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此外,我与灵人讨论时曾说过,人们从以下事实可推断出,宇宙不止一个星球:整个星空如此浩瀚,包含不计其数的恒星,其中每一个在其本位,或自己的星系都是一轮太阳,类似于我们的太阳,尽管大小不同。凡仔细权衡这些事实的人必得出以下结论:如此浩大的一个整体必是服务于创世终极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个目的就是天国,以便神性能在天国与天使并人类同居。因为可见的宇宙,或闪耀着无数星辰,也就是如此多太阳的天空,只不过是创造星球和其上人类的一种手段,以便天国能从人类形成。一个理性之人从这些事实必被引导思考,为如此宏伟目的所设计的如此浩大的手段,不可能只是为了出自一个星球的人类福祉和由此而来的天堂。因为上万,甚至成千上万的星球对无限的神性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所有居民如此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10060.“取点血抹”表天堂里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这从“血”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祭牲和燔祭时,“血”是指神性真理(参看10026, 10033节),在此是指在天堂里所转移并接受的从主之神性人身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因为这是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前面(参看10057节)说明,一个正在重生的人要经历两种状态:第一种是在信之真理正被植入并与仁之良善联结的时候,第二种是在此人处于良善并出于良善行动的时候。在第二种状态下,与他同在的真理从良善发出,因为良善是他看待、谈论并行出真理的角度,或说他出于良善看待、谈论并行出真理。良善存在于每个细节中,正如灵魂在一个人里面,或如同心在身体里面,智慧人从那些处于良善之人的言行中也能察觉到这一点。从对人重生的这个概念能对主之人身的荣耀获得某种概念,因为主照着祂荣耀其人身的的方式而使人重生(3138, 3212, 3296, 3490, 4402, 5688节)。事实上,其人身荣耀的第一个状态是神性真理的植入,以及它与神性良善的合一。因此,当主在世时,祂将其人身作成神性真理;祂还将它与祂里面的神性良善合一,并由此把它作成神性良善(参看9199e, 9315e节所提到的地方)。祂荣耀的第二个状态是神性真理从神性良善发出的状态;这真理就是在天堂里的祂的神性。本章10-18节经文关于小公牛的祭牲和第一只公绵羊的燔祭所阐述的事就描述了主之人身的荣耀的第一个状态。但接下来关于被称为“充满手”的第二只公绵羊的阐述则描述了第二个状态。由此明显可知,“血”在此表示在天堂里被转移并接受的从主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
66.圣言主要有四种写作风格。第一种是上古教会的风格。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中,当提到尘世和世俗事物时,他们就会思想这些事物所代表的属灵和属天事物。因此,他们不仅通过代表来表达他们自己,还让它们活起来,按准历史顺序排列它们;这种做法给予他们极大的快乐。这就是哈拿发预言时的风格,他说:
说高的!说高的!让古时之物从你的口而出。(撒母耳记上2:3)
大卫诗篇称这些代表为“古时的谜语”(诗篇78:2, 3, 4)。摩西从上古教会的后代那里获得关于创造,伊甸园等等,直到亚伯兰时代的细节。
第二种是历史风格。从亚伯兰时代往后的摩西五经,以及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都使用这种风格。在这些书卷中,历史事件和出现在字义上的一样;然而,无论总体还是细节,它们在内义上都包含完全不同的事物。蒙主的神性怜悯,下文将依次解释这层含义。
第三种是预言风格。这种风格是从上古教会最为推崇的写作方式中生出的。然而,这种预言风格缺乏连贯性,也没有采取上古风格所用的那种准历史形式。相反,它支离破碎,若不在内义层面,几乎永远无法理解;内义包含极深的奥秘,优美连贯,涉及外在人和内在人,还涉及教会的许多状态,以及天堂本身,在至内在意义上则涉及主。
第四种是大卫诗篇的风格。这种风格介于预言风格和人们通常的说话方式之间。诗篇的内义以作为王时的大卫这个人物论述主。
第二章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