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此外,天使天堂如此浩大,以致它与人体的每一个部分相对应,成千上万个个体对应于每一个肢体、器官和内脏,还对应于各自的每种情感。我蒙允许得知,就其一切对应而言,该天堂若不凭借众多星球上的居民,是绝无可能存在的。天堂与主对应,人就其每一个细节而言,与天堂对应,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3636-3643, 3741-3745, 4625)。关于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这种对应关系,已通过记事被大体描述出来(AC 3021, 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5-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创世记38:1-30
1.那时,犹大离开他弟兄下去,转身去了一个亚杜兰人那里;他名叫希拉。
2.犹大在那里看见一个迦南人名叫书亚的女儿,就娶了她,与她同房。
3.她就怀孕生了一个儿子,犹大给他起名叫珥。
4.她又怀孕生了一个儿子,就给他起名叫俄南。
5.她复又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示拉。她生示拉的时候,犹大正在基悉。
6.犹大为长子珥娶妻,名叫他玛。
7.犹大的长子珥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就叫他死了。
8.犹大对俄南说,你当与你哥哥的妻子同房,向她尽你作小叔的本分,为你哥哥兴种。
9.俄南知道那种不是他的,所以与哥哥的妻子同房的时候,便遗种在地上,免得给他哥哥留种。
10.俄南所作的在耶和华眼中看为恶,耶和华也就叫他死了。
11.犹大就对他儿媳他玛说,你在你父亲家里守寡,等我儿子示拉长大;因为他说,恐怕示拉也死,像他的哥哥一样。他玛就去住在她父亲家里。
12.过了许多日子,犹大的妻子书亚的女儿死了,犹大得了安慰,他就和他朋友亚杜兰人希拉到亭拿,上他剪羊毛的人那里。
13.有人告诉他玛说,看哪,你的公公上亭拿剪羊毛去了。
14.他玛就脱了她作寡妇的衣裳,蒙上帕子,又遮住身体,坐在亭拿路上的源泉门口,因为她见示拉已经长大,还没有娶她为妻。
15.犹大看见她,以为她是妓女,因为她蒙着脸。
16.犹大就转到路边她那里说,来吧!让我与你同寝。他原不知道她是他的儿媳。他玛说,你要与我同寝,把什么给我呢?
17.犹大说,我从羊群里取一只母山羊羔打发人送给你。他玛说,在未送以先,你愿意给一个当头吗?
18.他说,我给你什么当头呢?他玛说,你的印,你的带子和你手里的杖。犹大就把它们给了她,与她同寝;她就从犹大怀了孕。
19.他玛起来走了,除去帕子,仍旧穿上作寡妇的衣裳。
20.犹大由他的朋友亚杜兰人经手,把一只母山羊羔送去,要从那女人手里取回当头来,却找不着她。
21.就问那地方的人说,源泉路旁的妓女在哪里?他们说,这里并没有妓女。
22.他回到犹大那里说,我没有找着她,并且那地方的人说,这里没有妓女。
23.犹大说,任凭她拿去吧,免得我们被羞辱;看哪,我把这只母山羊羔送去了,你竟找不着她。
24.约过了三个月,有人告诉犹大说,你的儿媳他玛作了妓女,并且,看哪,她因行淫有了身孕。犹大说,拉出她来,把她烧了!
25.他玛被拉出来,便打发人去她公公那里,说,这些东西是哪一个人的,我就是从哪一个人怀的孕;她说,请你认一认,这印和带子并杖都是谁的?
26.犹大承认说,她比我更有义,因为我没有将她给我的儿子示拉。从此犹大不再与她亲近了。
27.到了她将要生产的时候,看哪,她腹里是一对双生。
28.到生产的时候,一个孩子伸出一只手来,收生婆拿染过两次的线拴在他手上说,这是先出来的。
29.随后这孩子把手收回去,看哪,他哥哥生出来了。收生婆说,你为什么给自己开了一个缺口呢?因此给他起名叫法勒斯。
30.后来,他兄弟那手上有染过两次的线的也生出来,就给他起名叫谢拉。
概览
4811.就内义而言,本章论述的主题是犹太教会和真正的教会;犹太教会由犹大来描述,真正的教会由他玛来描述。
4217.“拉班就离开,回自己的地方去了”表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这从“回自己的地方”的含义清楚可知:“回自己的地方”是指回到以前的状态。“地方”是指状态(参看2625, 2837, 3356, 3387, 3404节)。所以,这句话表示藉着拉班的代表的结束。所说明的这一切清楚表明,圣言的每一个部分都包含内在事物,内在事物具有这样的性质:它们适合与人同在的天使来理解。例如: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天使想到的是属灵的饼或饭或粮,而不是物质的饼或饭或粮;因此他们将饼或饭或粮理解为主,如祂自己在约翰福音(6:33, 35)所教导的那样,祂是生命的粮。他们因理解为主,故理解为源于祂的事物,因而理解为祂对全人类的爱;同时理解为人回以主的爱;因为这两种爱会在一个思维和情感的观念中交织在一起。
以神圣状态接受圣餐之饼的人之思维与此无异;事实上,那时他想到的是主及其仁慈,是构成对祂的爱和对邻之仁的事物,而不是饼,因为他正在思想悔改和修正生活。然而,人们思想这些事的方式却因不仅存在于其思维,还存在于其情感中的神圣程度而各异。由此明显可知,当圣言提到“饼或饭或粮”时,呈现给天使的不是饼或饭或粮的概念,而是爱和关乎爱的无数事物之概念。当酒在圣言中被提及,以及在圣餐中被领受时,情况也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天使根本不会思想酒,而是思想对邻之仁。正因如此,还由于人以这种方式与天堂相联,并通过天堂与主相联,故饼和酒就成了象征,将过着神圣生活的人与天堂联结起来,并通过天堂与主联结起来。
这同样适用于圣言中的每一个细节,因此圣言是联结人与主的媒介或手段。如果这样的联结媒介或手段,天堂不可能流到人那里;因为没有一个媒介或手段,联结是不可能的;相反,天堂会远离人;如果天堂远离了,任何人就再也不能被引入良善,甚至被引入物质和世俗的良善了;而是一切约束,包括外在的约束,都将被废除。因为主通过内在约束,也就是良知的约束来掌管处于良善的人;唯独通过外在约束掌管陷入邪恶的人。如果这些约束都被废除了,凡唯独被外在约束掌管的人都就会变得疯狂,就像不惧怕法律、自己的生命,也不惧怕丧失地位和利益,因而名声(这些都是外在约束)的人那样发疯,人类将因此灭亡。这解释了为何圣言存在,以及圣言的真正性质。拥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心与肺,没有圣言的主之教会就像从心肺获得生命的其它内在器官(参看637, 931, 2054, 2853节)。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