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28.创世记1:10.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着是好的。
“水”表示知识或认知,无论宗教的还是世俗的,“海”表示知识的聚集或体系,这在圣言中是很常见的。如以赛亚书:
地要充满对耶和华的认识,好像水覆盖海洋一般。(以赛亚书11:9)
以赛亚书同样描述了两种知识的缺乏:
水必从海中绝尽,河也消没干涸,溪流要消退。(以赛亚书19:5-6)
哈该书论到一个新教会说:
我必震动天地,海洋与旱地;我必震动一切民族;一切民族所渴慕的必来到;我就使这房屋满了荣耀。(哈该书2:6-7)
关于在重生过程中的人,撒迦利亚书:
必有一日,是耶和华所知道的。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的时候才有光明;在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撒迦利亚书14:7-8)
大卫诗篇也描述了一个即将重生,将要敬拜主的荒废之人:
耶和华不藐视被囚的人;愿天和地,海和一切爬在其中的都赞美祂。(诗篇69:33-34)
“地”表示一个接受者,这一点从撒迦利亚书明显看出来:
耶和华铺张诸天,建立地基,在人中间形成人的灵。(撒迦利亚书12:1)
1388.另一种感知是每个人都有的,无论是处于完美巅峰的天使,还是照其品质而定的灵人,如前所述(1383节);也就是说,另一个人刚一靠近,他们就知道这个人的品质,即便他一句话也没有说。他通过某种奇妙的流注立即显明自己。善灵不仅从他里面的良善,还从他里面的信,以及他说话时所用的每个词被认出来;而恶灵则从他的邪恶和不信,以及他说话时所用的每个词被认出来。这些线索如此明显,以至于毫无差错。类似现象也出现在世人当中,他们有时同样能从别人的举止、表情和言语知道他在想什么,即便他说的是反话。世人的这种技能是属世的,但它从灵人的性质,因而从这个人自己的灵,以及他与灵人界的交流中获得自己的起源和特征。这种共享感知,或交流感知源于主的意愿,即:一切良善都是可交流的,所有人都要被相爱激励或说享有相爱,由此变得幸福。这就是为何这种感知也普遍存在于灵人当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