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此外,我与灵人讨论时曾说过,人们从以下事实可推断出,宇宙不止一个星球:整个星空如此浩瀚,包含不计其数的恒星,其中每一个在其本位,或自己的星系都是一轮太阳,类似于我们的太阳,尽管大小不同。凡仔细权衡这些事实的人必得出以下结论:如此浩大的一个整体必是服务于创世终极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个目的就是天国,以便神性能在天国与天使并人类同居。因为可见的宇宙,或闪耀着无数星辰,也就是如此多太阳的天空,只不过是创造星球和其上人类的一种手段,以便天国能从人类形成。一个理性之人从这些事实必被引导思考,为如此宏伟目的所设计的如此浩大的手段,不可能只是为了出自一个星球的人类福祉和由此而来的天堂。因为上万,甚至成千上万的星球对无限的神性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所有居民如此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755.“当那些日子,怀孩子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表示那些充满爱主的良善和纯真的良善之人。“祸”是表示永恒咒诅危险的一种表达形式;“怀孩子”表怀有天堂之爱的良善;“奶孩子”也是一种纯真的状态;“那些日子”表那时教会所经历的状态。
“你们要祷告,使你们的逃走不在冬天,也不在安息日”表示远离那些事,防止它在过冷或过热的状态下迅速发生。“逃走”是指远离刚才所说爱与纯真的良善的状态;“在冬天逃走”是指在过冷的状态下远离这些良善,“冷”是指对爱与纯真心怀厌恶之时,这是由各种自我之爱引发的;“在安息日逃走”是指在过热的状态下远离它们,“热”是指当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在里头时的外在神圣。
“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将来也必没有”表示对教会的良善与真理最大程度的败坏和荒废,也就是亵渎。因为对神圣事物的亵渎会导致永死,这种死亡远远比任何其它邪恶状态所导致的死亡严重得多,并且严重程度与遭到亵渎的良善和真理属乎内层的程度成正比。由于这类内层良善与真理在基督教会已经披露,为人知晓,并且遭到了亵渎,故经上说:“因为那时必有大灾难,从世界的起头直到如今,没有这样的灾难,将来也必没有”。
“若不减少那日子,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只是为选民,那日子必减少了”表示那些属于教会的人从内层良善与真理转移到外层,好让那些过着良善与真理的生活之人仍能得救。“减少那日子”表示这种转移的状态;“凡有血气的,总没有一个得救的”表示否则无人得救;“选民”表示那些过着良善与真理的生活之人。
2380.“就关上门”表示祂还堵住通向它们的所有入口。这从“门”的含义清楚可知,“门”是指让人进入的东西(2356, 2357, 2376节),因而是指入口。这就是为何“关上门”表示堵住入口,或阻止进入。在来世,入口是通过将善人与恶人分开被堵住的,以防止善人被虚假的说服和邪恶的欲望侵扰,因为从地狱散发出来的东西,或说从地狱吹来的风无法入侵天堂。在肉身生活中,入口是通过虚假的原则或假设和说服在那些处于良善的人中间变得无力被堵住的。每当有邪恶的虚假或虚假的邪恶被灌输给他们,无论是以恶人的话语,还是以恶灵或魔鬼的思维灌输时,与他们同在的天使就立刻将它转移开,并把它弯向这些人已经确认的某种真理和良善。无论他们的肉体遭受多大的痛苦,天使都会这样做,因为天使认为与灵魂相比,肉体什么都不是,或说与灵魂相比,天使视肉体如同虚无。
当一个人还留在肉体事物中时,他的思维或观念和感知如此笼统和模糊(参看2367节),以致他几乎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仁之良善。这也是因为他不知道何为仁爱,或何为邻舍。但要知道谁拥有这种良善。凡拥有良心的人,也就是凡拒绝从公义与公平并良善与真理中偏离一点点,并且这样做仅仅是为了公义与公平并良善与真理本身的人都拥有良心。基于这些理由拒绝就是出于良心拒绝。这些人因有良心,故对其邻舍的想法和愿望都是好的,并且不求任何回报,即便这个人是他们的仇敌。他们就是那些处于仁之良善的人,无论他们是在教会之外还是在教会之内。若在教会之内,他们就崇敬主,愿意听从并遵行祂的教导。
另一方面,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没有良心。他们不关心公义与公平,除非他们能由此赢得似乎关心公义与公平的名声。他们不知道影响属灵生命的良善和真理是什么,甚至把它当作毫无生命的东西而加以弃绝。此外,他们对邻舍的想法和愿望都是坏的;如果邻舍不赞成他们,他们还会对他施加伤害,哪怕是朋友,并以此为乐。就算他们真的行了什么善事,那也是为了得到某种回报。在教会,像这样的人暗中否认主,并且在不危及地位、利益、名声或生命的情况下,他们会公开如此行。
然而,要知道,有些人以为自己并未处于良善,实际上却处于其中了;而有些人以为自己处于良善了,实际上却并未处于其中。有些人之所以以为自己并未处于良善,实际上却处于其中了,是因为当他们私下反思自己里面的良善时,那时与他们交往的天使就立刻将这良善不存在的想法灌输给他们,以防止他们将这良善归给自己,并防止他们的思维游离到自我功德上,从而游离到高人一等上。没有这种守护,他们就会陷入试探。
有些人之所以以为自己处于良善了,实际上却并未处于其中,是因为当他们反思这良善时,与他们相伴的邪恶魔鬼和灵人就立刻将他们处于良善的想法灌输给他们,因为恶人将良善等同于快乐,认为快乐就是良善。事实上,他们会暗示凡这些人为了爱自己、爱世界而为他人所行的良善都应得到回报,甚至在来世也应得到回报。正因如此,他们比其他人赚得更多功德,与自己相比蔑视其他人,甚至认为他们一文不值。说来奇怪,如果他们的思维与此稍有不同,他们就会陷入试探,并在这试探中屈服。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