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3.一群水星灵曾以一个球形,接着又以一个拉长卷轴的形状出现在左边。我想知道他们想去哪里,是去这个星球还是去别处。很快我就发现他们转过身来,面向右边,然后卷起来靠近金星,就在远离太阳的那一面。但一到那里,他们说,他们不想在那里,因为居民都很邪恶;于是,他们转到这个星球的后面部分,然后说,他们想留在那里,因为居民都很善良。当这一切发生时,我感觉我的脑子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产生强烈的活动。我由此推断,来自这个星球区域的金星灵与水星灵是一致的,他们与物质概念的记忆有关,而这种记忆与非物质概念的记忆一致,水星灵则与后一种记忆有关。因此,当他们在那里时,从他们发出的活动更强烈了。
9414.“耶和华对摩西说”表主对那些局限于外在意义之人的教导。这从“说”的含义和“摩西”的代表清楚可知:“说”当包括接下来构成教导的话时,是指教导(也可参看7186, 7241, 7267, 7304, 7380, 7517, 7769, 7793, 7825, 8041节),教导来自主,因为在圣言中,“耶和华”表示主(参看1343, 1736, 1793, 2004, 2005, 2018, 2025, 2921, 3023, 3035, 5663, 6280, 6281, 6303, 6905, 8274, 8864, 9315节);“摩西”是指在主和百姓之间充当媒介之物,因而是指在其外在神圣方面的圣言,因为这圣言充当媒介之物。摩西现在开始代表这个媒介,这一点从接下来的整个思路明显看出来。因为这百姓局限于圣言的外在或外层,结果,他们的敬拜是外在的,与任何内在事物分离(9380节)。像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与主有任何神圣的联系,更不用与祂结合了,除非通过一个媒介。下文(9419节)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
这百姓局限于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结果他们的敬拜同样是外在的,这一点从接下来的事件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四十天之后,他们完全背弃了,去敬拜金牛犊而不是耶和华。也由于这个原因,那时摩西将石版从手中扔下来,摔碎了;后来他被吩咐另凿出两块石版,在上面再写上那些话;以此表示这百姓完全不愿领受来自诸如存在于天上的圣言的内在意义的任何教义,只愿意接受来自脱离内在意义的圣言外在意义,就是诸如当今在世上仍存在于他们中间的那种圣言的教义。这也解释了为何这百姓不再被称为“耶和华的百姓”,而是被称为“摩西的百姓”,如下列经文:
耶和华对摩西说,走,下去吧!因为你的百姓,就是你使他们从埃及地上来的,已经败坏了。(出埃及记32:7)
又:
耶和华对摩西说,去吧!你和百姓,就是你使他们从埃及地上来的,从这里上去。(出埃及记33:1)
也正因这个原因,后来他们从那山上被清除:
任何人都不可和你一同上来,整座山都不可见到人,在山前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出埃及记34:3)
因为“西乃山”表示律法,或神性真理和圣言,就是诸如存在于天上的那种,因而也表示天堂(8399, 8753, 8793, 8805节)。摩西以前之所以代表总体上,也就是其内在意义和外在意义上的圣言,是因为那里所论述的主题是律法的颁布,律法的颁布表示总体上神性真理的揭示。这是揭示的开始,因为圣言中的其它一切内容都是后来写下的。
3646.就流注和对应而言,动物和人差不多,即:动物有一个来自灵界的流注和一个来自自然界的注入,这两种力量把它们联结起来,并赋予它们生命。但这流注和注入的实际运作照着动物的灵魂、因而身体所取的形式而各异。这就像世界的光,这光在同等程度上以同样的方式流入地上的各种物体,却在不同形式中以不同方式行动,在有些物体中制造美丽的色彩,在有些物体中却制造丑陋的色彩。因此,当属灵之光流入动物的灵魂时,动物对它的接受完全不同于当它流入人类的灵魂时,人类对它的接受;因此,它激活动物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于激活人类的方式。
因为人类的灵魂处于一个更高层级和一种更完美的状态,并能向上看,从而仰望天堂和主。因此,主能与他们联合,并赐给他们永生。但动物的灵魂只能向下看,从而只能注视地上的事物,因此只能与这些事物联合;这也是为何它们会与肉体一起死亡。正是目的表明人所拥有的生命是什么样,动物所拥有的生命是什么样。人能拥有属灵和属天的目的,可以看到、承认、相信它们,并拥有对它们的情感;而动物只能拥有属世的目的。因此,人能处于存在于天堂中并构成天堂的目的和功用的神性气场;而动物只能处于存在于地上的目的和功用的气场。目的就是爱,因为被爱之物都被视为目的。
大多数人之所以不知道如何区分他们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是因为这两者都一样专注于外在事物,从心里只关心地上、肉体和世俗的物体;像这样的人也相信他们的生命就像动物所拥有的生命,以为他们死后会像动物那样消散。事实上,他们不知道属灵和属天事物是什么,因为他们不关心。我们这个时代的疯狂便由此而来,因为人们把自己比作动物,看不到任何内在区别。而凡相信属天和属灵事物的存在,也就是允许属灵之光流入并影响自己的人所看到的,恰恰相反;他们认识到他们远比野兽优越。蒙主的神性怜悯,野兽的生命将作为一个单独的主题来论述。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