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5.一些水星灵被其他灵人派来拜访我,要听听发生在我周围的事。我们地球的一个灵人对他们说,他们可以告诉派他们来的那些人,除了真理什么也不要说,也别照他们的习惯通过讲述反面来回答问题。因为若有我们地球的灵人这样做,他必受击打。但从远处派出这些灵人的那群人立刻答复说,若值得被击打,他们必一起受击打,因为他们习惯这样做,以至于停不下来。他们说,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时,也是这样做的,但不是有意欺骗他们,而是为了激发求知欲。因为当他们提出反面,以某种方式隐藏事物时,求知欲就被激发出来,记忆通过努力寻找它而得以完善。我曾在别的场合和他们谈论这个话题,我因知道他们与自己星球的人交谈,于是就问他们如何教导他们的居民。他们说,他们不会指教他们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过,仍会给出一点提示,以便培养并增强他们发现、知道事实的渴望。因为如果他们回答了所有问题,这种渴望就会消失。他们又补充说,他们讲述反面的另一个原因是,真理可以显得更清晰,因为一切真理在与其反面进行对照时显得最清晰。
2781.“备上驴”表示祂所预备的属世人,这从下面所解释的“驴”的含义清楚可知。人里面有意愿的事物和理解力的事物;良善的事物属于前一类,真理的事物属于后一类。既有表示意愿的事物,或良善事物的各种动物,如羔羊、绵羊、公山羊、母山羊、牛犊、公牛(参看1823, 2179, 2180节);也有表示理解力的事物,或真理事物的动物,即马、骡子、野驴、骆驼和驴,以及鸟。“马”表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如前所示(2761, 2762节);“野驴”表示脱离良善的真理(1949节);“骆驼”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驴”表示具体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1486节)。
有两种元素构成人心智的属世层,或也可说,构成属世人,即属世良善和属世真理。属世良善是从仁和信流出的快乐,属世真理是关于它们的记忆知识或事实。属世真理就是“驴”所表示的,理性真理则是“骡子”所表示的,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以赛亚书:
关于南方牲畜的预言。在艰难困苦之地,有公狮和母狮,并来自那里的蝮蛇和会飞的火蛇;它们要把财物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往那不利于它们的民那里去;埃及人的帮助必徒然无益。(以赛亚书30:6-7)
那些拥有良善与真理的知识或认知,但把它们当成知识的事,却不用于生活的人就被称为“南方牲畜”。论到他们,经上说,“他们要把财物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因为“驴驹”表示具体的记忆知识或事实,“骆驼”表示总体上的记忆知识或事实;“埃及人”表示记忆知识(参看1164, 1165, 1186节);论到他们,经上说:“埃及人的帮助必徒然无益。”谁都能明显看出,这个预言拥有内义,否则,没有人明白它,因为没有内义,没有人能知道“关于南方牲畜的预言”是什么,或“公狮和母狮”、“蝮蛇和会飞的火蛇”是什么;这些动物“把财物驮在驴驹的脊背上,将宝物驮在骆驼的肉鞍上”是什么意思,又为何经上接着说:“埃及人的帮助必徒然无益。”在以色列关于以萨迦的预言中,“驴”所表相同,摩西五经:
以萨迦是头瘦骨嶙峋的驴,卧在重驮之间。(创世记49:14)
撒迦利亚书:
耶和华用灾殃攻击那与耶路撒冷争战的众民,必是这样;那临到马匹、骡子、骆驼、驴和一切牲畜的灾殃也必是这样。(撒迦利亚书14:12, 15)
“马匹”、“骡子”、“骆驼”、“驴”表示人里面的理解力的事物,它们将遭受灾殃。这从上下文的每一个细节清楚看出来,因为那里论述的主题是最后的审判,或时代的完结之前的灾殃。约翰在启示录中也大量论述了这些灾殃,其它先知书在各个地方论述了它们。这些动物表示那时那些要与耶路撒冷,也就是主的属灵教会及其真理争战的人;要遭受这些灾殃的,将是其理解力的事物。
以赛亚书:
你们在各水边撒种、放出牛驴之蹄的有福了。(以赛亚书32:20)
“在各水边撒种的”表示那些允许自己在属灵事物上接受教导的人,“水”表示属灵事物,因而表示构成对真理的理解的事物(参看680, 739, 2702节)。“放出牛驴之蹄的”表示要提供服务的属世事物;“牛”是指良善方面的属世层,或属世层的良善(参看2180, 2566节);“驴”表示真理方面的属世层,或属世层的真理。
摩西五经:
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母驴驹拴在上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血中洗了袍褂。(创世记49:11)
这是雅各,那时叫以色列关于主的预言;“葡萄树”和“上好的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包括它的外在和内在方面(1069节);“小驴”表示属世真理;“母驴驹”表示理性真理。“母驴驹”之所以表示理性真理,是因为“母驴”表示对属世真理的情感(1486节),而她的驴驹表示理性真理(参看1895, 1896, 1902, 1910节)。
在古代,士师(即法官)骑母驴,他的儿子骑驴驹;因为士师代表教会的良善,他们的儿子代表源于这些良善的真理。然而,王骑母骡,他的儿子骑公骡,因为王和他们的儿子代表教会的真理(参看1672, 1728, 2015, 2069节)。士师骑母驴,这一点清楚可见于士师记:
我心倾向以色列的立法者,他们在民中甘心牺牲自己。你们应当颂赞耶和华!骑白母驴的、坐华毯的。(士师记5:9-10)
士师的儿子骑驴驹:
以色列的士师睚珥有三十个儿子,骑着三十匹驴驹。(士师记10:3-4等)
另一处:
以色列的士师押顿有四十个儿子,三十个孙子,骑着七十匹驴驹。(士师记12:14)
王骑母骡:
大卫对他们说,要带领你们主的仆人,使我儿子所罗门骑我的母骡。他们使所罗门骑大卫王的母骡。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单在基训已经膏他作王。(列王纪上1:33, 38, 44-45)
王的儿子骑公骡:
由于押沙龙,大卫王的众子都起来,各人骑上骡子,逃跑了。(撒母耳记下13:29)
由此明显可知,骑母驴是士师的标志,骑母骡是王的标志;骑驴驹是士师的儿子的标志,骑骡子则是王的儿子的标志。原因在于,如前所述,母驴代表并表示对属世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母骡代表并表示对理性真理的情感,驴或驴驹代表并表示属世真理本身,“骡子”和“母驴驹”代表并表示理性真理。这表明撒迦利亚书关于主的预言是什么意思:
锡安的女子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女子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必来到你这里!祂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卑地骑着驴,骑着驴驹、母驴的崽子。祂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撒迦利亚书9:9-10)
当主即将进入耶路撒冷时,祂愿意骑这些牲畜,这一点从福音书可知,如马太福音:
耶稣就打发两个门徒,对他们说,你们往对面村子里去,会立刻发现一匹栓着的母驴,和跟它在一起的驴驹;你们解开它们,牵到我这里来。这事成就,是要应验先知所说的话,说,去告诉锡安的女子,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母驴,骑着驴驹,就是负重牲畜的崽。他们牵了母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把耶稣安置在上面。(马太福音21:2, 4-5, 7)
“骑着驴”标志着属世层被置于从属地位,“骑着驴驹,就是母驴的崽”标志着理性层被置于从属地位,因为“母驴的崽”与“骡子”所表相同,这在前面引用经文(创世记49:11)处已经说明。由于这个原因,也就是这些动物的灵义,还由于骑它们是最高士师和王的权力,同时为了主可以实现教会的代表,所以主乐意这样做。对此,约翰福音是这样描述的:
第二天,来过节的有一大群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就拿着棕树枝,出去迎接祂,喊着,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耶稣找到一个驴驹,就骑在上面,如经上所记,锡安的女子哪,不要惧怕;看哪,你的王骑着母驴驹来了。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些话是指着祂写的,并且他们果然对祂做了这些事。(约翰福音12:12-16; 马可福音11:1-12; 路加福音19:28-41)
由此清楚可知,在那个时期的教会中,每一个事物都是主的代表,因而是祂国度里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甚至母驴和母驴驹也是如此,它们代表良善和真理方面的属世人,或说属世人里面的良善和真理。这种代表的原因是,属世人应为理性人服务,理性人应为属灵人服务;而属灵人应为属天人服务,属天人应为主服务。这就是一个从属于另一个的次序。
由于“牛和驴”表示良善和真理方面的属世人,或说属世人的良善和真理,所以经上提到牛和驴的律法有很多。乍一看,这些律法在神的圣言中似乎不值一提;但当它们的内义被解开时,它们里面的灵义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如以下摩西五经中的律法:
人若开了一个坑,或人若挖了一个坑,而不盖住它,有牛或驴掉进去,坑主要拿银子赔偿它的主人,死牲畜要归他。(出埃及记21:33-34)
出埃及记: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走迷了路,务必牵回来给他。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要移开它,务要和他一同移开它。(出埃及记23:4-5; 申命记22:1, 3)
申命记:
你若看见你弟兄的驴或牛跌倒在路上,不可藏起来不见,务要帮助把牠们拉起来。(申命记22:4)
又:
不可用牛和驴一同耕地。不可穿羊毛和细麻混和织成的布料。(申命记22:10-11)
出埃及记:
六日你要作工,第七日要安息,使牛、驴可以歇息,并使你婢女的儿子和寄居的都可以获得喘息。(出埃及记23:12)
此处在内义上,“牛和驴”实际上表示属世的良善和真理。
10135.“傍晚之间要献那一只羔羊”表在外在人中光和爱的状态下对邪恶的一种类似移走。这从“献一只羔羊”或将它分别为圣和“傍晚之间”的含义清楚可知:“献一只羔羊”或将它分别为圣是指通过来自主的纯真之良善从邪恶中移走,如刚才所述(参看10134节);“傍晚之间”是指在外在人中光和爱的状态下。在圣言中,“傍晚或晚上”表示当信之真理处于模糊之中,爱之良善处于某种寒冷之中时,内层事物的一种状态;因为天使会经历爱和光的不同状态,就像世上一天当中的不同时辰,即早晨、正午、晚上、夜间或早晨之前黎明,又一个早晨,彼此轮转一样。当天使处于一种爱的状态时,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早晨,主向他们显为一轮初升的太阳;当他们处于一种光的状态时,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正午;但当他们处于一种模糊的光之状态时,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晚上;之后当他们处于一种模糊或某种寒冷的爱之状态时,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夜间,确切地说,是早晨之前的黎明。
天使所经历的这些状态不断接踵而来,他们通过这些状态不断得以完善。但这些变化并非起因于那里的太阳,起因于这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是起因于天使自己的内层状态;因为他们和世人一样时而渴望转向他们的内在,时而渴望转向他们的外在。当他们转向内在时,就会经历一种爱和随之而来的清晰的光之状态,当他们转向外在时,则会经历一种光和随之而来的模糊的光之状态;因为外在相对于内在就是这样。这就是天使所经历的状态变化的起源。他们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状态和这样的变化,是因为天堂的太阳,也就是那个世界的主,是神性之爱本身。因此,它所发出的热是爱之良善,它所发出的光是信之真理。因为从这太阳发出的一切事物都是活的,具有生命,不像世界的太阳所发出的一切,都是死。
由此可见天堂之热是什么,天堂之光又是什么;以及为何在圣言中,“热”、“火焰”和“火”表示爱之良善,“光”及其“光辉”表示信之真理,“太阳或日头”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自己。在天堂,主是一轮太阳(参看3636, 3643, 4321e, 5097, 7078, 7083, 7171, 7173, 8812节);它所发出的热是爱之良善(参看3338, 3339, 3636, 3693, 4018, 5115, 6032, 6314节);这太阳所发出的光是神性真理,是信、聪明和智慧的源头(参看9548, 9684节提到的地方)。由此清楚可知“早晨”表示什么,“晚上”表示什么。
不过,要知道,在本节经文中,“早晨”也意味着正午,“晚上”也意味着清晨的黎明;因为当圣言提到“早晨和晚上”时,所指的是一整天,因此“早晨”包括正午,“晚上”包括夜间或黎明。这解释了为何本节经文中的“早晨”表示一种清晰的爱和光之状态,也就是在内在人中;而“晚上”表示一种模糊的光和爱之状态,也就是在外在人中。
“傍晚之间”不是指一天的晚上和第二天的晚上之间的时间段,而是指晚上和早晨之间的时间,因而是指整个晚上或黎明,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羔羊燔祭不仅在晚上,还在早晨常常献上。由此明显可知,其它地方的“傍晚之间”所表相同,如经上说他们要在傍晚之间守逾越节(出埃及记12:6; 民数记9:5, 11),这在别处也以这些话得到解释:
晚上日落的时候,乃是你出埃及的定期,献逾越节的祭。当在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把肉烤了吃,早晨就返回你的帐棚去。(申命记16:6, 7)
“晚上”一般表示一种模糊的光之状态,这一点清楚可见于耶利米书:
起来吧!我们可以趁午时上去。我们有祸了,日已渐斜,晚影拖长了。起来吧!我们夜间上去毁坏宫殿。(耶利米书6:4, 5)
此处“晚上”和“夜间”表示教会的末期,这时一切信和爱都被摧毁了。撒迦利亚书:
必有一日是耶和华所知道的,到了晚上的时候才有光明。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撒迦利亚书14:7-9)
这论及主的降临;教会的结束就是“晚上的时候”;“光明”是指主的神性真理。类似例子出现在但以理书:
圣者对我说,要到晚上和早晨,二千三百次。(但以理书8:13, 14)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