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9.我曾看到我们地球灵与水星灵在一起,并听见他们交谈。除了其它事情外,我们地球灵还问他们信的是谁。他们回答说,他们信神;但当进一步询问他们所信的神时,他们就不愿说了,因为他们的习惯是不直接回答问题。然后,水星灵反过来问我们地球灵信的是谁,他们说,他们信主神。这时,水星灵说,他们发觉他们(即我们地球灵)不信任何神,并且习惯嘴上说信,其实并不信。水星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因为他们不断运用这洞察力去探究别人所知道的。我们地球灵属于那些在世时照教会的教导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在来世,那些没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之人就会丧失信仰,因为信仰没有成为这个人的一部分。一听到这话,我们地球灵都沉默了,因为他们凭那时所赋予他们的觉知承认事实的确如此。那些出于教义表白信仰,却没有活出信仰的生活之人,根本没有信仰(AC 3865, 7766, 7778, 7790, 7950, 8094)。他们的内在反对信之真理,尽管他们在世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AC 7790, 7950)。
10133.“不断地献上”表在一切神性敬拜里面。这从“不断地”的含义清楚可知,“不断地”当论及诸如属于神性敬拜的那类事物时,是指一切和在一切里面。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纯真的良善从邪恶和虚假中洁净,这良善由“绵羊羔或羔羊”来表示;从邪恶和衍生虚假中的洁净由它们的燔祭来表示。这一切之所以被称为“不断地”,是因为它必须存在于一切神性敬拜里面。也正因如此,每天要早、晚献上它两次;一早一晚献上的东西总体上代表一切敬拜,以及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的东西。纯真的良善必须在一切良善里面,并由此在一切真理里面,好叫它们能成为拥有来自神性的生命在里面的良善和真理;因此,它必须在一切敬拜里面。因为一切敬拜若要成为敬拜,就必须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教会和天堂的一切良善都拥有纯真在里面,没有纯真的良善不是良善,因此敬拜不是敬拜(参看2736, 2780, 6013, 7840, 7887, 9262节);至于何为纯真,可参看前文(3994, 4001, 4797, 5236, 6107, 6765, 7902, 9262, 9936节,以及10021e节提到的地方)。
“不断地”表示一切和在一切里面,也就是说,敬拜的一切和一切敬拜里面,是因为这个术语具有时间的含义,而在天堂,圣言不是以属世的意义,而是以属灵的意义来理解的,那里的人没有时间的概念。他们不是理解为时间段,而是理解为诸如属于状态的那类事物。因此,他们将此处“不断地”理解为在敬拜里面的一种永恒状态,因而理解为敬拜的一切和在一切敬拜里面。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具有时间含义的其它一切术语,如昨日,今日,明日或次日,两天,三天,一天,一七,一月,一年,以及一天当中的四个时段和一年四季,即早、午、晚、夜,春、夏、秋、冬。因此,若要理解圣言的属灵意义,就必须抛弃从圣言的属世意义中所获得的涉及时间的任何观念,以及涉及地方的任何观念,同样必须抛弃涉及人的任何观念,而必须思想事物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出内义上的圣言何等纯粹、完美,从而看出天上的天使对它的觉察何等纯粹、完美,进而看出天使的智慧和聪明比世人的聪明和智慧何等地优越,仅从属世的视角来思想的世人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个世界和星球的绝对有限的事物上。关于天堂里的时间段是指状态,可参看前文(1274, 1382, 2625, 2788, 2837, 3254, 3356, 3404, 3827, 4814, 4882, 4901, 4916, 6110, 7218, 7381, 8070节);以及何谓状态(参看4850节)。
由此明显可知,不断献上的羔羊燔祭表示什么,因而别处的“不断”和“不断地”(经上或译为常、常常)又表示什么;如在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利未记6:13);桌子上必有常设的饼(民数记4:7)。“火”和“饼”在此表示从主获得并回献给主的爱之良善。因为“火”具有这种含义(参看4906, 5215, 6314, 6832, 6834, 6849, 7324, 7852, 10055节);“饼”也具有这种含义(2165, 2177, 3478, 3735, 3813, 4211, 4217, 4735, 4976, 9323, 9545节)。另外,此处“不断”还表示,这良善必须存在于一切敬拜里面;这良善就是源头,信之真理必从它,如同从它的火焰中那样发光,这一事实由“使灯常常点着”来表示(出埃及记27:20)。“灯”是指信之真理和良善(参看9548, 9783节)。
8094.“虽然那里近”表虽然它首先出现。这从“近”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分离之信时,“近”是指它首先出现。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关于分离之信或唯信首先出现这个观点。生活的邪恶伴随着它自己的虚假,这虚假就隐藏在陷入生活邪恶的人里面,有时他意识不到虚假在他里面;不过,一旦他思想教会的真理,尤其当他思想得救时,这虚假就会出现,并清楚显明自己;他若不能否认真理本身,就是真理的一般方面,就会以适合自己邪恶的方式来解释它,从而歪曲它。因此,当他思想信和仁,也就是教会和得救的两个必不可缺的要素时,信立刻出现,但仁不会,因为仁反对生活的邪恶。结果,他也将仁抛到一边,只选择信。由此明显可知,信之真理是“近”的,但信之良善不近;也就是说,首先出现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许多虚假和错误的观点都是从这个错误和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接踵而来的,如:善行丝毫无助于得救;人的生活死后不会跟随他;那时人唯独凭恩典通过信得救,无论他在世上过着怎样的生活;最坏的罪犯也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凭信得救;邪恶能在一瞬间被抹除。这些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进入人的思维,并通过这虚假的起点或原则所确立的观念;它们以一个连续的链条从它延伸。但是,如果仁和生活是起点或第一个原则,那么看待这些观念的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