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802.还有些灵人虽然邪恶,但仍在某种程度上被允许进入天堂之光,并接受信之真理,以便他们拥有对真理的某种觉知。他们也急切地接受真理,但不是为了照之生活,而是为了夸耀他们比别人更有洞察力和敏锐性。因为人的理解力具有这样的性质,它能接受真理;然而,除了那些照真理生活的人外,真理不会被归给任何人。人的理解力若不是这样,没有人能被改造。
那些在世时就具有这种性质,也就是理解真理,却过着邪恶生活的人在来世同样具有这种性质。不过,他们在那里会滥用理解真理的能力,以获得统治权;因为在那里他们知道,他们通过真理拥有与天堂某些社群的交流,因而知道他们能在恶人当中拥有能力;在来世,真理在他们里面拥有能力。但是,由于他们的生活是邪恶的,所以他们在地狱里。
我曾与两个在世时具有这种性质的人交谈过,他们对于自己身在地狱感到惊愕,因为他们在信之真理上一直信得很坚定。但我告诉他们说,他们理解真理所凭借的光就像世上的冬日之光。我说,物体显现在它们的美丽与色彩中,和显现在夏日之光中是一样的;然而,在这冬日之光中,万物凋零,没有任何宜人、可喜之物产生。然后,我告诉这两个灵人说,由于他们理解真理的目的是他们自己的荣耀,因而是自我,所以当他们的目的所放射的气场朝内层天堂上升到那里的天使那里时,唯独觉察目的的天使无法容忍该气场,于是便抛弃它。这就是为何他们身在地狱。
我继续说,在以前的时代,相比其他人,这种人更被称为知识树上的蛇;因为当出于生活进行推理时,他们便出言反对真理;更有甚者,他们就像长有一张可爱的脸,却浑身散发恶臭,因而无论到哪里,都被社群拒绝的女人。由此也明显可知缺乏信之生活的信是什么。
4215.“亲吻他儿子和女儿”表承认这些真理,以及对这些真理的情感。这从“亲吻”、“儿子”和“女儿”的含义清楚可知:“亲吻”是指出于情感的结合(参看3573, 3574节),因而是指承认,因为哪里有通过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哪里就有对它们的承认;“儿子”是指真理和真实事物(489, 491, 533, 1147, 2623, 3773节);“女儿”,就是此处的拉结和利亚,是指对这些真理的情感(3758, 3782, 3793, 3819节)。
“亲吻”表示出于情感的结合是出于对应;因为天堂与人体的一切器官并肢体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如各章末尾所说明的。人的内在事物与脸上的各个部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因此他的面部表情能显示他的总体心态,而他的眼睛则能显示这种心态,就是其内在心智的内层。心智的思维与情感和身体的行为与姿势之间也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就那些自然的行为和姿势,以及那些非自然的行为和姿势而言,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内心的谦卑会使人屈膝下跪,这是一种身体的外在姿势;更大和更内在的谦卑甚至使他俯伏在地。内心的欢喜快乐会引发歌唱和欢呼声;而难过和内在悲伤则会导致哭泣和哀号。但出于情感的结合会产生亲吻的动作。
由此明显可知,由于这种外在行为与内在美德相对应,所以它们是内在事物的可见迹象;作为可见迹象的它们含有某种内在事物在里面,而它们就从这内在事物取得自己的品质或特性。然而,对那些渴望通过外在行为给人以他们拥有这些内在美德的印象之人来说,他们的外在行为同样是可见的迹象,但却是伪装、虚伪和欺骗的迹象。这就是亲吻的情形,因为人人都想通过亲吻来表达他对另一个人由衷的爱。事实上,凡给人以他拥有内在美德之人都知道,亲吻源于内心或出自这种爱,是出于情感联结的标志。他想凭着亲吻使他的邻人确信,他是由于他里面的良善而爱他;而事实上,这全都是为他自己,为了他自己的地位、利益和名声,因而不是为了良善,而是为了邪恶。因为凡以自己为目的、而不是为促进良善的中间目的,并希望与别人联结以达到该目的之人,都陷入邪恶。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