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一些水星灵被其他灵人派来拜访我,要听听发生在我周围的事。我们地球的一个灵人对他们说,他们可以告诉派他们来的那些人,除了真理什么也不要说,也别照他们的习惯通过讲述反面来回答问题。因为若有我们地球的灵人这样做,他必受击打。但从远处派出这些灵人的那群人立刻答复说,若值得被击打,他们必一起受击打,因为他们习惯这样做,以至于停不下来。他们说,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时,也是这样做的,但不是有意欺骗他们,而是为了激发求知欲。因为当他们提出反面,以某种方式隐藏事物时,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记忆通过努力寻找它而得以完善。我曾在别的场合和他们谈论这个话题,我因知道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于是就问他们如何教导他们的居民。他们说,他们不会指教他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仍会给出一点提示,以便培养并增强他们发现、知道事实的渴望。因为如果他们回答了所有问题,这种渴望就会消失。他们又补充说,他们讲述反面的另一个原因是,真理可以显得更清晰,因为一切真理在与其反面进行对照时显得最清晰。
1072.“喝醉了”表示他因此陷入错误。这从圣言中“醉酒之人”的含义清楚可知。那些只相信自己所理解的东西,并为此探究信之秘密的人就被称为“醉酒之人”。因为他们通过经由感官所获得的记忆知识或哲学知识来探究这些秘密,所以人性使然,他们不可避免地由此陷入错误。人的思维完全是世俗、肉体和物质的,因为它是从世俗、肉体和物质的事物中生出的;这些事物始终粘附于思维,他的思维观念就建立它们的基础上,并被其包围。因此,出于这类事物思考和推理神性事物,就会陷入错误和歪曲;以这种方式来获取信就像“骆驼穿过针眼”一样不可能。来自这个源头的错误和疯狂在圣言中被称为“醉酒”。更重要的是,在来世,凡推理信之真理并反对它们的灵魂或灵人都变得像醉酒的人,并且行动也像他们。关于他们,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再述。
就是否拥有仁之信而言,灵人彼此区别非常显著。那些拥有仁之信的人不会推理信之真理;相反,他们会立刻宣称事情就是这样,而且尽可能地通过感官证据、记忆或事实知识和理性分析来证实。可一旦有他们不理解的模糊之物出现,他们就将其搁置一边,决不让这类事物使他们产生怀疑。他们说,他们能理解的东西寥寥无几;因此,若认为某种东西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自己不理解,那简直是疯了。他们就是那些处于仁爱的人。而那些没有仁之信的人只渴望推理一件事是否真实,想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他们若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就不能相信它就是如此。仅从这种心态就能立刻知道他们是那种根本没有信的人;这是一个标志,不仅表明他们对一切都抱有怀疑,还表明他们内心是否认者。甚至当被教导事情是怎么回事时,他们仍无动于衷,开始提出各种各样的反对意见,即便这种情况永远持续下去,他们也不会放弃。那些如此无动于衷的人会错上加错。这些人,或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圣言中被称为“喝醉了酒,或喝了烈酒、浓酒”。
如以赛亚书:
这些人因酒而犯错,因烈酒而迷迷忽忽。祭司和先知因烈酒而犯错。他们被酒吞没,因烈酒而犯错,错解异象。各席上满了呕吐的污秽。祂要将知识指教谁呢?要使谁明白传言呢?是那刚断奶离怀的吗?(以赛亚书28:7-9)
此处明显指这类人。同一先知书:
你们怎能对法老说,我是智慧人的子孙,是古王的后裔?你的智慧人如今在哪里呢?就让他们告诉你吧!耶和华使乖谬的灵搀入埃及中间,他们使埃及一切所做的都出差错,好像醉酒之人在呕吐中走迷了路一样。(以赛亚书19: 11, 12, 14)
此处“醉酒之人”表示那些想要从记忆知识或事实中探究属灵和属天事物的人。“埃及”表示这些知识,这也是为何他自称“智慧人的子孙”。耶利米书:
你们要喝,且要喝醉,要呕吐,且要跌倒,不得再起来。(耶利米书25:27)
“喝醉”表示虚假。
诗篇:
他们摇摇晃晃,东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他们的一切智慧都被吞灭。(诗篇107:27)
以赛亚书:
来吧!我去拿酒,我们痛饮烈酒,明日必和今日一样,盛大丰盈之极。(以赛亚书56:12)
这论及与信之真理相反之物。耶利米书:
各坛都要盛满了酒。耶路撒冷的一切居民,都酩酊大醉。(耶利米书13:12-13)
“酒”表示信,“酩酊大醉”表示错误。约珥书:
酒醉的人哪,你们要清醒哭泣;一切好喝酒的人哪,你们都要为新酒哀号;因为酒从你们口中断绝了。有一民族上来侵犯我的陆地;它使我的葡萄树荒凉。(约珥书1:5-7)
这论及在信之真理方面荒废的教会。启示录:
巴比伦叫列族喝她邪淫烈怒的酒。地上的居民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启示录14:8, 10; 16:19; 17:2; 18:3; 19:15)
“淫乱的酒”表示掺假的信之真理,“喝醉”论及它们。同样在耶利米书:
巴比伦曾是耶和华手中的金杯,使全地喝醉。列族喝了她的酒,列族才因此发疯。(耶利米书51:7)
“喝醉”因表示围绕信之真理的疯狂,故也变成代表,亚伦和他的儿子因此被禁止喝酒:
你和你儿子进会幕的时候,清酒、烈酒都不可喝,免得你们死亡,使你们可以区别圣与不圣、洁与不洁。(利未记10:8-10)
在以赛亚书,那些只相信能通过感官证据和事实或记忆知识来理解的东西之人也被称为“饮酒的英雄”:
祸哉,那些在自己眼中有智慧,在自己面前有聪明的人!祸哉,那些饮酒的英雄,调烈酒的壮士! (以赛亚书5:21-22)
他们被称为“在自己眼中有智慧,在自己面前有聪明的人”,是因为那些推理反对信之真理的人自以为比谁都聪明。
然而,那些不在乎圣言和信之真理,因而不愿知道关于信的任何东西,从而否认它的基本教导之人,被称为“非因酒而醉”。以赛亚书:
他们醉了,却非因烈酒。因为耶和华将沉睡的灵浇灌你们,封闭你们的眼。(以赛亚书29:9-10)
这就是他们的品质,这一点从以赛亚书的前后文清楚看出来。在这层意义上“喝醉”的人都以为他们比谁都清醒,但他们却在沉睡。古教会,尤其那些属于上古教会世系的人,开始变成如本节所描述的样子,这一点从前面的阐述(788节)明显看出来。
10133.“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这从“不断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不断地”当论及诸如属于神性敬拜的那类事物时,是指一切和在一切里面。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纯真的良善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这良善由“绵羊羔或羔羊”来表示;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的洁净由它们的燔祭来表示。这一切之所以被称为“不断地”,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一切神性敬拜里面。也正因如此,每天要早、晚献上它两次;一早一晚献上的东西总体上代表一切敬拜,以及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的东西。纯真的良善必须在一切良善里面,并由此在一切真理里面,好叫它们能成为拥有来自神性的生命在里面的良善和真理;因此,它必须在一切敬拜里面。因为一切敬拜若要成为敬拜,就必须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良善都拥有纯真在里面,没有纯真的良善不是良善,因此敬拜不是敬拜(参看2736, 2780, 6013, 7840, 7887, 9262节);至于何为纯真,可参看前文(3994, 4001, 4797, 5236, 6107, 6765, 7902, 9262, 9936节,以及10021e节提到的地方)。
“不断地”表示一切和在一切里面,也就是说,敬拜的一切和一切敬拜里面,是因为这个术语具有时间的含义,而在天堂,圣言不是以属世的意义,而是以属灵的意义来理解的,那里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不是理解为时间段,而是理解为诸如属于状态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将此处“不断地”理解为在敬拜里面的一种永恒状态,因而理解为敬拜的一切和在一切敬拜里面。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具有时间含义的其它一切术语,如昨日,今日,明日或次日,两天,三天,一天,一七,一月,一年,以及一天当中的四个时段和一年四季,即早、午、晚、夜,春、夏、秋、冬。因此,若要理解圣言的属灵意义,就必须抛弃从圣言的属世意义中所获得的涉及时间的任何观念,以及涉及地方的任何观念,同样必须抛弃涉及人的任何观念,而必须思想事物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内义上的圣言何等纯粹、完美,从而看出天上的天使对它的觉察何等纯粹、完美,进而看出天使的智慧和聪明比世人的聪明和智慧何等地优越,仅从属世的视角来思想的世人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世界和星球的绝对有限的事物上。关于天堂里的时间段是指状态,可参看前文(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404, 3827, 4814, 4882, 4901, 4916, 6110, 7218, 7381, 8070节);以及何谓状态(参看4850节)。
由此明显可知,不断献上的羔羊燔祭表示什么,因而别处的“不断”和“不断地”(经上或译为常、常常)又表示什么;如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利未记6:13);桌子上必有常设的饼(民数记4:7)。“火”和“饼”在此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因为“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7852, 10055节);“饼”也具有这种含义(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节)。另外,此处“不断”还表示,这良善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这良善就是源头,信之真理必从它,如同从它的火焰中那样发光,这一事实由“使灯常常点着”来表示(出埃及记27:20)。“灯”是指信之真理和良善(参看9548, 9783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