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328.我还曾被指示心智的意愿或意志部分和理解部分总体上是何情形。构成主的属天教会的上古之人(参看1114-1123节)就具有包含良善的意愿或意志和包含源自那良善的真理的理解;对他们来说,这二者合而为一。然而,形成主的属灵教会的古人具有完全被摧毁的意愿或意志,但仍具有完好无损的理解,主通过使人重生在这理解里面形成一个新的意愿或意志,并通过这新的意愿或意志也形成一个新的理解(参看863, 875, 895, 927, 928, 1023, 1043, 1044, 1555, 2256节)。
就良善而言,属天教会是何情形,可通过从天而降的蓝柱来说明;蓝柱的左侧充满光明,就像太阳放射的炽热火光。这代表那些人的第一个状态;蓝色代表他们的意愿或意志,也就是良善;炽热火光代表他们的理解。后来,这个柱子的蓝色变得暗红,这代表他们的第二个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们的两种生命,即意愿的生命和理解的生命,仍行如一体,只是就来自意愿的良善而言,更为暗淡了。因为蓝色表示良善,而炽热的火光表示源自良善的真理。
此后,柱子完全变黑了;柱子周围有一道通过某种闪光事物而斑驳并呈现出各种颜色的亮光;这些变化表示属灵教会的状态。黑色柱子表示意愿或意志完全被毁,无非是邪恶;通过某种闪光事物而斑驳的亮光表示主在理解中提供了一个新的意愿或意志;因为在天上,理解由亮光来代表。
7839.“就是一岁的儿子要给你们”表一个完整的状态。这从“儿子”和“一岁”的含义清楚可知:“儿子”是指真理(参看489, 491, 533, 1147, 2623, 2803, 2813, 3373, 3704节);“一岁”是指从开始到结束的一个完整时期(2906节),因而是指一个完整状态。必须解释一下什么叫一个完整状态。当良善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它不缺乏用来接受纯真流注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时,一个状态可称作“完整的”。与仁之良善结合的信之真理使得良善具有这种性质;因为属灵良善从信之真理接受其具体品质。这一切就是此处“一岁的儿子”所表示的“一个完整状态”的意思。不过,当真理尚未给良善带来具体品质,以使它接受相对应的纯真状态时,状态就不是完整的。当人们出于良善看待真理时,这种状态就开始变得完整;当人们出于真理来看待良善时,这种状态仍不是完整的。那些正在重生的人就处于这后一种状态,而那些已经重生的人则处于前一种状态。正在经历重生的人处于引向良善的真理,而已经重生的人则处于源于良善的真理; 也就是说,前者活在对真理的顺从中,后者则活在对行真理的情感中。因此,前者是外在教会成员,而后者是内在教会成员。由于“一岁的儿子”表示一个完整的状态,所以经上多次吩咐要将一只羔羊,或一只小山羊,就是“一岁的儿子”献为祭(如出埃及记29:38; 利未记9:3; 12:6; 14:10; 23:12, 18, 19; 民数记6:12; 7:15, 87, 88; 15:27; 28:9, 11);还有在以西结书论述新殿的地方:
每日,君王要预备一只无残疾的羔羊,就是满一岁的儿子,献与耶和华为燔祭,要每早晨预备。(以西结书46:13)
此处“新殿”表示主的属灵国主度;“君王”是指那些知道纯正真理,并被这些真理引向良善的人;“献一只羔羊为燔祭”是指源于纯真良善的对主的敬拜;“一岁的儿子”是指一个完整的状态。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