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创世记33:1-20
1.雅各举目观看,见以扫来了,同他一齐来的还有四百人。他就把孩子们分开交给利亚、拉结和两个使女,
2.并且叫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在前头,利亚和她的孩子在后头,拉结和约瑟在尽后头。
3.他自己在他们前头过去,一连七次俯伏在地,才就近他哥哥。
4.以扫跑来迎接他,将他抱住,伏在他的颈项上亲他,他们都哭了。
5.以扫举目看见妇人孩子,就说,这些和你同行的是谁呢?雅各说,这些孩子是神施恩给你仆人的。
6.于是两个使女和她们的孩子前来下拜;
7.利亚和她的孩子也前来下拜;随后约瑟和拉结也前来下拜。
8.以扫说,我所遇见的这些营是什么意思呢?雅各说,是要在我主眼前蒙恩的。
9.以扫说,兄弟啊,我的已经够了,你的仍归你吧!
10.雅各说,不然,我若在你眼前蒙恩,就求你从我手里收下这礼物,因为我见了你的面,如同见了神的面,并且你容纳了我。
11.求你收下我带来给你的祝福礼,因为神施恩给我,使我一切充足。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
12.以扫说,我们起程前行吧,我在你旁边走。
13.雅各对他说,我主知道孩子们年幼娇嫩,牛羊也正我管喂奶的时候,若是催赶它们一天,群羊都必死了。
14.求我主在仆人前头走,我要量着在我面前群畜的脚力和孩子们的脚力慢慢地前行,直走到西珥我主那里。
15.以扫说,容我把跟随我的人留几个在你这里。雅各说,何必这样呢?只要在我主眼前蒙恩就是了。
16.于是以扫在那一天返回原路,回往西珥去了。
17.雅各就起程往疏割去,在那里为自己盖造房屋,又为牲畜搭棚;因此给那地方起名叫疏割。
18.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来到撒冷,就是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对面扎营。
19.就用一百可锡塔从示剑的父亲、哈抹的子孙手里买了支帐棚的那块田。
20.在那里筑了一座坛,起名叫伊利伊罗伊以色列。
概览
4336.就内义而言,此处所论述的主题是“以扫”所表示的神性属世良善与“雅各”所表示的真理之良善的结合,因而是后一种良善的顺服及其引入神性属世良善。这一切得以实现的过程被描述出来。最后论述的主题是内层真理的获取。
4730.“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表关于祂的宣告因他们的算计而变得虚假,并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从“梦”的含义清楚可知,“梦”是指宣告(4682节)。由于这些宣告在他们眼里看似虚假(4726, 4729节),故“梦”在此表示关于神性真理的宣告,尤表这一宣告:主的人身是神性;按照他们观点,这些宣告是错的、假的。它们还被他们视为虚假,这一事实由他们说:“我们且看他的梦将来怎么样”来表示。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宣告被坚持唯信的信徒看似并继续看似虚假,这一事实从刚才所述(4729e节)可以看出来;因为由恶欲的生命所产生的确认并没有其它表现。
恶欲的生命之所以导致对虚假的确认,还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天堂,或何为地狱,也不知道何为对邻之爱,何为自我之爱和尘世之爱;即便他们知道这些事,事实上仅仅是想知道,他们的思维也完全不同。如今,除了认为对邻之爱就是将自己所拥有的给予穷人,用自己的财富帮助别人,竭尽所能地向他行善,不管他是好是坏之外,谁还知道别的?并且他若真的这样做,就会丧失自己的财富,让自己陷入穷困潦倒,所以便弃绝仁爱的教义,转而信奉信仰的教义;然后用许多观念来让自己确认反对仁爱;如用这一观念:他生在罪中,因而根本无法凭自己行任何良善;即便做出仁爱或虔诚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将功德置于其中。当他一方面这样思考,另一方面又被恶欲的生命驱使时,就会使自己站到那些声称唯信得救之人那一边。他因如此行而更加确认这个观念,直到确信仁爱的行为并不是得救所必需的。一旦这些观念被明确下来,他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新的观念,即:由于这就是人的本性,所以主提供了被称为信的得救方法;最终陷入这种观念:即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他也会得救,只要他满怀信心或信靠地声称神因顾念圣子为祂所受的苦难而怜悯他,完全无视主在约翰福音(1:12,13)和其它许多地方所说的话。正因如此,唯信才在众教会被公认为本质要素。不过,唯信并未以这种方式处处得到承认,因为教区牧师没有因传讲唯信得到什么,只因传讲行为而有所得。
不过,这些人若知道何为对邻之仁,就永远不会陷入教义的这种虚假。仁爱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涉及自己的职责或职能的一切事上行事正直、公正。例如,一个法官若依法惩治作恶者,而不是出于热情行事,就是受对邻之仁驱使;因为他渴望那个人重新改造,因而渴望他得益处,还想要对社会和他的国家好。他惩治作恶者是为了防止他继续危害社会;因此,如果作恶者得到改造,他就能爱他,就像父亲爱他所惩罚的儿子那样。他便这样爱社会和他的国家,而整体上的社会和国家就是他的邻舍。其它例子也一样。蒙主的神性怜悯,我们将在别处充分讨论这些问题。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