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此外,天使天堂如此浩大,以致它与人体的每一个部分相对应,成千上万个个体对应于每一个肢体、器官和内脏,还对应于各自的每种情感。我蒙允许得知,就其一切对应而言,该天堂若不凭借众多星球上的居民,是绝无可能存在的。天堂与主对应,人就其每一个细节而言,与天堂对应,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3636-3643, 3741-3745, 4625)。关于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这种对应关系,已通过记事被大体描述出来(AC 3021, 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5-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8715.“十夫长”表处于第三位的首要真理。这从“夫长”和“十”的含义清楚可知:“夫长”(首领)是指首要真理,如前所述;“十”也指大量或许多,不过是处于更小层级上的,因为“十”在“百”之下。“数十”或“十”也表示许多(参看3107, 4638节)。被派管理一千人、一百人或十人的夫长或首领在从一切数字抽象出来的意义上代表处于第一层级、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的许多真理。对数字的这种运用同样可见于圣言的别处,例如主论及“欠一万(即十千)他连得的仆人”和“欠他一百第那流的同伴”(马太福音18:24, 28)的地方;以及论及“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酌量他能否用一万(即十千)兵去敌那领二万(二十千)兵”(路加福音14:31)的地方。同样在启示录:
一位天使从天降下,捉住那龙,把他捆绑一千年;把他扔进无底深渊,使他不得再迷惑列族。等到那一千年完了。其余的死人还没有复活,直等那一千年完了。这是头一次的复活。(启示录20:1-3, 5)
在这段经文中,“一千”不是指一千,而是指大量,没有任何数字的概念。同样在摩西五经:
耶和华必向爱祂的人施怜悯,直到千代。(出埃及记20:5, 6; 申命记5:9, 10; 7:9;以及耶利米书32:18)
诗篇:
祂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诗篇105:8)
又:
虽有千人仆倒在你旁边,万(十千)人仆倒在你右边,这灾却不得临近你。(诗篇91:7)
又:
神的战车有二十千,制造和平的人成千上万。(诗篇68:17)
又:
我们的羊有几千,我们的街上有十千。(诗篇144:13)
又:
在你看来,千年犹如一日。(诗篇90:4)
“一百”和“十”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因为更小的数字或因子与这个数字的幂所表相同(参看5291, 5335, 5708, 7973节)。“一百”,以及“十”表示大量(参看3107, 4400, 4638节)。
3887.天堂或大人有两个国度,一个被称为属天的,一个被称为属灵的。属天国度由所谓的属天天使构成,这些天使具有对主之爱,因而具有一切智慧。因为与其他所有人相比,他们更居于主里面,从而更体验到平安和纯真的状态。在其他人看来,他们就像小孩子,因为平安和纯真的状态给予他们这种表象。那里的一切事物在他们眼里可以说都是活的,因为直接出自主的事物都是活的。这就是属天国度。另一个国度被称为属灵的,该国度由所谓的属灵天使构成,这些天使具有对邻之仁的良善。他们将生命的快乐置于以下事实:他们能向他人行善而无需回报。对他们来说,能允许他们行善本身就是一种回报。他们越这样意愿和渴望,就越体验到聪明和幸福,因为在来世,主照着每个人出于意愿的情感而发挥的功用赐下聪明和幸福。这就是属灵国度。
主的属天国度的居民全都属于心脏区域,而其属灵国度的居民则全都属于肺脏区域。从属天国度进入属灵国度的流注类似于心脏进入肺脏的流注,也类似于属心脏的一切事物进入属肺脏的一切事物的流注。因为心脏通过血管在全身及其各个部位进行掌控,而肺脏则通过呼吸在全身各个部位进行掌控。所以,全身各处可以说都有一个心脏进入肺脏的流注,不过,这种流注取决于那里的形态,还取决于状态。由此产生适合身体的一切感觉,以及一切活动。这一点从胎儿和新生婴孩的情形可以得到证明。肺脏被打开,随之一种流注从心脏进入肺脏之前,它们没有任何身体感觉,也没有任何自发行为。灵界也有类似情形,不同之处在于,那里没有肉体和属世之物,只有属天和属灵之物,就是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因此,他们的心脏运动取决于爱的状态,呼吸运动则取决于信的状态。这一个进入那一个的流注使他们拥有属灵的感觉和属灵的行为。这些观念在世人看来似乎自相矛盾,因为他对爱之良善或信之真理没有其它概念,只以为它们是某种抽象事物,并没有产生任何事物的能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也就是说,一切感知和感觉并一切能量和活动,包括世人的,都源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