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538.“神对雅各说”表对属世良善的觉知,就是从神性那里得来、现由“雅各”来代表的那种良善。这从“说”在圣言历史中的含义,以及“雅各”的代表清楚可知:“说”是指发觉(1602, 1791, 1815, 1822, 1898, 1919, 2061, 2080, 2238, 2260, 2619, 2862, 3395, 3509节),因此,“神说”表示出于神性发觉;此处“雅各”在至高意义上是指属世良善方面的主。前几节已说明,雅各在圣言中代表什么;但由于他的代表不断变化,故在此简要解释一下他的代表。
就至高意义而言,雅各一般代表主的神性属世层。但当主荣耀祂的属世层时,在荣耀的过程中,该属世层在开始不同于它在期间和结束的样子。因此,雅各的代表不断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荣耀过程的开始,他代表真理方面的主之属世层;在荣耀过程期间,他代表真理之良善方面的主之属世层;在荣耀过程的结束,他代表良善方面的主之属世层。因为主的荣耀是从真理发展到真理之良善,最后发展到良善,这在前面已多次说明。该过程的结束就是现在的主题,“雅各”代表属世良善方面的主。可参看前面有关这些问题的说明,也就是说,就至高意义而言,雅各在荣耀过程的开始,代表真理方面的主之神性属世层(3305, 3509, 3525, 3546, 3576, 3599节);在荣耀过程期间,代表真理之良善方面的主之神性属世层(3659, 3669, 3677, 4234, 4273, 4337节)。雅各现在代表良善方面的主之神性属世层,至于原因,如前所述,这是荣耀过程的结束。
这就是当主使祂的属世层变成神性时所发生的过程,当主重生人时,类似过程也会发生;因为主乐意按照祂使人变新时所遵循的次序使祂的人身变成神性。正因如此,我们反复说明,人的重生就是主荣耀的形像(3138, 3212, 3296, 3490, 4402节)。当主使人变新时,祂首先给他提供信之真理,因为没有信之真理,人就不知道主是谁,天堂是什么,地狱是什么,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更不知道关于主、祂在天上的国度和在地上的国度,就是教会的无数事物;也不知道这些的对立面,也就是地狱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他在获知这些事之前,不可能知道何为良善。“良善”不是指世俗的良善和道德的良善,因为这些在世上通过法律法规,以及反思人的道德、习俗和习惯就能得知,这就是为何教会外的外邦人也知道这类事。“良善”是指属灵良善,属灵良善在圣言中被称为仁爱;该良善一般是指向他人意愿并行出良善,但不是为了自私的理由,而是出于快乐和对行善的情感。该良善是属灵的良善,若不通过主通过圣言和圣言的布道所教导的信之真理,没有人能获得这良善。
人被供给信之真理,得到教导后,就逐渐被主引导意愿真理,并出于意愿它而将其付诸实践。这个真理就被称为真理之良善,因为真理之良善就是存在于意愿和行为中的真理;它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之良善,是因为一直属教义的真理现在变得属生活了。最后,当此人在意愿良善并出于意愿而实践良善中感觉到快乐时,它就不再称作真理之良善,而是称作良善了。因为现在他重生了,不再出于真理意愿并行出良善,而是出于良善意愿并实践真理;现在他所实践的真理也可以说是良善,因为该真理从它的起源,也就是良善那里获得其本质。综上所述,明显可知“雅各”在至高意义上代表良善方面的主之属世层是什么意思,还可知这种代表源于何处。“雅各”在此之所以代表这良善,是因为就内义而言,现在所论述的主题是进一步的发展,也就是说,朝向属世层的内在事物(这些事物由“以色列”来表示,4536节)的发展。凡正被主重生之人,在他里面的真理变成良善之前,都无法被引入这些内在事物。
5212.“看哪,一根茎上长了七个谷物穗子”表属世层的记忆知识,这些知识被联结起来。这从“穗子”和“一根茎上”的含义清楚可知:“穗子”(ear或tip,或译为尖、尖端等)是指属于属世层的记忆知识,如下文所述;“一根茎上”是指联结起来,因为一根茎上的所有东西都因它们的共同起源而被联结起来。谷物的“穗子”之所以表示记忆知识,是因为“谷物”表示属世层的良善(参看3580节);事实上,记忆知识是盛纳属世良善的器皿,正如穗子是谷物的器皿。一般来说,一切真理都是盛纳良善的器皿,记忆知识也是器皿,因为这些是最低级的真理。最低级的真理或外层属世层的真理被称为记忆知识,因为它们在人的属世记忆或外在记忆中,还因为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尘世之光,因此能通过话语的形式,或通过藉着诸如属于尘世及其光的那类事物而付诸于话语的观念被显示并呈现给其他人。然而,内部记忆的内容因依赖于天堂之乐,故被称为真理,而非记忆知识。若没有这光的帮助,它们就无法被理解,或若没有话语的形式,也就是藉着诸如属于天堂及其光的那类事物而付诸于话语的观念,它们就无法被表达出来。在此由“穗子”所表示的记忆知识是教会的记忆知识(对此,参看4749, 4844, 4964, 4965节)。
梦之所以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七只母牛的,另一个是关于七个谷物穗子的,是因为就内义而言,所论述的是属世层的两个部分,即内层与外层;下文论述的主题则是这二者的再生或重生。“七只母牛”表示内层属世层的事物,被称为属世层的真理(参看5198节);“七个谷物穗子”表示外层属世层的真理,被称为记忆知识。
在以赛亚书,“从幼发拉底河的河尖(ear或tip)到埃及河”表示内层记忆知识和外层记忆知识:
以色列人哪,到那日,耶和华必打果实,从幼发拉底河的河尖(ear或tip)打到埃及河,将你们一一地收集。当那日,必大发角声,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并在埃及地被赶散的,都要来,他们就在耶路撒冷圣山上向耶和华下拜。(以赛亚书27:12-13)
“在亚述地将要灭亡的”表示内层真理,“在埃及地被赶散的”表示外层真理或记忆知识。
在马可福音,以苗、穗和谷粒作比就暗示人通过记忆知识,信之真理和仁之良善而再生或重生:
耶稣说,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上。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生果实,出于自然;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谷粒。果实可收成的时候,他立刻用镰刀去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到了。(马可福音4:26-29)
被比作苗、穗和谷粒的“神的国”就是重生之人里面的天堂;因为重生之人拥有神的国在自己里面,并成为神的国或天堂的形像。“苗”是首先到来的记忆知识;“穗”是由此发展出来的真理的知识;“谷粒”是由此发展出来的良善。此外,经上所制定的有关采摘 (利未记19:9; 23:22),在邻舍站着的禾稼上摘穗子的自由(申命记23:25),以及不可吃饼、烘的谷粒、新穗子,直等到献给神的供物带来(利未记23:14)等的律法就代表“穗子”所表示的那类事物。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