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0.有些灵人从天堂被告知,水星灵曾被应许他们会看到主。于是,我周围的灵人就问他们,他们是否记得这应许。他们说,他们的确回想起来了,但他们不知道这应许是不是以不容置疑的方式作出的。就在他们彼此议论这一点的时候,天堂的太阳向他们显现了。只有那些至内在或第三层天堂的人才能看到天堂的太阳,也就是主;其他人只能看到由此而来的光。一看到这太阳,他们说,这不是主神,因为他们没有看见祂的脸。与此同时,灵人继续彼此交谈,但我没有听见他们说的话。这时,太阳忽然又出现了,主就在它中间,被太阳的光环围绕。一看到这一幕,水星灵深深谦卑下来,并沉了下去。这时,主也从那太阳向这个星球的灵人显现,这些灵人为人时,曾在世上看到过祂。他们所有人,一个接一个,因而许多人依次承认,这是主自己;他们当着所有会众的面承认这一点。然后,主还从那太阳出来,向木星灵显现;他们大声宣称,这是主自己;当宇宙之神向他们显现时,他们曾在自己的星球看见过祂。主是天堂的太阳,是那里一切光的源头(AC 1053, 3636, 4060)。主向那些在其属天国度的人如此显现,在那里,对主的爱居于主导地位(AC 1521, 1529-1531, 1837, 4696)。祂出现在右眼层面上方的中等高度处(AC 4321, 7078)。因此,在圣言中,“太阳”表示神性之爱方面的主(AC 2495, 4060, 7083)。灵人和天使看不见尘世太阳,取而代之的是一团黑暗,这黑暗不是在前面,而是在后面,与天堂太阳,也就是主相对立(AC 9755)。
9993.“和调油的无酵糕饼”表中间属天之物的洁净。这从“糕饼”和“油”的含义清楚可知:“糕饼”是指中间属天之物,如下文所述;“油”是指爱之良善(参看886, 4582, 4638节)。由此明显可知,“调油的无酵糕饼”表示直接源于至内在层的属天层,因为“油”是指至内在的爱之良善。此处的情形是这样:诸天堂分为两个国度,其中一个国度被称为“属灵的”,另一个被称为“属天的”。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对应于天堂里的属灵国度,其意愿部分则对应于那里的属天国度(9835节)。每个国度都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正如人也有理解力和意愿一样。因为人的理解力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人的意愿也有一个内在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理解力的内在部分或内在理解力形成内在人的属灵生命,理解力的外在部分或外在理解力则形成外在人的属灵生命。但意愿的内在部分或内在意愿形成内在人的属天生命,意愿的外在部分或外在意愿则形成外在人的属天生命。凡停下来反思的人,都能看出,人的心智既有一个内在部分,又有一个外在部分。这一点从伪善者、骗子、诡诈的人和恶棍身上尤其看得清楚,这些人内心深处所想的,都与信之真理背道而驰,他们所意愿的,则与天堂之爱的良善背道而驰;但表面上看,他们所思想和意愿的,都与这些真理和良善是一致的,他们言行也是一致的,好叫世人都能看见。
另外,要知道,天堂里的每个国度,即属灵国度和属天国度,都有三个部分;各自都有一个至内在部分,一个中间部分和一个外在部分(参看9873节)。属天国度的至内在部分在于对主之爱的良善;那里的中间部分在于相爱的良善,就是从对主之爱的良善所发出的良善;外在部分则在于从相爱的良善发出的快乐。头两部分住在主的属天国度居民的内在人里面,而第三部分住在他们的外在人里面。这三部分由无酵饼、调油的无酵糕饼和抹油的无酵薄饼来代表;它们的洁净由与燔祭或祭牲同献在坛上的这三者的供品来代表。所表示的是在其适当次序中的这些种类的良善,这一点仅从以下事实就能看出来:这三种谷物的供品是经上所吩咐的,摩西五经还描述预备它们的过程。若非这些事物含有天堂和教会的奥秘,这是绝无可能的事。否则,这类事物还有什么用呢?
不过,我意识到,如今几乎没有人能明白这些奥秘。因为当今人们所理解和意愿的一切事物都是世俗的,那些思想天堂并想要在那里的人除了一种属世和世俗的概念外,就没有、也不愿有关于它的其它任何概念。哪里有这种(属世和世俗的)概念、这种意愿,因而有这种爱,哪里就没有天堂奥秘的一席之地。如果人的心智以天上的事物为乐,胜过以世俗事物为乐,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因为人能发现让他感到快乐的东西是什么,如当他以错综复杂的国家公共事务,或以人们错综复杂的道德态度为乐时的情形。道德态度就是那构成他们的爱与情感,以及由此衍生的思维的。这个奥秘很容易被诡诈的人发现,因为他喜欢利用他所发现的引导其他人,目的是为了获取重要职位、或金钱利益,或为了这些赚取名声。
“糕饼”之所以表示内在人里面的中间属天之物,是因为它们排在第二等;排在第一位的是无酵饼,排在第二位的是调油的糕饼,排在第三位的,是抹油的薄饼。这三者被称为“素祭”,与燔祭和祭牲一同献在坛上。利未记第2章描述了它们是如何制成的,各处的经文则描述了要如何献上它们,如亚伦在受膏的日子(利未记6:20-23)如何献上它们。
在圣言中,“糕饼”还表示总体上的爱之良善。正因如此,“脸饼或陈设饼”在摩西五经中被称为“糕饼”:
你要取细面,烤成十二个糕饼,一个糕饼用面伊法十分之二。你要把它们摆在耶和华面前的桌子上。又要把净乳香放在每行上。(利未记24:5-9)
放在糕饼上的“净乳香”表示源于属天良善的真理,也就是属天国度的最低层或最外层。
在耶利米书,“糕饼”也表示总体上的爱之良善:
儿子捡柴,父亲生火,妇女抟面做糕饼,献给天后,又向别神浇奠祭。(耶利米书 7:18; 44:19)
“做糕饼献给天后”表示用属天之爱的良善向魔鬼献上敬拜;“向别神浇奠祭”表示用信之真理向撒旦献上敬拜。因为“天后”表示那些在恶魔的地狱之人,“别神”表示那些在恶灵的地狱之人(关于他们,可参看5977, 8593, 8622, 8625节)。那些在恶魔的地狱之人统称为“魔鬼”,那些在恶灵的地狱之人则统称为“撒旦”。
但在何西阿书,“糕饼”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
以法莲成了一个没翻过的糕饼。(何西阿书7:8)
此处“糕饼”在原文是用另一个词来表达的,这个词就表示属灵之爱的良善。当外在人统治内在人时,其情形就是“没翻过的糕饼”。当这种情况在人里面出现时,秩序就颠倒了;因为这时,外在人是主人,内在人则成了仆人。“以法莲”表示教会的理解能力,当信之真理与良善被接受时,这理解能力就接受光明,并被情感激发(3969, 5354, 6222, 6234, 6238, 6267节)。
1839.“看哪,有可怕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表示那黑暗是可怕的,“黑暗”表示虚假。这从“黑暗”的含义清楚可知,稍后会解释,“黑暗”是指虚假。“可怕的大黑暗”描述了就在完结之前,也就是日头正落的时候,教会的状态;而“幽暗”和15:17提到的其它细节则描述了日头落下的时候,教会的状态。
主在马太福音也是这样描述它的:
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
主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太阳要变黑,而是说爱和仁的属天实体要变黑;也不是月亮要变黑,而是信的属灵实体要变黑;从天上坠落的不是众星,而是教会成员对良善和真理的认知,因为这些认知就是“天势”;并且这些事不会发生在天上,而是发生在地上,因为天堂永远不会变黑。
“有可怕的大黑暗落在他身上”表示主对如此巨大的荒废或破坏感到恐惧。一个人越专注于爱的天堂事物或属天事物,就越因看见完结而感到恐惧。比起其他所有人,这更适用于主,因为祂处于神性和天堂的爱本身。
“黑暗”(或暗)表示虚假,这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清楚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以暗为光,以光为暗的人。(以赛亚书5:20)
“暗”表示虚假,“光”表示真理。同一先知书:
人望着地,只见黑暗痛苦;光明变黑暗。(以赛亚书5:30)
“黑暗”表示虚假,“光明变黑暗”表示真理没有出现。
同一先知书:
看哪,黑暗遮盖大地,幽暗遮盖万民。(以赛亚书60:2)
阿摩司书:
耶和华的日子黑暗没有光明。耶和华的日子,不是黑暗没有光明吗?不是幽暗毫无光辉在里头吗?(阿摩司书5:18, 20)
西番雅书:
耶和华的大日临近;那日是震怒的日子,是痛苦和忧虑的日子,是荒废和凄凉的日子,是黑暗和幽冥、密云和阴霾的日子。(西番雅书1:14-15)
在这些经文中,“耶和华的日子”表示教会的末期和状态,“黑暗和幽冥”表示虚假和邪恶。
主在马太福音中也称虚假为“黑暗”:
如果你的眼睛坏了,全身就黑暗。你里头的光若是黑暗,那黑暗是何等大呢!(马太福音6:23)
此处“黑暗”表示临到那些拥有(宗教)知识或认知之人的虚假;“那黑暗是何等大呢”表示这黑暗比那些没有知识或认知的外邦人的还要大,或说他们比缺乏这种知识或认知的民族更愚昧无知。
同一福音书:
惟有本国的子民要被赶到外边黑暗里去。(马太福音8:12; 22:13)
“外边黑暗”表示教会里的人的更可怕的虚假,因为这些人使光变得黑暗,用虚假反对真理,这种事是外邦人无法做到的。约翰福音: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领会光。(约翰福音1:4-5)
此处“黑暗”表示教会里面的虚假。
教会外面的虚假也被称为“黑暗”,但这些黑暗能接受光。论到这黑暗,马太福音上说:
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向那些坐在死荫之地的人出现。(马太福音4:16)
此处“黑暗”表示无知的虚假,就是存在于外邦人当中的那种虚假。
约翰福音:
审判乃是这样:光来到世界,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约翰福音3:19)
“光”表示真理,“黑暗”表示虚假;“光”也表示主,因为一切真理都来自主;而“黑暗”表示地狱,因为一切虚假都来自地狱。
同一福音书: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必不在黑暗里走。(约翰福音8:12)
又: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的时候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我作为光到世界上来,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约翰福音12:35, 46)
“光”表示主,一切良善和真理的源头;“黑暗”表示虚假,唯独主驱散它们。
在末期盛行,在此被称为“黑暗”,也就是“可怕的大黑暗”所论及的虚假由(耶稣受难时)从午正到申初(犹太民族时间中午6点到下午9点,中国时间中午12点到下午3点)临到全地的黑暗,以及那时变黑的日头(马太福音27:45; 马可福音15:33; 路加福音23:44-45)来代表和表示,“日头变黑”代表并表示那时不再有爱和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