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41

41.他们当中有些人

41.他们当中有些人看到主后,被引到右前方;他们往前走的时候,说他们能看到一道光,远比以前所曾看到的更明亮、更纯净,任何光都不可能胜过它。当时此处正是傍晚。还有许多灵人这样说。天堂之光是大光,比地上的正午之光大出许多倍(AC 1117, 1521, 1533, 1619-1632, 4527, 5400, 8644)。天堂所有的光皆出自那里显为太阳的主(AC 1053, 1521, 3195, 3341, 3636, 3643, 4415, 9548, 9684, 10809)。从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发出的神性真理在天堂显为光,并为那里提供所有光(AC 3195, 3222, 5400, 8644, 9399, 9548, 9684)。天堂之光既光照天使的视觉,也光照天使的理解力(AC 2776, 3138)。说天堂处于光和热,意思是说处于智慧和爱(AC 3643, 9399, 9401)

属天的奥秘 #1846

1846.“这些人要

1846.“这些人要苦待他们”表示他们的严厉试探。这从“苦待”的含义清楚可知,“苦待”或苦难是指迫害,因而是指试探。在主的圣言中,“苦难”或“苦待”(经上或译为“苦炼”、“苦楚”、“苦害”、“灾难”等等)并非表示别的。如以赛亚书:
我要熬炼你,却不在银子里;我要在苦难的炉中拣选你。(以赛亚书48:10)
“苦难”表示试探。摩西五经:
你要记得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一路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探你,使你终究得好处。(申命记8:2, 16)
“苦炼”明显表示试探。
申命记:
埃及人恶待我们,苦害我们,将苦役加在我们身上;于是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列祖的神,耶和华听见我们的声音,看见我们的苦楚、劳碌和压迫。(申命记26:6-7)
此处所提到的事和本节一样,即:他们,即亚伯兰的后代服苦役,并受到苦害,这同样表示信徒所受的试探,他们在旷野所受的苦难也表示信徒所受的试探;这些苦难还代表主的试探。
如以赛亚书:
祂被藐视,是忧患之人,所以我们可以说向祂掩面;祂被藐视,我们也不尊重祂。祂诚然担当我们的病患,肩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祂受责打,被神击打,并受苦待了。(以赛亚书53:3-4)
这些话表示主的试探;“祂诚然担当我们的病患,肩负我们的痛苦”这句话不是说信徒不会经历任何试探,也不是说祂把他们的罪转到了自己身上,从而担当了它们;而是说祂通过试探的争战和胜利征服了地狱;甚至就其人身或人性本质而言,祂将独自以这种方式忍受信徒所经历的试探。
主也将试探称为“苦难”。如马可福音:
那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这话后,他们里面没有根,不能持久,及至因这话发生苦难和逼迫,立刻就跌倒了。(马可福音4:16-17)
此处“苦难”明显表示试探;“他们里面没有根”是指没有仁,因为信扎根于仁,那些没有这种根的人就会在试探中屈服。约翰福音: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
此处“苦难”表示试探。
马太福音:
民族要起来攻击民族,国家要起来攻击国家。这一切只是痛苦的开始。那时,他们要把你们送交苦难中。那时必有大苦难,是自世界的起头以来从未有过的。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马太福音24:7-9, 21, 29)
这论及时代的完结或教会的末期;“苦难或灾难”表示外在和内在的试探;外在试探是指来自世界的迫害,内在试探是指来自魔鬼的迫害。“民族起来攻击民族,国家起来攻击国家”,以及“日头”(即主,爱和仁)变黑了表示仁将不存在;。

属天的奥秘 #5402

5402.“埃及有谷

5402.“埃及有谷子”表通过记忆知识,也就是“埃及”获得真理的意图。这从“谷子”和“埃及”的含义清楚可知:“谷子”是指教会所知的真理,或信之真理(“丰收”表示真理的增多,参看5276, 5280, 5292节);“埃及”是指记忆知识(1164, 1165, 1186, 1462节),在正面意义上表示教会所知的记忆知识(参看4749, 4964, 4966节)。从接下来的话明显可知,此处这句话含有为它自己获得这些真理的意图。教会的记忆知识,即此处的埃及,是指对真理与良善的一切认知,它们尚未与内层人,或通过内层人与天堂联结,因而尚未通过天堂与主联结。教会的教义及其仪式,以及对于这些为何并如何代表属灵事物等等的认知无非是记忆知识,直到人从圣言看到它们是否是真理,并以这种方式使它们变成他自己的。
  获得信之真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义事物,另一种是通过圣言。当人仅通过教义事物获得它们时,他就会使自己的信仰倚靠那些从圣言推论这类真理的人,并使自己确认它们的确是真理,因为其他人就是这么说的。因此,他不是凭自己的信仰,而是凭其他人的信仰而相信它们。但当他从圣言为自己获取它们,并由此使自己确认它们是真理时,他就会因它们来源于神性而相信它们,因而由于从神性所得来的信仰而相信它们。凡在教会里的人起初都从教义事物获得构成信仰的真理,也必须如此获得,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使他能从圣言亲自看到这些真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真理对他来说与记忆知识没什么两样。但当他能凭自己的判断力看待它们,并且如果他没有请教圣言,以便从圣言看到它们是否真的是真理时,它们仍作为记忆知识留在他里面。然而,他若出于对认识真理的情感和目的请教圣言,那么当发现它们时,就会从真正的源头那里为自己获得信的事物;他会从神性那里接受信之真理,并将它们变成他自己的。这些和其它类似的事就是内义在此所论述的;因为“埃及”表示这些记忆知识,而“约瑟”是指从神性所得来的真理,因而是指从圣言所获得的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