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7.水星灵因具有丰富的知识而颇感自豪。这使得他们以为,他们知道得太多了,以至于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但我们地球灵告诉他们说,他们知道得并不多,而是很少;相对来说,他们所不知道的是无限的。他们说,他们所知道的相对于他们所不知道的,就像大洋里的水相对于微小源泉里的水。他们说,通向智慧的第一步就是知道、承认并发觉一个人所知道的与他所不知道的相比如此之少,以至于几乎什么也不是。为向他们证明这是事实,一位天使灵蒙允许与他们交谈,告诉水星灵他们所知道和所不知道的一般术语,声称还有无限事物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并且他们甚至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一般事物。他以天使的观念说话,比他们说起话来容易得多;令他们惊愕不已的是,他能发现他们所知道的和所不知道的。后来,我看到另一位天使与他们交谈;他出现在右上方某个高度,来自我们地球。他列举了一长串他们所不知道的事,然后又通过状态的改变与他们交谈,他们声称他们不明白这种状态的改变。于是,他告诉他们,状态的每一个改变都包含无限事物,一个改变的每一个最小细节也是如此。听到这些事,他们之前因自己的知识而如此骄傲,于是开始谦卑下来。他们的谦卑表现为他们的书卷下沉;因为那时,他们的群体表现为书卷的形式,就在前面朝左一段距离处,在肚脐之下那个区域的层面。这书卷看似中间被挖空,两边被抬高。我还发现它里面有某种来回运动,他们被告知这一切的含义,也就是说,表示他们在谦卑状态下所思考的东西,而出现在两边高起之处的人则还没有谦卑下来。我看见这书卷被分开,那些没有谦卑下来的人被押回他们自己的星球,而剩下的留在原处。
5470.“我们见他灵魂愁苦”表一旦内在被疏远,它在良善方面的状态。这从“灵魂愁苦”的含义清楚可知,“灵魂愁苦”是指灵魂与外在疏远时所经历的状态。该状态的性质如下:主不断来到人这里,把良善,以及这良善里面的真理带给他;但这人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他若接受,便一切都会好起来;若不接受,则一切都不好。如果他因不接受而感到某种焦虑不安(在此由“灵魂愁苦”来表示),那么他能被改造的希望仍旧存在;但是,如果他没有焦虑的感觉,那么这种希望就会消失。每个人身边都有两个地狱灵和两位天堂天使。事实上,人因生在罪中而绝无可能存活,除非他一方面与地狱相通,另一方面与天堂相通;他的整个生命由此而来。当人逐渐长大,并开始自主时,也就是说,当他觉得似乎凭自己的判断力意愿和行事,凭自己的理解力思考信的事物,并得出结论时,如果这时他倾向于邪恶,两个地狱灵就会靠近,两位天堂天使稍退离;但如果他倾向于良善,那么两位天堂天使就会靠近,而两个地狱灵则退离。
因此,当人倾向于邪恶时(如大多数人在青春期所行的),若他在反思自己所犯的恶行时感到某种焦虑不安,这标志着他仍将接受从天堂经由天使而来的流注;还标志着以后他会允许自己被改造。但是,如果他在反思自己所犯的恶行时没有任何焦虑不安的感觉,这标志着他不再愿意接受从天堂经由天使而来的流注;还标志着以后他不会允许自己被改造。所以,此处,即论述由雅各的十个儿子所代表的外在教会的真理之处,提到了约瑟在疏远了他的兄弟时所经历的“灵魂愁苦”,然后提到流便曾告诫他们不要去做他们所行的事,以此表示当这种状态正在进行时,随之而来的是改造或内在与外在的联结;这种联结便是下文论述的主题。因为那些在这种状态下感到焦虑不安的人会有一种对邪恶的内在认识;当主唤起这种认识时,它就会变成忏悔,最后变成悔改。
9401.“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所立的”表主通过圣言的每一个部分实现这种结合。这从“耶和华所立的约”和“这一切话”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所立的约”是指主所实现的结合,因为“立约”表示与自己结合(参看9396节),圣言中,“耶和华”是指主(9373节);“这一切话”是指圣言的每一个部分,因为总的来说,从西乃山颁布的律法表示全部神性真理,因而表示每一个部分中的圣言(6752节)。圣言的一点一画都被启示的(参看7933, 9094e, 9198e, 9349节);因此,通过圣言(通过它的每一个部分)人们与天堂,并通过天堂与主结合。
之所以说主实现结合,是因为主将一个人与祂自己结合起来,而不是反过来;事实上,一切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都是从主流入的,并照着一个人远离邪恶行径的程度而被他接受(9399节)。因为被学者称为物质流注的一种相互流注,也就是从一个人到主的流注,是不可能的(6322, 9110, 9111, 9216节)。此外,凡从人,从他自己发出之物,无非是邪恶和随之而来的虚假(210, 215, 987, 5660, 5786节)。由此清楚可知,人与主的结合是由主实现的,而不是由人实现的;与之相反的任何迹象都是误导。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