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1.他们当中有些人看到主后,被引到右前方;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说他们能看到一道光,远比以前所曾看到的更明亮、更纯净,任何光都不可能胜过它。当时此处正是傍晚。还有许多灵人这样说。天堂之光是大光,比地上的正午之光大出许多倍(AC 1117, 1521, 153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天堂所有的光皆出自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3643,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为那里提供所有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天堂之光既光照天使的视觉,也光照天使的理解力(AC 2776, 3138)。说天堂处于光和热,意思是说处于智慧和爱(AC 3643, 9399, 9401)。
1071.“他喝了酒”表示他想要探究信仰问题,这从“酒”的含义清楚可知。如前所示,“葡萄园”或“葡萄树”是指属灵教会,或属灵教会成员。而“葡萄”、“挂挂葡萄”和“串串葡萄”是它的果实,表示仁和属于仁的东西。然而,“酒”表示源于仁的信和属于信的一切。因此,“葡萄”是指该教会的属天一面,而“酒”是指该教会的属灵一面。如前面经常说的,属天一面构成意愿,而属灵一面构成理解力。“他喝了酒”表示他想要探究信仰问题,并且想通过推理来探究,这一点从他喝醉了,也就是陷入错误明显看出来。事实上,该教会成员没有诸如上古教会成员所拥有的那种感知,而是不得不通过信之教义事物来学习何为良善和真理;这些教义事物是从存在于上古教会中的感知那里搜集和保存下来的,并构成古教会的圣言。和圣言一样,在许多情况下,信之教义事物是诸如没有感知就无法被相信的那一类;因为属灵和属天事物无限超越人类的理解力,这就是为何会产生推理。一个在理解这些事物之前拒绝相信它们的人,永远不可能相信,这在前面已经频繁说明(参看128-130, 195, 196, 215, 232, 233节)。
在圣言中,“葡萄”表示仁和属于仁的东西,“酒”表示源于仁的信和属于信的东西,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我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沃的山冈上(或油之子的角上)。他指望它结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以赛亚书5:1-2, 4)
此处“葡萄”表示仁爱和仁爱的果子。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我必彻底收拾他们。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耶利米书8:13)
“葡萄树”表示属灵教会,“葡萄”表示仁爱。何西阿书:
我发现以色列如旷野的葡萄;我看见你们的列祖如起初无花果树上的初熟果子。(何西阿书9:10)
“以色列”表示古教会,“葡萄”表示他们被赋予仁爱。当“以色列”指的是雅各的儿子们时,这些话的意思是相反的。弥迦书:
没有一挂可吃的;我的灵魂渴想初熟的无花果。圣人从地上灭绝了,人间已无正直的人。(弥迦书7:1-2)
“一挂”表示仁或神圣,“初熟的无花果”表示信或正直。
以赛亚书:
耶和华如此说,挂挂葡萄中寻得新酒,人就说,不要毁坏,因为福在其中。(以赛亚书65:8)
“挂挂葡萄”是指仁爱,“新酒”是指仁之良善和源于这些的真理。摩西五经:
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血中洗了袍褂。(创世记49:11)
这是关于主的一个预言。“葡萄酒”是指源于属天之物的属灵之物,“葡萄血”是指在属灵教会中扮演属天角色的东西。因此,“葡萄”表示仁本身,而“酒”表示信本身。启示录:
一位天使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串串葡萄,因为葡萄熟透了。(启示录14:18)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末期,这时没有信,也就是没有仁。因为信只属于仁,本质上是仁本身。因此,当说不再有信时,如末期时的情形,意思是说没有仁。
正如“葡萄”表示仁,“葡萄酒”则表示源于仁的信,因为葡萄酒是从葡萄中获得的。这一点从前面引用的关于葡萄园和葡萄酒的经文,以及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以赛亚书:
从迦密山(Carmel)中夺去了欢喜快乐,在葡萄园里必无歌唱,也无欢呼的响声。踹酒的在酒榨中不得踹出酒来;我使喘酒的高喊声止息了。(以赛亚书16:10)
这表示属灵教会,就是“迦密山”,已经荒废;“踹酒的在酒榨中不得踹出酒来”表示不再有任何人拥有信。同一先知书:
地上的居民被焚烧,剩下的人稀少。新酒悲哀,葡萄树衰残;他们必不得饮酒唱歌,喝烈酒的,必以为苦;在街上因酒有呼喊之声。(以赛亚书24:6, 7, 9, 11)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荒凉的属灵教会,“酒”表示被视为毫无价值的信之真理。耶利米哀歌:
他们像被刺伤的人昏倒在城内街道上的时候,就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耶利米哀歌2:12)
“谷、酒在哪里呢”表示爱和信在哪里呢?“城内街道”在此和在圣言的别处一样,表示真理;“像被刺伤的人昏倒在街道上”表示他们不知道何为信之真理。
阿摩司书:
我必使我民以色列被掳的归回,他们必建造荒废的城邑,住在其中,栽种葡萄园,喝其所出的酒。(阿摩司书9:14)
这论及属灵教会或以色列,当它变成诸如从仁中获得信的那种教会时,论到它,经上就说“栽种葡萄园,喝其所出的酒”。西番雅书:
他们必建造房屋,却不得住在其内;栽种葡萄园,却不得喝所出的酒。(西番雅书1:13; 阿摩司书5:11)
此处“葡萄园”和“葡萄酒”表示相反的情况,这时属灵教会已经荒废。撒迦利亚书:
他们必如强大的以法莲,他们的心必畅快如同喝酒,他们的儿子必看见而快活。(撒迦利亚书10:7)
这论及犹大家,它将凭信之良善和真理而变得如此。在启示录,不可糟蹋油和酒(启示录6:6)表示不可伤害属天和属灵之物,也就是爱和信的事物。
由于“酒”表示对主的信,所以在犹太教会,献祭时祭奠的酒也代表信(如民数记15:2-15; 28:11-15, 18-31; 29:7-39; 利未记23:12-13; 出埃及记29:40)。因此,在何西阿书,经上说:
打谷场和榨酒池必不喂养他们,新酒也必使她失望。他们必不得住耶和华的陆地,以法莲却要归回埃及,必在亚述吃不洁之物。他们必不得向耶和华奠酒,即便奠酒,也不蒙祂悦纳。(何西阿书9:2-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或属灵教会,以及其中那些因想要通过知识和推理来探究信之神圣事物和真理而歪曲和玷污它们的人。“埃及”是指记忆知识,“亚述”是指推理,“以法莲”是指进行推理的人。
4527.我曾与一些离世后几天的人交谈过,那时他们因初来乍到,故所在的光和尘世的光几乎没什么区别,这使他们怀疑他们是不是从其它源头获得这光。因此缘故,他们被带到天堂的入口,那里的光更明亮;他们便从那里与我交谈。他们说,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光;然而,这光即便在我们的太阳落下后仍会出现。此时,令他们感到惊讶的是以下事实:灵人居然有用来看见的眼睛,因为他们活在肉身时,以为灵人的生命是纯粹的思维,完全脱离了任何主体。他如此认为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思想任何思维的主体,因为他们没有看到它。既如此,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认为,灵人因是纯粹的思维,故必与包含它的身体一道消散,犹如一阵风或一团火,除非主以奇迹般的方式把它凝聚起来,并使其保持存在。那些被带到天堂入口的灵人还发现,对于死后生命,有学问的人如何轻易陷入错误;除了亲眼所看到的外,他们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不信任何事物。因此,他们惊奇地发现,他们不仅拥有思维,还拥有视觉和其它一切感觉。更令他们惊讶的是,他们觉得自己完全就像人,能看,能听,能彼此交谈,能触摸并感觉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并且这一切比活在肉身时更敏锐、更完美。对此,他们感到震惊的是,活在世上的人竟然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们为人类因不信这类事而对它们的无知感到遗憾,尤其同情那些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光明的人,也就是那些身在教会并拥有圣言的人。
其中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像鬼魂,他们因自己所听说的鬼魂而确认这种观点是真的。但他们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鬼魂无非是某种粗俗的生命本能,先从身体生命散发出来,而后又沉入尸体,并在这个过程中熄灭了。然而,有人认为,他们不会复活,直到最后审判之时,就是这个世界被毁灭的时候;届时,他们将与身体一同复活,尽管这身体已化为灰尘,但那时仍能聚拢起来;他们便以这种方式与他们的骨肉一同复活。他们因对于最后的审判或世界的毁灭已徒劳等候了数个世纪,故陷入一种错误想法:他们根本不会复活;永远不会思想他们从圣言所学到,并且有时还会引用的东西;声称当人死亡时,他的灵魂就交在神的手里,至于是在幸福的人当中还是在不幸的人当中,则取决于他已经习惯的生活;他们也想不起主所说关于财主和拉撒路的话。但这些新来的灵人被告知,每个人死后即面临最后的审判;那时,他觉得自己被赋予一个身体,和在世时一样,并享有如此处那样的各种感觉,只是更加纯粹、敏锐和完美;因为肉体事物对它不再有任何限制,属尘世之光的事物也不再使属天堂之光的事物变暗。因此,他现在如同生活在一个被净化的身体中;在来世,他绝无可能携带一具诸如在世时所拥有的那种骨肉之躯,因为这会使他再度被地上的尘埃所包裹。
我曾与一些人谈论这个话题,就在他们的尸体被埋葬的当天;透过我的眼睛,他们看到自己的尸体,棺材和葬礼。然后,他们说,他们正在抛弃这具身体;这身体曾为他们在世时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而如今他们活在一具为在如今的世界履行功用而服务于他们的身体中。他们也很想让我把这些话告诉他们那正在哀悼的亲人;但我得到的答复是,如果我真这么做了,他们只会嘲笑,因为凡无法亲眼看到的东西,他们都认为不存在;因此,他们会把我说的话视为幻觉。事实上,人们无法被引领相信,正如世人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灵人也是用自己的眼睛看见彼此;世人若不用自己的灵眼,就看不见灵人;当主打开他的内视时,他就会看到他们,如向先知们所行的,他们就看见了灵人和天使,还看到天上的众多事物。不过,值得怀疑的是,现在活着的人即便那时也看到它们,会不会相信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