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975.“趁我未死以先,我要去见他”表渴望在新事物到来之前结合。这从“去见”和“趁我未死以先”的含义清楚可知。“去见”是指联结;“见”之所以表示联结,是因为在灵界,内视将人们联结起来。事实上,内视是思维,当一个社群或有组织的团体中有许多人行如一体时,一个人所想的,就是另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另一个人所想的;因此,是思维将他们联结在一起。另外,当一个人想到另一个人时,那个人就会出现,与他同在;思维也以这种方式将两个人联结在一起。正因如此,“去见”表示联结。对这种联结的渴望是从刚才(5974节)所提到的喜悦流出的。“趁我未死以先”是指在新事物,也就是代表的新阶段到来之前。因为在圣言中,代表以下列方式彼此接续:当一个人死去时,要么这个代表通过另一个人继续,要么另一个代表随后出现;因而新的事物到来(参看3253, 3259, 3276节)。如亚伯拉罕死了,以撒所作的代表接续;以撒死了,雅各所作的代表接续;雅各死了,他的后代所作的代表接续。这就是此处所表示的新情况。
关于与人同在的天使并灵人(续)
4700.“他父亲就责备他,对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表愤慨。这从“责备”的含义清楚可知,“责备”是指愤慨,尤其因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真理的宣告,这种宣告由“作梦”来表示(4682, 4693, 4695节)。“约瑟的父亲和哥哥”在此表示来源于古代宗教的犹太教。犹太教的外在大部分类似于古教会的外在。然而,外在里面有一个内在,是那些属于古教会之人的情形,而非那些属于犹太教之人的情形。因为犹太人不承认任何内在,无论过去还是今日。然而,尽管他们不承认内在,但仍有某种内在之物存在。这外在及其内在在此被称为“父亲”,没有内在的外在则被称为“哥哥”。这就解释了接下来的这两句话:“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这头一句话表示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的憎恶,后一句话表示真理仍存留在他们的宗教中。
基督教会的情形差不多也是这样。在那里,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在领受圣餐,吃饼喝酒时,只想到他们应当这样做,因为这是命令,并且教会一直遵守。其中有些人也认为饼和酒是神圣的,但并不认为饼和酒含有神圣之物是因为“饼”对应于天上爱与仁的神圣,“酒”对应于天上仁与信的神圣(3464, 3735节)。而那些既处于外在,同时也处于内在敬拜的人并不尊崇饼和酒,而是尊崇这些所代表的主;爱、仁与信的神圣皆源于祂。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教义,而是出于被他们融入生活的爱、仁与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