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642.这就是那时灵人的说话方式;天使灵的言语甚至更普遍、更完美;而天使的言语还要更普遍、更完美。因为如前所述(459, 684节),天堂有三层:善灵住在第一层,天使灵住在第二层,天使住在第三层。完美随着它的上升而增加,所以外层事物之于内层事物,几乎就像(通过对比来说明)听觉之于视觉,视觉之于思维。耳朵在一个小时内从言语中所能吸收的东西,可以在一分钟内呈现在眼前,如平原、田野、豪宅和城市的全景。而眼睛在数小时内所看到的一切,思维在一分钟内就能掌握。灵人的言语与天使灵的言语,以及天使灵的言语与天使的言语就具有这种比率关系。天使灵在一个言语或思维的观念中所清晰理解的,比灵人通过数千个观念所理解的还要多,或说天使灵从一个言语或思维的观念中获得的理解,比灵人通过数千个观念获得的理解更清晰;而天使又在同等程度上超越天使灵。那么,主又必是怎样呢?祂是情感、思维和言语的一切生命的源头,唯独祂是信息或言语和话语!
8098.“所以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旷野的路”表在神性指引之下,他们通过试探被引导确认或坚定接受信之真理和良善。这从“神领”和“旷野的路”的含义清楚可知:“神领”是指天命(参看8093节),或也可说,神性指引;“旷野的路”是指经历试探,因而确认或坚定接受信之真理和良善,因为它们通过试探被确认或坚定接受。“旷野”表示一个无人居住、没有耕种的地方(参看2708节),在灵义上是指没有良善和真理的一种情况,以及真理尚未与良善结合的一种情况。因此,“旷野”表示这二者将要实现结合之人的状态;由于结合若不通过试探,就无法实现,故也表示这些试探。当加上“四十”这个数字,无论“四十年”,还是“四十个月”、“四十天”时,所表示的是试探。因为“四十”表示试探及其持续的时间,无论这段时间有多长(730, 862, 2272, 2273节)。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了四十年就表示这些事;此外还描述了他们所经历的试探。他们被领进旷野,是为了叫他们能经历这些试探,由此可以代表它们,这一点从摩西五经中的这些话明显看出来:
你也要记念耶和华你的神在旷野引导你这四十年,是要苦炼你、试验你,要知道你心内如何。又在旷野将你列祖所不认识的吗哪赐给你吃,是要苦炼你、试验你,在未来的时间里善待你。(申命记8:2,16)
由于“四十”表示试探及其持续时间,“旷野”表示那些经历试探之人的状态,所以当主受试探时,祂也出去进入旷野,在那里四十天(马太福音4:1, 2等; 路加福音4:1, 2等; 马可福音1:12, 13)。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