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3.后来,我给他们看了各种鸟的图片,既有大的也有小的,都是我们地球上所见的那种。因为在来世,这类事物能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一看到所展现的这些鸟,他们一开始想改变它们,但后来却以它们为乐,感到满意。这是因为鸟表示事物,一种他们凭着那时所感受到的流注而觉察到的事物的知识。所以他们不再使之变形以避免把它们带入记忆。再后来,我被允许在他们面前展现一个最漂亮的花园,里面挂满灯台和灯笼。于是,他们停顿下来,并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因为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这清楚表明,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观察物质事物,只要这些事物在属灵意义上的含义同时被暗示出来。事实上,属灵意义所传达的事物并非完全抽象,因为属灵意义要由这些物体来代表。鸟表示理性、聪明、思维、观念和认知的事物(AC 40, 745, 776, 778, 866, 988, 993, 5149, 7441)。这些照鸟的属和种而各不相同(AC 3219)。灯台和灯笼表示因良善而发光的真理(AC 4638, 9548, 9783)。
9377.“远远地下拜”表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以及这时主的流注。这从“下拜”的含义清楚可知,“下拜”是指谦卑(参看2153, 5682, 6266, 7068节)。它之所以也表示崇拜,是因为谦卑是一切崇拜和一切敬拜的本质要素。没有谦卑,不可能有对主的敬拜或崇拜,因为主的神性无法流入一颗骄傲的心,也就是无法流入一颗充满自我之爱的心;这样的心是刚硬的,在圣言中被称为“石心”。但主的神性能流入一颗谦卑的心,因为这样的心是柔和的,在圣言中被称为“肉心”。这样的心接受从主流入的良善,也就是接受来自主的流注。这解释了为何“远远地下拜”不仅表示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还表示这时主的流注。说“主的流注”的原因是,从主流入的爱与信之良善就是主,因为祂与一个人同住。“远远地”表示发自内心的原因是,当人们感到谦卑时,他们就会远离主,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配靠近至圣的神。事实上,当感到谦卑时,他们承认,他们凭自己无非是邪恶,甚至无非是亵渎。当他们发自内心承认这一点时,就拥有真正的谦卑。由此明显可知,“远远地下拜”表示发自内心的谦卑和崇拜,以及这时主的流注。
但以色列人并未处在这种谦卑和崇拜之中,仅仅通过外在举止来代表它们;因为他们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而对内在事物没有任何兴趣。然而,他们在谦卑的时候,就会脸伏于地,还滚在尘土之中,大声喊叫,这样的行为可以整天持续。凡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谦卑之人,可能会以为这样的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谦卑。但这不是一颗从神仰望神的心之谦卑,而是一颗从自我仰望神的心之谦卑;一颗从自我来仰望的心是从邪恶来仰望的,因为凡从一个人,就是唯独从自我发出之物都是邪恶。以色列人比全世界所有人民都更处在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之中。他们以为只要他们献祭,或用水洗自己,就是神圣的,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代表属于来自主的仁和信的内在圣洁。因为神圣的一切都不是人自己的;确切地说,它属于与人同在的主(9229节)。那些因相信他们凭自己为神圣而使自己谦卑,并出于始于自己的对神之爱而献上崇拜的人就是出于爱自己,因而出于一颗石心,而非出于一颗柔和的肉心使自己谦卑并献上崇拜。而且,他们只对外在事物感兴趣,而不是同时也对内在事物感兴趣;事实上,自我之爱居于外在人,不可能进入内在人,因为内在人唯独通过对主的爱和信,因而被主打开,主在内在人里面为此人形成祂居于其中的天堂。
10133.“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这从“不断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不断地”当论及诸如属于神性敬拜的那类事物时,是指一切和在一切里面。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纯真的良善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这良善由“绵羊羔或羔羊”来表示;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的洁净由它们的燔祭来表示。这一切之所以被称为“不断地”,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一切神性敬拜里面。也正因如此,每天要早、晚献上它两次;一早一晚献上的东西总体上代表一切敬拜,以及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的东西。纯真的良善必须在一切良善里面,并由此在一切真理里面,好叫它们能成为拥有来自神性的生命在里面的良善和真理;因此,它必须在一切敬拜里面。因为一切敬拜若要成为敬拜,就必须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良善都拥有纯真在里面,没有纯真的良善不是良善,因此敬拜不是敬拜(参看2736, 2780, 6013, 7840, 7887, 9262节);至于何为纯真,可参看前文(3994, 4001, 4797, 5236, 6107, 6765, 7902, 9262, 9936节,以及10021e节提到的地方)。
“不断地”表示一切和在一切里面,也就是说,敬拜的一切和一切敬拜里面,是因为这个术语具有时间的含义,而在天堂,圣言不是以属世的意义,而是以属灵的意义来理解的,那里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不是理解为时间段,而是理解为诸如属于状态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将此处“不断地”理解为在敬拜里面的一种永恒状态,因而理解为敬拜的一切和在一切敬拜里面。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具有时间含义的其它一切术语,如昨日,今日,明日或次日,两天,三天,一天,一七,一月,一年,以及一天当中的四个时段和一年四季,即早、午、晚、夜,春、夏、秋、冬。因此,若要理解圣言的属灵意义,就必须抛弃从圣言的属世意义中所获得的涉及时间的任何观念,以及涉及地方的任何观念,同样必须抛弃涉及人的任何观念,而必须思想事物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内义上的圣言何等纯粹、完美,从而看出天上的天使对它的觉察何等纯粹、完美,进而看出天使的智慧和聪明比世人的聪明和智慧何等地优越,仅从属世的视角来思想的世人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世界和星球的绝对有限的事物上。关于天堂里的时间段是指状态,可参看前文(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404, 3827, 4814, 4882, 4901, 4916, 6110, 7218, 7381, 8070节);以及何谓状态(参看4850节)。
由此明显可知,不断献上的羔羊燔祭表示什么,因而别处的“不断”和“不断地”(经上或译为常、常常)又表示什么;如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利未记6:13);桌子上必有常设的饼(民数记4:7)。“火”和“饼”在此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因为“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7852, 10055节);“饼”也具有这种含义(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节)。另外,此处“不断”还表示,这良善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这良善就是源头,信之真理必从它,如同从它的火焰中那样发光,这一事实由“使灯常常点着”来表示(出埃及记27:20)。“灯”是指信之真理和良善(参看9548, 97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