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5.此外,天使天堂如此浩大,以致它与人体的每一个部分相对应,成千上万个个体对应于每一个肢体、器官和内脏,还对应于各自的每种情感。我蒙允许得知,就其一切对应而言,该天堂若不凭借众多星球上的居民,是绝无可能存在的。天堂与主对应,人就其每一个细节而言,与天堂对应,以致在主眼里,天堂就是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可称作巨人(AC 2996, 2998, 3624-3649, 3636-3643, 3741-3745, 4625)。关于人及其所属一切事物与巨人,也就是天堂的这种对应关系,已通过记事被大体描述出来(AC 3021, 3624-3649, 3741-3751, 3883-3896, 4039-4051, 4215-4228, 4318-4331, 4403-4421, 4527-4533, 4622-4633, 4652-4660, 4791-4805, 4931-4953, 5050-5061, 5171-5189, 5377-5396, 5552-5573, 5711-5727, 10030)。
9383.“耶和华一切的话、一切的典章”表圣言中系属灵状态和属世状态下的生活准则的事物。这从“耶和华的话”和“典章”的含义清楚可知:“耶和华的话”是指圣言中系属灵状态下的生活准则的事物,如下文所述;“典章”是指圣言中系属世状态下的生活准则的事物。之所以说“属灵状态下”和“属世状态下”,是因为一般来说,每个人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内在人所特有的,适合内在人,被称为属灵状态;而另一种是外在人所特有的,适合外在人,被称为属世状态。内在人的状态之所以被称为属灵的,是因为它受属于天堂之光的真理和属于这光的热,也就是爱的良善影响。这光被称为属灵之光,因为它光照理解力;这热被称为属灵之热,它是爱并点燃意愿。正因如此,内在人的状态被称为一种属灵状态。而外在人的状态之所以被称为一种属世状态,是因为它受属于尘世之光的真理和属于这光之热的良善影响;这热也是爱,不过是对诸如存在于世界上的那类事物的爱;因为一切生命之热都是爱。正因如此,外在人的状态被称为属世的。属世状态下的生活准则由“典章”来表示;而属灵状态下的生活准则由“耶和华的话”来表示。
这二者皆源于圣言,因为生活的一切准则都在圣言中。它们含有生命本身在里面,因为从主,就是生命本身发出并将继续发出的神性真理就在圣言中。由此可知,圣言中的一切都是生活的准则;而且那里的一切都与生活有关;这从圣言的一切所基于的两条诫命可以看出来,关于这两条诫命,我们在马太福音中读到:
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邻如己。律法和先知,都系於这两条诫命。(马太福音22:37-40; 以及马可福音12:29-31)
“爱神和邻舍”就是生活的准则,因为生命的一切皆属于爱,以致没有爱,就没有生命;爱如何,生命就如何。“律法和先知”是指整部圣言。
10031.“与肝上的网膜”表外在人或属世人的内层良善。这从“肝上的网膜”的含义清楚可知,“肝上的网膜”是指外在人或属世人的内层良善。“网膜”之所以表示这种良善,是因为它全由脂肪构成,而“脂肪”表示良善(参看10029节)。它之所以表示内层良善,是因为这种脂肪在身体里面比刚才所说的遮盖肠子的脂肪更高级或更内在。“肝”也表示更内在的洁净,因为肝净化血液,而肠子净化产生血液的那些物质。它之所以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的良善,是因为这种网膜所属的“小公牛”表示外在人或属世人中纯真和仁爱的良善(9990节)。在其它地方,“肝”表示纯真的外在良善,就是属于婴孩或小孩子的那种良善。原因在于,在其它器官完全形成,以发挥其特定功能之前(这一切在婴孩尚在子宫里时就完成了),婴孩通过肝脏得到喂养;因为所有营养液都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亲的子宫被带到这个器官。这种液体对应于纯真的良善。
“肝”表示这种良善,这一点清楚可见于耶利米哀歌:
我的眼睛满了泪水,我的五内烦乱,我的肝倾倒于地,都因我人民的女子遭毁灭,又因幼儿和吃奶的在街上发昏。他们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耶利米哀歌2:11, 12)
这段经文描述了已荒废的教会的悲伤。“眼睛满了泪水”表示因失去真理而悲伤;“五内烦乱”表示因失去纯真的真理而悲伤;“肝倾倒于地”表示因失去纯真的良善而悲伤。这就是经上说这些话的原因,即“幼儿和吃奶的在街上发昏。他们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我人民的女子”(因她们的毁灭才会有这种悲伤)是指教会(2362, 3963, 6729节);“眼睛”是指内在视觉的能力或事物,因而是指信之真理(4526, 4528, 9051节);“五内”或“内脏”是指纯真之真理(3294节);“肝”是指纯真之良善,因为“在街上发昏的幼儿和吃奶的”是指那些处于纯真之良善的人(430, 3183, 4563, 5608节);“谷和酒”(论到它们,经上说“他们对母亲说,谷、酒在哪里呢”),是指真理之良善和良善之真理;“谷”是指真理之良善(5959节);“酒”是指良善之真理(1071, 1798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