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051.“都必须受割礼”表示他们,就是“家里生的”和“用银子买的”所表示的教会里的人,必须彻底远离爱自己、爱世界。这从“割礼”的代表清楚可知,“割礼”是指洁除对自己和世界的爱(参看2039节)。此处重复提到他们要受割礼,并且经上说“必须受割礼”,这表达了他们彻底洁除这些爱的必要性。由于它表示教会之内的人,所以此处没有提到“外人”,因为“外人”(如前所示,2049节)表示教会之外的人。
从前一节关于“家里生的”和“用银子买的”所说的话的这种重复,谁都能看出它包含一个从字义上看不出来的神性奥秘。这个奥秘就是,在教会里,洁除这些污秽的爱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会之内的人能使神圣事物变得不洁,而这是教会之外的人,即外邦人无法做到的。因此,对前者来说,罚入地狱的危险更大。此外,教会之内的人能形成并充满违背信之真理本身的虚假原则或假设;而这也是教会之外的人无法做到的,因为他们对这些真理一无所知。因此,前者能亵渎神圣真理,而后者不能。关于这些问题的详情,可参看第一卷(1059, 1327, 1328节)。
863.“挪亚开了他所造的方舟的窗户”表示第二个状态,这时,信之真理向他显现。这从前一节最后一句话,即“山顶都露出来了”,和这句话的含义,以及“窗户”的含义清楚可知,“窗户”是指理解力,或也可说,信之真理,如前所述(655节);同样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这是第一缕曙光。关于“窗户”所表示的理解力,或信之真理,我必须在此和前面(854, 859节)一样说:信之真理不可能存在,除非它来源于爱或仁之良善,就像真正的理解力不可能存在,除非它来自意愿一样。若拿走意愿,理解力就不存在,这在前面(112, 585, 590, 628节)说过多次。因此,若拿走仁,信就不存在。但由于人的意愿无非是恶欲,所以主采取了奇妙的措施,以防止构成理解力的事物,也就是信之真理,被浸没于他的恶欲,并通过一种媒介把人的理解力与意愿分开;这媒介就是良心,主可以将仁植入良心。没有这种神奇的规定,没有人能得救。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