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此外,我与灵人讨论时曾说过,人们从以下事实可推断出,宇宙不止一个星球:整个星空如此浩瀚,包含不计其数的恒星,其中每一个在其本位,或自己的星系都是一轮太阳,类似于我们的太阳,尽管大小不同。凡仔细权衡这些事实的人必得出以下结论:如此浩大的一个整体必是服务于创世终极目的的一种手段,这个目的就是天国,以便神性能在天国与天使并人类同居。因为可见的宇宙,或闪耀着无数星辰,也就是如此多太阳的天空,只不过是创造星球和其上人类的一种手段,以便天国能从人类形成。一个理性之人从这些事实必被引导思考,为如此宏伟目的所设计的如此浩大的手段,不可能只是为了出自一个星球的人类福祉和由此而来的天堂。因为上万,甚至成千上万的星球对无限的神性来说算得了什么呢?所有居民如此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4751.“我们杀我们的兄弟,藏了他的血,有什么益处呢”表即便这真理被彻底摧毁,也得不到任何好处,或不会获得优越感。这从“有什么益处呢”、“杀”和“藏了血”的含义清楚可知:“有什么益处呢”是指得不到任何好处,或不会获得优越感,如下文所述;“杀”是指摧毁,在此是指摧毁神性真理,尤其摧毁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真理,这真理由“兄弟”,也就是约瑟来表示;“藏了血”是指将神圣真理完全隐藏起来,或将神圣真理彻底从视线中清除,“血”表示神圣真理(参看4735节)。从下文明显可知这一切的含义。
“益处”在此之所以不仅表示好处,还表示优越感,也就是说,“有什么益处呢”表示得不到任何好处,或不会获得优越感,是因为这句话是出于对利益的欲望和贪婪说的。因为对利益的欲望和贪婪含有不仅拥有全世界,还为了利益掠夺,甚至杀害每个人的渴望在里面。事实上,如果没有法律的阻碍,受这种欲望驱使的人就会为了蝇头小利去杀人。此外,这种人因拥有金银而自视为最有权势的人,无论他表面看上去多么没有权势。由此明显可知,贪婪不仅含有尘世之爱,还含有自我之爱,事实上含有最污秽的自我之爱。但对贪得无厌者来说,优越感或傲慢表面上并不那么明显,因为有时他们对财富不感兴趣,但这只是为了作秀;他们并没有那种通常与追求快乐联结的自我之爱。事实上,贪得无厌者对身体、饮食和衣服并不怎么感兴趣。他们的爱完全是尘世之爱,除了金钱外没有其它目的。他们认为,拥有金钱会使他们比所有人都优越,即便实际不优越,也潜在优越。由此可见,贪婪含有最低级、最卑鄙的自我之爱在里面;所以在来世,贪得无厌者觉得自己住在猪中间(939节)。他们也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反对一切良善。因此,他们居于如此漆黑的黑暗中,以致他们完全不明白何为良善,何为真理。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这一观念:人里面有某种死后活着的事物;并且他们发自内心嘲笑说这种话的人。
犹太民族从起初就具有这样的性质,故内在之物不可能清楚揭示给他们;这从旧约圣言明显看出来。事实上,他们扎根于最坏的自我之爱;因此如果不是他们的贪婪把他们从内在事物那里远远地移开,并由此把他们关在漆黑的黑暗中,他们就会玷污内层真理与良善,在如此行时比其他任何人更亵渎它们。因为他们只要不承认,就不能亵渎(1008, 1010, 1059, 2051, 3398, 3402, 3489, 3898, 4289, 4601节)。这就是为何主在约翰福音中论到他们说: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约翰福音8:44)
论到代表犹太教会的加略人犹大,祂在约翰福音中说:
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约翰福音6:70)
当犹大卖主时,他的代表就类似于此处说“来,我们把约瑟卖掉”的犹大的代表。
3882.“她才停了生育”表搭着从地甚至直到耶和华或主的梯子上升。这从“生育”或生产的含义清楚可知,“生育”或生产是指真理与良善;因为这些就是属灵意义上的生产,因为人通过真理与良善得以重生或新生。这类真理与良善就是利亚所生的四个儿子,即流便、西缅、利未、犹大所表示的。“流便”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一步的真理。这种真理仅仅是记忆知识,因而纯粹是对真理的认识。“西缅”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二步的真理,这种真理存在于意愿中,因而是一种渴求真理的意愿。“利未”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三步的真理,人对这种真理感受到一种情感,因而对真理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与仁爱是一样的。而“犹大”表示良善,也就是重生或新生的第四步,这种良善是爱的属天形式。当重生之人,或新生之人到达这一阶段时,主便向他显现,因为这时,他已经如同爬梯子那样从最低的台阶上升到主所在的那个台阶。
这也是雅各在梦中所看到的立在地上、头顶着天、神的使者在上面上去下来、而耶和华或主就在上头的那架梯子所表示的上升(对此,参看创世记28:12)。由此明显可知,这就是“她才停了生育”的含义。“怀孕和生育”在此提到了四次,表示从外在之物到内在之物,或从真理到良善的发展,也就是从地到天的发展(参看3860, 3868, 3874, 3879节)。此后就下来,因为人若不先上去,就不可能下来。下来无非是指通过良善审视真理,如同从一座他所爬上去的高山俯瞰山下的事物。显然,他从这个位置以一种视野来审视,能领略到无数事物,远比站在下面或山谷之人所能领略到的多得多。这种情形和那些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相对于那些仅处于真理,也就是唯独处于信仰之人的一模一样。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此处关于心与肺的对应关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