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236.“雅各看见他们就说,这是神的军营”表天堂。“神的军营”表示天堂,因为“军队”表示真理和良善(3448节),真理和良善被主按天上的次序来排列。因此,天上的次序本身,也就是天堂,就由“军营”来表示。这种“军营”或次序具有这样的性质:地狱绝无法拆散它,尽管地狱不断努力这样做。这也是为何这种次序,或天堂被称作“军营”,又为何按这种次序被排列的真理与良善,也就是天使被称作“军队”(或译军旅等)。由此明显可知,“神的军营”为何表示天堂。以色列人在旷野的营地就代表这种实际的次序,因而代表天堂本身;他们在旷野照各支派的共同居住被称作“营地”。而会幕在中央,他们则在会幕周围扎营,这会幕就代表主自己。关于以色列人以这种方式扎营,可参看民数记(1章,以及33:2-56);关于他们照各支派在会幕周围扎营,如在东边安营的是犹大,以萨迦和西布伦等支派;在南边安营的是流便、西缅和迦得等支派;在西边安营的是以法莲,玛拿西和便雅悯等支派;在北边安营的是但、亚设和拿弗他利等支派;利未支派在中间,靠近会幕(民数记2:2-34)。
各支派表示作为整体的一切良善与真理(参看3858, 3862, 3926, 3939, 4060节)。正因如此,当巴兰见以色列人照着支派居住,神的灵临到他身上时,他便题起诗歌说:
雅各啊,你的帐棚何等华美!以色列啊,你的帐幕何其华丽!如接连的山谷,如河旁的园子。(民数记24:5-6)
很明显,这个预言不是指以雅各和以色列所命名的人民,而是指这是所代表的主的天堂。由于同样的原因,在圣言的其它经文中,他们在旷野的这种有序的定居点,或照各支派扎营被称作“营地”;在这些经文中,“营地”在内义上表示天堂的次序,“安营”(或扎营)表示照着这种次序的排列,也就是说,照着良善与真理存在于天堂所在的次序的排列(如利未记4:12; 8:17; 13:46; 14:8; 16:26, 28; 24:14, 23; 民数记2; 4:5-33; 5:2-4; 9:17至末尾; 10:1-10, 28; 11:31, 32; 12:14, 15; 31:19-24; 申命记23:9-14)。
“神的营”表示天堂,这一点也可见于约珥书:
在祂面前,地震动,天摇撼,日月昏暗,星辰收回其光辉。耶和华在祂军旅前发声,祂的营兵甚多;遵行祂话的是强盛的。(约珥书2:10-11)
撒迦利亚书:
我必在我家四围驻扎军队,不让任何人来回经过,压迫者也不再经过。(撒迦利亚书9:8)
启示录:
歌革和玛各上到地的宽阔处,围住圣徒的营与蒙爱的城,就有火由神那里降下,烧灭了他们。(启示录20:9)
“歌革和玛各”表示那些处于脱离内在的外在敬拜之人,这种敬拜已沦为偶像崇拜(1151节)。“地的宽阔处”表示教会的真理,“宽阔处”(或平原,plain)表示构成教义教导的真理(参看2450节);“地”表示教会(556, 662, 1066, 1067, 1850, 2117, 2118, 3355节)。“圣徒的营”表示天堂或主在地上的国度,也就是教会。
由于在圣言中,绝多数事物都具有一个反面意义,所以“营地”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它表示邪恶与虚假,因而表示地狱。如诗篇:
虽有邪恶军营驻扎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诗篇27:3)
又:
神把那安营攻击我之人的骨头散开了。你使他们蒙羞,因为神弃绝了他们。(诗篇53:5)
耶和华的使者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以赛亚书37:36),其中亚述营没有别的含义;埃及人的营地(出埃及记 14:20)也是。
7439.“容我的百姓去,好叫他们事奉我”表他们要离开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好叫这些人能在自由中敬拜他们的神。这从“容去”和“事奉耶和华”的含义,以及以色列人的代表清楚可知:“容去”是指离开或释放;以色列人,即此处“我的百姓”,是指那些属于属灵教会的人(6426, 6637, 6862, 6868, 7035, 7062, 7198, 7201, 7215, 7223节);“事奉耶和华”是指敬拜。他们要在自由中敬拜,这一点从下文(8:21-23)和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系真正敬拜的一切敬拜必在自由中进行。
以色列人被称为“耶和华的百姓”,不是因为他们比其它民族更好,而是因为他们代表耶和华的子民,也就是那些属于主的属灵国度的人。他们并不比其它民族好,这一点从他们在旷野的生活明显看出来;在旷野,他们根本不信耶和华,而是从心里信埃及人的神,这从他们为自己所铸的金牛犊清楚可知,他们称这金牛犊为领他们从埃及地出来的神(出埃及记32:8)。这一点也可从他们随后在迦南地的生活,如圣言的历史所描述的,以及先知书对他们的论述,最后从主对他们的论述明显看出来。这也解释了为何他们当中很少有人在天堂,因为他们在来世照着他们的生活接受自己的命运。所以,不要相信他们优先于其他人被拣选上天堂。凡如此相信的人,都不相信死后各人的生活与他同在。他们也不相信人必须通过在世上的整个一生为天堂做好准备;尽管这一切是靠主的怜悯实现的,但没有人单靠怜悯,而不论他们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而进入天堂。他们对天堂和主的怜悯的这种观点就是由唯信和唯信得救、无需善行的教义造成的;因为持这种教义的人对生活漠不关心。因此,他们以为邪恶能被冲洗干净,就像污垢被水冲洗干净一样,进而以为人能在一瞬间进入良善的生命,从而被允许进入天堂。因为他们不知道,恶人若真的被剥夺邪恶的生命,就不会有任何生命;那些过着邪恶生活的人若真的被允许进入天堂,就会觉得天堂像地狱,并且越深入天堂,感觉越糟糕。
由此可见,以色列人和犹太人根本没有被拣选,只是为了代表属于天堂的事物而蒙接纳;并且他们必须在迦南地做这一切,因为主的教会自上古时代起就在那里,那里的所有地方由此成为天堂和神性事物的代表。以这种方式圣言也能被写就,圣言里的名就能用来表示诸如属于主及其国度的那类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