天使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大腿窝就扭了。(创世记32:25)
民数记:
摩西说,凡属可拉、大坍、亚比兰的物件,他们都不可摸,恐怕他们因自己的罪而消灭。(民数记16:26)
以赛亚书:
你们离开吧!离开吧!不要触摸不洁净的物,要从她中间出来。你们扛抬耶和华器皿的人哪,务要自洁。(以赛亚书52:11)
耶利米哀歌:
他们在街上如瞎子乱走,又被血玷污;他们不能玷污的东西,竟用衣服触着了。你们离开吧,他是不洁净的;人向他们喊着说,离开,不要触摸。(耶利米哀歌4:14, 15)
哈该书:
看哪,若有人用衣襟兜圣肉,这衣襟触着饼、或酒,或油,或别的食物,不算为圣。若有灵魂不洁净的人触着这些东西的任何一件,必算污秽。(哈该书2:12-14)
何西阿书:
他们起假誓、撒谎、杀害、偷盗、奸淫、抢劫,血触着血;因此,这地悲哀。(何西阿书4:2, 3)
2702.“她就看见一口水井”表示主的圣言,也就是真理的源头。这从“水井”和“泉”,以及“水”的含义清楚可知:“水井”和“泉”既指圣言,也指取自圣言的教义,因而又指真理本身;“水”是指真理。有水的“井”和“泉”表示主的圣言,也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因而又表示真理本身,这一点从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由于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属灵教会,所以经上说的是“井”,而不是“泉”,在本章下面几节经文也一样:
因亚比米勒的仆人霸占了一口水井,亚伯拉罕就指责亚比米勒。(创世记21:25)
在26章也是如此:
在以撒的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凡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他们所挖的水井,因非利士人在亚伯拉罕死后塞住了,以撒就回来又挖出来。以撒的仆人在山谷中挖井,在那里找到一口活水井。他们又挖了一口井,又为这井争竞。以撒离开那里,又挖了一口井,他们不为这井争竞了。那一天,以撒的仆人来,将他们挖井的事告诉他,对他说,我们找到水了。(创世记26:15, 18-20, 21-22, 25, 32)
此处“井”只表示他们所争论的教义和不争论的教义。否则,他们挖井,并为了这些井多次争竞并不那么重要,以至于在神的圣言中被提提及。
摩西五经所说的“井”同样表示圣言,或教义:
他们到了比珥;从前耶和华对摩西说,招聚百姓,我要给他们水,说的就是这井。那时,以色列人唱了这首歌:井啊,涌上来吧!你们要从它回答。这井是首领所挖的,是民中的尊贵人以立法者(之名)用杖所挖的。(民数记21:16-18)
由于“井”表示圣言,取自圣言的教义和真理本身,所以以色列有了这首神秘的预言歌,这歌论述了真理的教义,这从内义上的每个细节明显看出来。“比珥”(即井)和“别是巴”这两个名字由此而来,它在内义上表示教义本身。
但没有真理在里面的教义被称为坑或池、无水之井或干井,如耶利米书:
他们的贵胄打发他们的小子打水;他们来到池边,却找不到水,就拿着空器皿回去了。(耶利米书14:3)
此处“水”表示真理,“他们找不到水的池”表示没有真理在里面的教义。同一先知书:
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他们离弃了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书2:13)
此处“池子”同样表示不真实的教义,“破裂的池子”表示胡乱拼凑在一起的教义。
“泉”表示圣言,也表示教义,因而表示真理,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困苦穷乏人寻求水却没有,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我耶和华必垂听他们,我以色列的神必不离弃他们。我要在山坡上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以赛亚书41:17-18)
这段经文首先论述了真理的荒凉,以“困苦穷乏人寻求水却没有,他们的舌头因口渴而干燥”来表示;然后像现在所解释的关于夏甲的经文一样,论述了荒凉之后他们所获得的安慰、恢复和教导;这些事由“耶和华要在山坡上开江河,在山谷中间造泉源;我要使旷野变为水池,使干地变为水泉”来表示;这一切事都与真理的教义和由此获得的情感有关。
摩西五经:
以色列安然独居在雅各泉边,在五谷新酒之地;他的天也滴下甘露。(申命记33:28)
“雅各泉”表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真理教义。正因“雅各泉”表示圣言和取自圣言的真理教义,所以当主来到雅各泉边时,祂与撒玛利亚的妇人交谈,并教导“泉”和“水”表示什么,如约翰福音所描述的:
耶稣到了撒玛利亚的一座城叫叙加,雅各泉就在那里;耶稣因旅行劳累,就这样坐在泉旁。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给我喝。耶稣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请给我喝的是谁,你必早求祂,祂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他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他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水泉,直涌到永生。(约翰福音4:5-7, 10, 13-14)
由于“雅各泉”表示圣言,“水”表示真理,“撒玛利亚”表示属灵教会(这是圣言中的常见情形),所以主与撒玛利亚的妇人交谈,并教导真理的教义来自祂;当真理的教义来自祂,或也可说,来自祂的圣言时,它就是直涌到永生的水泉;真理本身就是活水。
又:
耶稣说,人若渴了,就让他到我这里来喝;凡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约翰福音7:37-38)
启示录:
宝座中间的羔羊必牧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从他们眼上擦去一切的眼泪。(启示录7:17)
又:
我要将生命水的泉源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启示录21:6)
“活水的江河”和“生命水的泉源”表示来自主,或来自祂圣言的真理;因为主就是圣言。爱与仁之良善唯独来自主,是真理的生命。处于对真理的爱和情感的人,或说喜爱并渴慕真理的人被称为“口渴的人”;其他人不会如此“口渴”。
在以赛亚书,这些真理还被称为“救恩的泉源”:
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在那日,你们要说,当称谢耶和华,求告祂的名。(以赛亚书12:3-4)
“泉源”表示圣言,或取自圣言的教义,这一点也明显可见于约珥书:
到那日,大山要滴新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所有的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家中流出来,浇灌什亭河。(约珥书3:18)
此处“水”表示真理,“从耶和华的家中流出来的泉源”表示主的圣言。
耶利米书:
看哪,我必将他们从北方之地领来,把他们从地极招集起来;他们当中有瞎子,瘸子;他们要哭泣而来,我要以恳求领他们到平直路上的水泉旁,他们在其上必不致绊跌。(耶利米书31:8-9)
“平直路上的水泉”明显表示真理的教义;“北方之地”表示对真理的无知或真理的荒凉;“哭泣”和“恳求”表示他们悲伤和绝望的状态;被“领到水泉旁”表示在真理上的恢复和教导,如本章论述夏甲和她儿子的地方那样。
以赛亚书也如此描述这些人:
旷野和干旱之地必因他们欢喜,沙漠也必快乐,又像玫瑰开花。必开花繁盛,乐上加乐,而且歌唱;黎巴嫩的荣耀,并迦密与沙仑的威严,必赐给它;他们必看见耶和华的荣耀,我们神的威严。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坚壮,无力的膝稳固。那时,瞎子的眼必打开,聋子的耳必开通;在旷野必有水喷出,在沙漠必有溪河涌流;干旱之地要变为水池,干渴之地要变为水泉。(以赛亚书35:1-3, 5-7)
此处“旷野”表示真理的荒凉;“水”、“溪河”、“水池”和“水泉”表示用来恢复那些经历荒废的人并给予他们喜乐的真理,此处用许多话来描述他们的喜乐。
诗篇:
耶和华使泉源涌入山谷;它们必流在山间;供给田野的各种野兽喝,野驴得解其渴。祂从自己的楼阁中浇灌群山。(诗篇104:10-11, 13)
“泉源”表示真理;“群山”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爱;“给喝”表示教导;“田野的野兽”表示那些照此教导生活的人(参看774, 841, 908节);“野驴”表示那些只拥有理性真理的人(1949-1951节)。
摩西五经:
约瑟是多结果子的人,是泉旁多结果子的儿子。(创世记49:22)
“泉”表示取自圣言的教义。申命记:
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水、有泉、有深渊在峡谷和山中流出来。(申命记8:7)
“地”表示主的国和教会(662, 1066, 1067, 1262, 1413, 2571节),它因其爱与仁之良善而被称为“美”;“河”、“水”、“泉”和“深渊”表示源于这良善,或从这良善发展出来的真理。申命记:
迦南地,有山有谷,喝天上雨水之地。(申命记11:11)
“水”表示真理,无论属灵的还是理性的,也表示记忆知识或事实的真理,这从下面以赛亚书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看哪,主万军之耶和华从耶路撒冷和犹大除掉整个粮杖和整个水杖。(以赛亚书3:1)
同一先知书:
你拿水来给口渴的人,拿饼来迎接逃亡的人。(以赛亚书21:14)
同一先知书:
你们在各水边撒种的有福了。(以赛亚书32:20)
同一先知书:
行在公义中,说话正直的,必居高处;他的粮必赐给,他的水必可靠。(以赛亚书33:15-16)
同一先知书:
那时,他们必不干渴;祂必引导他们经过沙漠,必为他们使水从磐石流出,分裂磐石,水就涌出。(以赛亚书48:21; 出埃及记17:1-8; 民数记20:11, 13)
诗篇:
祂在旷野分裂磐石,多多给他们喝,如从深渊而出。祂将溪水从磐石引出,使水如江河流下。(诗篇78:15-16)
此处“磐石”表示主;“水、河”,以及来自它的“深渊”表示来自祂的真理。诗篇:
耶和华使江河变为旷野,叫水泉变为干地;祂使旷野变为水池,叫旱地变为水泉。(诗篇107:33, 35)
诗篇:
耶和华的声音在众水上;耶和华在多水之上。(诗篇29:3)
诗篇:
有一道河,它的溪流要使神的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地欢喜。(诗篇46:4)
诗篇:
诸天藉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万象藉祂口中的气而成;祂聚集海水如垒,把深渊放在库房中。(诗篇33:6-7)
诗篇:
你眷顾地,以它为大乐,使地大为肥沃;神的河满了水。(诗篇65:9)
诗篇:
神啊,诸水看见了你,诸水看见了你,深渊也战抖了。密云倒出水来;你的道在海中,你的路在多水中。(诗篇77:16-17, 19)
谁都能明显看出,此处的“水”并非表示水,“深渊战抖”、“耶和华的道在海中,祂的路在水中”也并非字面上的意思;所表示的是属灵的水,也就是属灵事物,即真理的形式;否则,这只是一堆空话。以赛亚书:
看哪,凡口渴的,都就近水来,没有银钱的,也来买。(以赛亚书55:1)
撒迦利亚书:
在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8)
此外,在圣言中,当论述的主题是即将建立或已经建立的教会,并且该教会被描述为乐园、园子、小树林,或各种树木时,它通常也被描述为灌溉的水或河;水或河表示属灵、理性或记忆的事物,也就是真理的形式。例如,创世记(2:8-9)所描述的园子在那里也被描述为河(创世记2:10-14),河表示智慧和聪明的属性(参看107-121节)。类似例子多次出现在圣言的其它地方,如摩西五经:
它们被种植如山谷,如河旁的园子,如耶和华所栽的檀香树,如水边的香柏木;水要从他的桶里流出,他的种必在多水之处。(民数记24:6-7)
以西结书:
他取了那地的种子,把它种在适于撒种的田里,栽于多水旁;它就发芽长成一棵茂盛的葡萄树。(以西结书17:5-6)
“葡萄树”和“葡萄园”表示属灵教会(可参看1069节)。同一先知书:
你的母亲像一棵类似你的葡萄树,栽于水旁;因为水多,就多结果子,满了枝叶。(以西结书19:10)
又:
看哪,亚述曾是黎巴嫩的香柏树;众水使它生长,深水使它长高。所栽之地有江河围流,汊出的水道延到田野的众树。(以西结书31:3-4)
又:
见在河这边与那边的岸上有极多的树木。祂对我说,这些水往东方的边界流去,必下到平原,往海而去,被引向海,水必得医治。这两条河所到之处,凡爬行的活物都必存活;并且必有极多的鱼,因为这些水流到那里,它们必得医治,凡这河所到之处,一切都必存活。只是沼泽和湿洼之地不得治好,必留作产盐之地。(以西结书47:7-9, 11)
此处描述的是新耶路撒冷,或主的属灵国度:“往东方的边界流去的水”表示从属天事物流出的属灵事物,或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也就是从爱和仁发展出来的信(101, 1250节)。“下到平原”表示向下流入属于理性的教义(2418, 2450节)。“往海而去”表示接近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海”是指这些知识的汇集(28节);“爬行的活物或灵魂”表示这些事物所给予的快乐(746, 909, 994节),这些快乐将靠河水“存活”,也就是靠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属灵事物存活。“极多的鱼”表示丰富的可用的记忆知识或事实(40, 991节)。“沼泽和湿洼之地”表示无用且不纯洁的事物;“产盐”表示被荒废,或被洁净(2455节)。耶利米书:
倚靠耶和华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树栽于水旁,在溪流旁发出根来。(耶利米书17:7-8)
诗篇: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季节结果子。(诗篇1:3)
启示录:
他指示我一道纯净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城的街道中间,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启示录22:1-2)
由于就圣言的内义而言,“水”表示真理,所以在犹太教会,为了以属灵的方式看待仪式的天使眼前的代表,经上吩咐祭司和利未人在就近坛前供职的时候,必用水洗濯,并且用会幕和祭坛之间的洗濯盆里的水洗濯,然后用铜海和圣殿周围其它洗濯盆里的水洗濯,它们就代替泉源。除罪水或洁净水要弹在利未人身上的仪式或习俗同样是为了代表而建立的(民数记8:7);由红母牛的灰制成的除污秽的水也是如此(民数记19:2-19);从米甸人那里所夺的掳物要用水洁净(民数记31:19-25)。
从磐石流出的水(出埃及记17:1-8; 民数记20:1-13; 申命记8:15)代表并表示来自主的丰富的属灵事物或信之真理。因木头被治好的苦水(出埃及记15:23-25)代表并表示不讨人喜欢的真理因良善,也就是对良善的情感而变得受欢迎和可悦纳。“木”表示构成情感或意愿的良善(参看643节)。由此可知在圣言中,“水”表示什么,因而洗礼的水又表示什么,论到这水,主在约翰福音中如此说:
人若不是从水和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翰福音3:5)
也就是说,“水”表示信的属灵成分,“灵”表示信的属天成分;因此,洗礼是主通过信之真理与良善使人重生的象征。一个人的重生不是通过洗礼实现的,而是通过洗礼所表示的生活实现的;拥有信之真理的基督徒必须进入这种生活,因为他们拥有圣言。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