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1071.“他喝了酒”表示他想要探究信仰问题,这从“酒”的含义清楚可知。如前所示,“葡萄园”或“葡萄树”是指属灵教会,或属灵教会成员。而“葡萄”、“挂挂葡萄”和“串串葡萄”是它的果实,表示仁和属于仁的东西。然而,“酒”表示源于仁的信和属于信的一切。因此,“葡萄”是指该教会的属天一面,而“酒”是指该教会的属灵一面。如前面经常说的,属天一面构成意愿,而属灵一面构成理解力。“他喝了酒”表示他想要探究信仰问题,并且想通过推理来探究,这一点从他喝醉了,也就是陷入错误明显看出来。事实上,该教会成员没有诸如上古教会成员所拥有的那种感知,而是不得不通过信之教义事物来学习何为良善和真理;这些教义事物是从存在于上古教会中的感知那里搜集和保存下来的,并构成古教会的圣言。和圣言一样,在许多情况下,信之教义事物是诸如没有感知就无法被相信的那一类;因为属灵和属天事物无限超越人类的理解力,这就是为何会产生推理。一个在理解这些事物之前拒绝相信它们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这在前面已经频繁说明(参看128-130, 195, 196, 215, 232, 233节)。
在圣言中,“葡萄”表示仁和属于仁的东西,“酒”表示源于仁的信和属于信的东西,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我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沃的山冈上(或油之子的角上)。他指望它结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以赛亚书5:1-2, 4)
此处“葡萄”表示仁爱和仁爱的果子。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我必彻底收拾他们。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耶利米书8:13)
“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葡萄”表示仁爱。何西阿书:
我发现以色列如旷野的葡萄;我看见你们的列祖如起初无花果树上的初熟果子。(何西阿书9:10)
“以色列”表示古教会,“葡萄”表示他们被赋予仁爱。当“以色列”指的是雅各的儿子们时,这些话的意思是相反的。弥迦书:
没有一挂可吃的;我的灵魂渴想初熟的无花果。圣人从地上灭绝了,人间已无正直的人。(弥迦书7:1-2)
“一挂”表示仁或神圣,“初熟的无花果”表示信或正直。
以赛亚书:
耶和华如此说,挂挂葡萄中寻得新酒,人就说,不要毁坏,因为福在其中。(以赛亚书65:8)
“挂挂葡萄”是指仁爱,“新酒”是指仁之良善和源于这些的真理。摩西五经:
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血中洗了袍褂。(创世记49:11)
这是关于主的一个预言。“葡萄酒”是指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之物,“葡萄血”是指在属灵教会中扮演属天角色的东西。因此,“葡萄”表示仁本身,而“酒”表示信本身。启示录:
一位天使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串串葡萄,因为葡萄熟透了。(启示录14:18)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末期,这时没有信,也就是没有仁。因为信只属于仁,本质上是仁本身。因此,当说不再有信时,如末期时的情形,意思是说没有仁。
正如“葡萄”表示仁,“葡萄酒”则表示源于仁的信,因为葡萄酒是从葡萄中获得的。这一点从前面引用的关于葡萄园和葡萄酒的经文,以及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从迦密山(Carmel)中夺去了欢喜快乐,在葡萄园里必无歌唱,也无欢呼的响声。踹酒的在酒榨中不得踹出酒来;我使喘酒的高喊声止息了。(以赛亚书16:10)
这表示属灵教会,就是“迦密山”,已经荒废;“踹酒的在酒榨中不得踹出酒来”表示不再有任何人拥有信。同一先知书:
地上的居民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他们必不得饮酒唱歌,喝烈酒的,必以为苦;在街上因酒有呼喊之声。(以赛亚书24:6, 7, 9, 1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荒凉的属灵教会,“酒”表示被视为毫无价值的信之真理。耶利米哀歌:
他们像被刺伤的人昏倒在城内街道上的时候,就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耶利米哀歌2:12)
“谷、酒在哪里呢”表示爱和信在哪里呢?“城内街道”在此和在圣言的别处一样,表示真理;“像被刺伤的人昏倒在街道上”表示他们不知道何为信之真理。
阿摩司书:
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掳的归回,他们必建造荒废的城邑,住在其中,栽种葡萄园,喝其所出的酒。(阿摩司书9:14)
这论及属灵教会或以色列,当它变成诸如从仁中获得信的那种教会时,论到它,经上就说“栽种葡萄园,喝其所出的酒”。西番雅书:
他们必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栽种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西番雅书1:13; 阿摩司书5:11)
此处“葡萄园”和“葡萄酒”表示相反的情况,这时属灵教会已经荒废。撒迦利亚书:
他们必如强大的以法莲,他们的心必畅快如同喝酒,他们的儿子必看见而快活。(撒迦利亚书10:7)
这论及犹大家,它将凭信之良善和真理而变得如此。在启示录,不可糟蹋油和酒(启示录6:6)表示不可伤害属天和属灵之物,也就是爱和信的事物。
由于“酒”表示对主的信,所以在犹太教会,献祭时祭奠的酒也代表信(如民数记15:2-15; 28:11-15, 18-31; 29:7-39; 利未记23:12-13; 出埃及记29:40)。因此,在何西阿书,经上说:
打谷场和榨酒池必不喂养他们,新酒也必使她失望。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陆地,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之物。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祂悦纳。(何西阿书9:2-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或属灵教会,以及其中那些因想要通过知识和推理来探究信之神圣事物和真理而歪曲和玷污它们的人。“埃及”是指记忆知识,“亚述”是指推理,“以法莲”是指进行推理的人。
4060.因此,前面(4056节)所引用的那些话表示那时教会在良善,就是在对邻之仁和对主之爱方面的状态。这一点从它们的内义明显可知,内义如下: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表示教会在信之真理方面的状态,如刚才所述。在圣言中,真理的荒废在各处都被称作“灾难”,“日子”是指状态(参看23, 487, 488, 493, 893, 2788, 3462, 3785节)。由此明显可知,这些话表示,一旦信不复存在,仁也就不存在了。事实上,信通向仁,因为信教导何为仁,仁从信之真理接受其品质。然而,信之真理从仁接受其本质和生命,这一点在前几卷已反复说明。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表示对主之爱,就是“日头”;对邻之仁,就是“月亮”。“就变黑了”和“也不放光”表示那爱与仁不会出现,因而会消失。“日头”表示爱的属天种类,“月亮”表示爱的属灵种类;也就是说,“日头”表示对主之爱,“月亮”表示通过信而来的对邻之仁(参看1053, 1529, 1530, 2120, 2441, 2495节)。太阳和月亮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含义,是因为在来世,主向那些处于对主之爱、被称为属天的人显为一轮太阳,向那些处于对邻之仁、被称为属灵的人显为一轮月亮(参看1053, 1521, 1529-1531, 3636, 3643节)。
天上的太阳和月亮,也就是主从不变黑,也不会失去它们的光,而是永远发光;因而在天上,属天天使所具有的对主之爱不会变黑,属灵天使所具有的对邻之仁也不会失去它的光;地上与这些天使同在的人,也就是那些处于爱与仁的人也不会。然而,那些没有爱与仁,而是陷入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因而陷入仇恨和报复的人就给自己招来这种“变黑”。这就像是这个世界的太阳不断发光,但当有乌云介入时,这太阳就看不见了(2441节)。
“众星要从天上坠落”表示对良善与真理的认知要灭亡。在圣言中,当提及“众星”时,它们没有其它含义(1808, 2849节)。“天势都要震动”表示教会的根基,当这些认知灭亡时,就说这些根基“震动”或“摇撼”。这是因为地上的教会就是天堂的根基;良善与真理从主经由天堂的流注最后终结于教会成员所具有的良善与真理。所以,当教会成员的状态如此败坏,以致他不再允许良善或真理流入他里面时,就说天势要“震动”。正因如此,主一直规定,教会的某种遗迹要存留下来;并且当旧教会灭亡时,一个新教会要再次兴起。
“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表示那时神性真理的显现;“兆头”表示显现;“人子”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参看2803, 2813, 3704节)。门徒们所问的,就是这种显现或“兆头”,当时他们对主说:
请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有这些事?你降临和这世代的终结,有什么预兆呢?(马太福音24:3)
因为他们从圣言知道,当世代要终结时,主就会到来;他们从主自己得知,祂会“再来”,他们将主的“再来”理解为主第二次降世;殊不知每当教会被毁时,主都会到来,但不是以人的形式到来,如祂通过生在世上披上人身并使这人身变成神性时的情形,而是通过祂自己的显现或显明到来,如当祂在幔利向亚伯拉罕显现,在荆棘中向摩西显现,在西乃山向以色列人显现,在约书亚进入迦南地的时候向他显现时的情形;或不是如此显现,而是通过领受启示并由此给出圣言,后来则通过圣言本身显现时的情形。因为主就存在于圣言中;圣言中的一切细节都出自祂,并论及祂,这一点从直到目前的多次说明可以看出来。这后者就是此处“人子的兆头”所表示的显现,也就是本节所论述的主题。
“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表示所有处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都要悲伤。这就是“哀哭”的意思(参看撒迦利亚书12:10-14);“支派”表示良善与真理的一切事物,就是爱与信的一切事物,因而表示那些处于这些事物的人( 参看3858, 3926节)。经上之所以用“地上的支派”这个词,是因为所指的是那些在教会之内的人,“地”是指教会(参看662, 1066, 1067, 1262, 1733, 1850, 2117, 2928, 3355节)。
“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那时圣言的内义将被揭示出来,主就存在于内义中。“人子”表示圣言里面的神性真理(2803, 2813, 3704节);“云”表示字义;“能力”论及良善,“荣耀”论及其中的真理。“看见人子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这些事(参看18章的序言)。这就是此处所指的主的到来,不是字面上所说的祂要显现在云中。接下来的主题是一个新教会的建立,一旦旧教会被毁坏和抛弃,这种事就会发生。
“祂要差遣祂的使者,用号筒的大声”表示拣选,不是通过可见的天使,更不是通过号筒的大声拣选,而是通过从主经由天使而来的神圣良善与神圣真理的流注拣选;因此,在圣言中,“使者或天使”表示本质上属于主的某种事物(1925, 2821, 3039节);在此表示出于主并涉及主的事物。“号筒”和“大声”表示福音传播,和在圣言别处的一样。
“将祂的选民从四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表示一个新教会的建立。“选民”是指那些处于爱与信之良善(3755-3900节);他们要被招聚所来的“四风”是指良善与真理的一切状态(3708节);“从天这边到天那边”表示教会的内在和外在。这些就是主的这些话所表示的事。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