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0.当木星灵观看这个星球上的马时,在我看来,这些马比平常的小,尽管它们相当健壮、高大。这是由于这些灵人对自己的马所持的观念。他们说,他们也有马,但体格大多了;这些马在森林里狂奔,一看到它们,居民都很惊惶,尽管它们不会造成伤害。他们补充说,他们对马有天生的恐惧感。这使我不由得深思他们害怕的原由。马在灵义上表示由事实知识或记忆知识形成的理解力;由于他们害怕通过从世界所获取的知识发展这种能力,于是一种恐惧的流注由此而来。下文我们会看到,他们对构成人类学问的事实知识或记忆知识不感兴趣。马表示理解力(AC 2760-2762, 3217, 5321, 6125, 6400, 6534, 7024, 8146, 8148)。《启示录》中的白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AC 2760)。
9942.“要用细麻线的织工织内袍”表从属天之爱的真理发出的属灵国度的至内在事物。这从亚伦的衣服和“细麻”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伦的衣服一般是指毗邻属天国度的属灵国度(参看9814节),内袍因是这些衣服当中最里面的,故表示该国度的至内在事物,“亚伦的内袍”表示直接从神性属天层发出的属灵国度中的神性真理(参看9826节);“细麻”是指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参看9469节)。论到这内袍,经上说它要用织工来织,织工是指编织工所织的东西;“织工”表示来自属天层之物(9915节)。在原文,表达“织工”的那个词也表示“编织”。
这个内袍是织成的,或用编织工的手工作成的,这一点从出埃及记下面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他们拿细麻线、用编织工的手工为亚伦和他的儿子作内袍。(出埃及记39:27)
内袍之所以是织成的,也就是用细麻线织成的,是为了让它可以代表直接从属天层发出之物;相对之下,它类似于属天层的一个延续。事实上,从属天层发出的事物类似从人心智的意愿发出之物;因为属于一个人的理解力的一切事物都是从他的意愿发出的。相对于那些由外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那些由内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可以说是从它那里延续来的。因此,那些由内在从意愿发出的事物主要有对真理的情感;因为存在于理解力里面属于爱的一切情感都是从此人的意愿流入的。天堂也有类似情形,在那里,属天国度对应于人的意愿,属灵国度对应于他的理解力(参看9835节)。由于亚伦的衣服代表毗邻主的属天国度的其属灵国度(9814节),所以内袍代表那里的至内在之物,因而代表从属天国度发出,离该国度最近之物;因为内袍是最里面的衣服。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内袍是织成的,或用织工作的,又为何由细麻线来作。因为“织物”表示来源于意愿或属天层之物(9915节),“细麻”表示源于属天之爱的真理(9469节)。
圣言其它地方的“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从属天之物发出的属灵之物,如那人和他妻子吃了知识树之后,经上说耶和华为他们作“皮衣”(创世记3:20, 21)。没有人知道这些“内袍”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除非这个故事细节的内义被揭开;所以有必要解释一下。那里的“那人和他的妻子”表示属天教会,作为丈夫的那人自己表示良善方面的属天教会,他的妻子表示真理方面的属天教会;这真理和这良善是属天教会的真理和良善。但当该教会堕落时,这种堕落通过基于记忆知识推理神之真理而发生,在内义上由蛇的劝诱来表示,属天教会堕落后的这第一个状态就是此处所描述的,它的真理由“皮衣”来描述。
要知道,在创世记第一章,天地的创造在内义上表示并描述了那时教会成员的新造或重生,因而属天教会的建立;“园子”表示并描述了那个教会的智慧和聪明,吃知识树表示并描述了由于基于记忆知识推理神性事物所导致的它的堕落。意思就是这样,这一点从对这些章节的解释中关于这个主题的说明可以看出来。因为创世记头几章所包含的一切事物都是虚构的历史,就其内义而言,是关于属天教会成员的新造或重生的神性事物,如前所述。这种写作方式在上古时代是惯常的,不仅在属于教会的人当中是这样,在教会之外的人当中也是这样,如在阿拉伯人、亚兰人或叙利亚人和希腊人当中,这从那些时代的书籍,无论圣的还是俗的明显看出来。
所罗门正是模仿这些书写了雅歌,因为所罗门是从这些书中得到它的;事实上,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圣书,因为它不像圣书那样里面包含一系列天上的神性事物。约伯记也是古教会的一本书。经上,如摩西五经(民数记21:14, 15, 27 ff)还提到现已遗失的古教会的圣书。这些书的历史部分被称为“耶和华战记”,它们的预言部分被称为“诗歌”(参看2686, 2897节)。被称为“耶和华战记”的历史部分的风格就具有这种性质,这一事实从摩西所摘录并引用的部分内容明显看出来。因此,他们的历史叙述接近于一种预言的风格,具有这种性质,小孩子,以及简单人可以将这些事物保留在自己的记忆中。上面(民数记21章)所提到的那些书是神圣的,这一点从现存于21章28-30节的部分内容明显看出来,可与耶利米书(48:45, 46)相对照,那里有类似的话。在教会之外的人当中,这种风格是那时最常使用的,几乎是唯一的风格,这从那些教会之外的作家所写的寓言或神话传说清楚看出来;他们将是非对错的道德观念,或诸如属于情感和生命的那类事物都包裹在这些寓言或神话传说中。
在真实而非虚构的历史叙述中,就是像创世记头几章虚构的历史章节之后出现在摩西五经中的历史,以及出现在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列王纪中的历史,“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从属天真理和良善发出的属灵真理和真理之良善。要知道,属灵真理和良善就是在中间或第二层天堂的属灵天使所享有的那种真理和良善;但属天真理和良善则是在第三或至内层天堂的属天天使所享有的那种真理和良善(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摩西五经提到,约瑟的父亲以色列给了他儿子约瑟一件彩衣,他的哥哥们为此感到恼火,后来就剥了这彩衣,把它染了血,打发人送到他们父亲那里(创世记37:3, 23, 31-33)。这一切都真实的历史;由于它们里面,也就是其内义里面同样包含天堂和教会的神圣事物,因而包含神性事物,所以“彩衣”(tunic of various colors)表示约瑟所代表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这是一种从属天层发出的属灵真理和良善的状态(参看3971, 4286, 4592, 4963, 5249, 5307, 5584, 5869, 5877, 6417, 6526, 9671节)。因为雅各所有的儿子都代表诸如属于天堂和教会、在自己适当秩序中的那类事物(3858, 3926, 4060, 4603, 6335, 6337, 6397, 6640, 7836, 7891, 7996节)。但在上面所提到的那一章,他们代表对立面。
包含在圣言书卷,无论历史书卷还是预言书卷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并用来表示这些事物,所以在诗篇,“王的女儿”描述了对属灵真理的情感,她的“衣服”描述了真理本身:
有列王的女儿在你尊贵妇女之中;王后佩戴最美的俄斐金饰站在你右边。推罗的女儿必带来供物,民中的富人也必求你的脸面。王的女儿在里面极其荣华,她的衣裳是用金线织的。她要穿刺绣衣服,被引到王前。(诗篇45:9, 12-14)
“女儿”一般表示对属灵真理和良善的情感,因而也表示教会(参看2362, 3024, 3963, 9055e节);当论及主时,“王”表示神性真理(2015, 2069, 3009, 4581, 4966, 5068, 6148节)。由此明显可知,该诗篇所讲述的关于王的女儿的这一切事物都表示教会中诸如属于对从主所获得的真理和良善的情感的那类事物。经上说“推罗的女儿必带来供物”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推罗”表示这些认知或知识(参看1201节)。“民中的富人”所表相同,因为“富人”在灵义上只表示关于良善和真理的认知或知识,并不表示别的(1694, 4508节)。由此明显可知“王的女儿在里面极其荣华”、“她的衣裳是用金线织的”表示什么;因为她的“衣裳”是指一件内衣或里衣(tunic),这从这个词在原文的含义明显看出来;因为在原文,这个词表示贴身的衣裳。它是指一件内衣或里衣,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19:23, 24),那里提到主的里衣,这里衣在诗篇(诗篇22:18)同样被称为“衣裳”。这一点也清楚可见于撒母耳记下(13:18),在那里,经上说,王的女儿(经上译为公主)穿着彩衣,如下文所述。诗篇中“金线织的”与“亚伦内袍用织工织的”所表相同,原文用的是相同的词。至于她被引到王前所要穿的“刺绣衣服(或刺绣内袍)”表示什么,可参看前文(9688节)。
由于王的女儿和她的衣服或内衣表示这类事物,所以那个时代王的女儿或公主就穿这种衣服,这清楚可见于撒母耳记下:
那时她玛穿着彩衣,因为王的女儿都是这样穿的。(撒母耳记下13:18)
由于内袍(tunic,或译内衣,里衣、上衣、衣服等)代表属灵良善和真理,故可以看出“亚伦的内袍”表示什么,以及本章下一节所提到的他儿子的内袍表示什么;在那里,经上说他们“要为亚伦的儿子作内袍,腰带,裹头巾,为荣耀,为华美”。由于他们的内袍代表这些神圣事物,所以经上说,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因用凡火上香被天上的火烧灭,他们穿着内袍被抬到营外(利未记10:1-5)。“凡火”表示来自某个其它源头,而非天堂之物的爱,因为在圣言中,“圣火”是指天上或神性的爱(6832, 6834, 6849, 7324, 9434节)。因此,由于亚伦的儿子所做的事,他们的“内袍”所表示的属灵良善和真理被玷污了,这就是为何他们穿着内袍被抬到营外。
在弥迦书,“里衣”(tunic,或译内袍,内衣、上衣、衣服等)所表相同:
我的民因衣裳起来如仇敌,你们剥去那些安然经过之人身上的里衣。(弥迦书2:8)
在这段经文中,“里衣”在原文是用另一个词来表述的;然而,所表示的仍是属灵的真理和良善;“剥去那些安然经过之人身上的里衣”表示剥夺那些过着一种简单良善生活之人的属灵真理;“因衣裳起来(视人)如仇敌”表示由于他们所认为的真理而向他们行恶,而事实上,只要处于良善,没有人会由于凡他以之为真理的而受到伤害(1798, 1799, 1834, 1844节)。
由此可见马太福音中的“里衣”表示什么:
耶稣说,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5:34-37, 40)
人若不知道在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是何状态,就不可能知道主的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此处论述的主题是与主的属天国度的天使同在的良善和真理的状态,对他们来说,一切真理都住在里面,铭刻在他们心上。因为对主之爱的良善引导他们认识一切真理,并且认识得如此透彻,以致他们从来不像属灵国度里的天使那样去推理它。因此,当提到真理时,他们只是说是,是;或说不是,不是;事实上,在属天国度,他们甚至不提信。关于这些天使的状态,可参看9277节所提到的地方。由此明显可知,“不可起誓”这条禁令是什么意思;因为“起誓”表示确认真理(3375, 9166节),确认真理在属灵国度通过运用理性和取自圣言的记忆知识来进行。“告,想要拿里衣”表示争论真理,以及想要说服别人相信某事不是真的;“里衣”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因为属天之人会让各人去持守各自的真理,而不会和他继续理论。
在马太福音的另一处,“里衣”(tunic,或译内袍,内衣、上衣、衣服等)也表示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传天国,说腰袋里不要带金银铜钱;途中不要带行囊,不要带两件里衣,也不要带两双鞋和两个拐杖。(马太福音10:5, 7, 9, 10)
这些话代表那些处于从主所获得的良善和真理之人根本没有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任何良善或真理,相反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真理和良善皆来自主。因为十二个门徒代表所有处于来自主的良善和真理之人,在抽象意义上代表源于主的一切爱之良善和一切信之真理(3488, 3858e, 6397节)。“腰袋里的金银铜钱”和“行囊”表示源于自我,而非源于主的良善和真理;“里衣、鞋和拐杖”表示来自主的真理和良善:“里衣”表示内层真理,或来自一个属天源头的真理,“鞋”表示外层真理,或属世层中的真理(1748, 6844节),“拐杖”表示真理的能力(4876, 4936, 6947, 7011, 7026节)。然而,“两件里衣”、“两双鞋”和“两个拐杖”表示既来源于主,也来源于自我的真理及其能力。他们被允许有一件里衣,一双鞋和一个拐杖,这一事实明显可见于马可福音(6:8, 9)和路加福音(9:2, 3)。
一旦从这些例子知道“里衣”表示什么,那么“主的里衣”表示什么就显而易见了;对此,我们在约翰福音中读到:
他们就拿衣服分为四份,每兵一份;又拿里衣。这件里衣原来没有缝儿,是从上头整片织成的。他们就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是谁的。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他们彼此分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兵丁果然做了这事。(约翰福音19:23, 24; 诗篇22:18)
若运用在某种程度上被光照的理性想一想,谁看不出这一切表示神性事物?否则经上怎会在大卫诗篇中预言它们呢?然而,没有内义,因而没有从内义所获得的知识,没有人知道它们表示什么;也就是说,没有人知道“衣服”、“拈阄”、“分它们”、“里衣”、它“原来没有缝儿”,或“从上头整片织成”,以及“士兵”分别表示什么。从内义明显可知,“衣服”表示真理,“主的衣服”表示神性真理;“拈阄”和“分它们”表示把这些真理拆散并驱散它们(9093节);“里衣”表示从神性属天层发出的属灵层的神性真理,与“亚伦的内袍”所表相同,因为亚伦代表主;它“原来没有缝儿”,或“从上头整片织成”与描述亚伦内袍的“织工”所表相同。里衣没有分开表示直接从属天层的神性真理发出的属灵层的神性真理无法被驱散,因为这真理是圣言的内在真理,就是诸如与天上的天使同在的那种。
当经上说“兵丁做了这事”时,意思是说,这事是那些本应为真理而争战的人,也就是有圣言在中间的犹太人行出的,但他们具有这样的性质,他们会驱散它。因为他们虽有圣言,却不愿从圣言知道主就是弥赛亚,是那要到来的神的儿子。他们也不愿知道关于圣言内在意义的任何事,只想知道外在意义;他们还抽取外在意义用来服务于他们自己的爱,这些爱都是对自我和世界的爱,他们还由此用来支持从这些爱中涌出的欲望。“分主的衣服”就表示这些事;因为凡他们对主所行的,都代表那时在他们当中的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的状态;因此,他们对待神之真理的方式就是他们对待主的方式。在世时的主就是神性真理本身(参看 9199e, 9315e节所提到的地方)。
5321.“又叫约瑟坐副车”表一个外在标志,即属灵层的属天层是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教义的源头。这从“车”的含义清楚可知,“车”是指良善与真理的教义,如下文所述;因此,他叫“约瑟坐车”是一个标志,表示属灵层的属天层是该教义的源头。这些话与之前法老所说的话有关,即:你可以掌管我的家,我的民都必与你亲嘴,惟独在宝座上我比你大(41:40)。“约瑟”之所以表示涉及良善与真理的教义,是因为“约瑟”代表主的神性属灵层(参看3971, 4669节),因而代表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的神性真理(4723, 4727节),属灵层的属天层就来自这神性真理。关于良善与真理的一切教义皆来自这一源头,即源于属灵层的属天层。这是因为就真正意义而言,主就是教义本身;事实上,教义的一切细节皆从祂发出,教义的一切细节皆论述祂。因为一切教义皆论述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这些来自主,或主是这些的源头,故主不仅在它们里面,而且在真正意义上就是这二者。由此明显可知,论述良善与真理的教义唯独论述主;它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
若不通过神性人身,也就是通过圣言,根本没有任何教义从神性本身发出;就至高意义而言,圣言就是来自主的神性人身的神性真理。直接从神性本身发出之物,就连至内在天堂的天使也不理解,因为它是无限的,因而超越一切理解力,甚至超越天使的理解力。不过,他们能理解从主的神性人身发出之物,因为它论述作为一个神性人的神,从祂的人身能对作为神性人的神形成某种观念。无论对这人身形成何种观念,只要它是从纯真的良善流出的,并且存在于仁之良善里面,就是可悦纳的。这就是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所表示的:
没有人在任何时候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又:
你们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像。(约翰福音5:37)
马太福音:
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
在圣言中,许多地方提到“车”,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它们表示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以及属于教义事物的记忆知识。缺乏这种知识的原因在于,当提及“车”时,进入人思维的只是属世的历史,而非属灵事物;车前面的马也是这种情况。但在圣言中,“马”表示理解力(参看2760-2762,3217节),所以“车”表示教义事物及其所属的记忆知识。
“车”表示教会的教义事物,以及记忆知识,这一点从来世经常看到的“车”清楚向我显明。右方靠近低地有一个地方也出现了车和马,还有一排排的马厩。在那个地方,只见在世时被视为有学问,并视生活为学问的目的之人在漫步,彼此交谈。他们所看到的这些车和马就来源于高层天堂的天使;当这些天使的谈话转向理解力的事物、教义的事物和知识的事物时,低地周围的灵人就会看到这些车和马。
“车”和“马”表示这类事物,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很明显地看出来:只见以利亚被火车火马接往天上去了,他和以利沙被称为“以色列的战车,以色列的马兵”,如我们在列王纪下所读到的:
看哪,有火车火马来到他们中间,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以利沙看见就呼喊,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以色列的马兵啊!(列王纪下2:11,12)
关于以利沙,我们在本书读到:
以利沙患了必死的病,以色列王约阿施下来看他,伏在他脸上哭泣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以色列的马兵啊!(列王纪下13:14)
他们之所以被如此称呼,是因为他们二人,即以利亚和以利沙,代表圣言方面的主(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2762, 5247e节)。圣言本身主要是关于良善与真理的教义,因为教义的一切皆来自圣言,或说圣言是一切教义的源头。由于同样的原因,耶和华开了少年人的眼目后,“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列王纪下6:17)。
“车”表示教义事物,“马”表示理性概念,这一事实也可从圣言的其它经文清楚看出来,如以西结书:
你们必在我席上饱吃马匹和战车,并勇士和一切的战士。我必显我的荣耀在列族中。(以西结书39:20,21;启示录19:18)
这论及主的到来。谁都能看出,“马匹和战车”在此并非表示马匹和战车;因为人们不会在主的席上饱吃这些东西,而是饱吃诸如“马匹和战车”在灵义上所表示的那类事物,也就是理性概念或理解力的事物,和关于良善与真理的教义事物。
在以下经文中,“马”和“车”表示类似事物。诗篇:
神的车辇累万盈千,主在其中,好像西乃在圣中。(诗篇68:17)
又:
耶和华披上亮光如衣裳,铺张诸天如幔子;在水中立楼阁的栋梁,用云彩为车辇,藉着风的翅膀而行。(诗篇104:2-3)
以赛亚书:
论海旁旷野的预言:主对我如此说,你去设立守望者,使他将所看见的述说。他看见一辆战车,一对骑马的,一辆驴拉的车,一辆骆驼拉的车,他要留心听,仔细地听。因为狮子吼叫,主啊,我白日常站在在守望塔上,整夜立在我守望所。看哪,有一车人,一对骑马的。他就说,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以赛亚书21:1,6-9)
同一先知书:
他们必将你们的弟兄从列族中送回,使他们或骑马,或坐车,坐轿,骑骡子,骑独峰驼,到我的圣山耶路撒冷,作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以赛亚书66:20)
又:
看哪,耶和华必在火中降临。祂的车辇像旋风。(以赛亚书66:15)
哈巴谷书:
耶和华岂是向江河发怒,向江河生气,向海洋发烈怒吗?你骑在马上,你的战车是救赎。(哈巴谷书3:8)
撒迦利亚书:
我又举目观看,见有四辆车从两山之间出来;那山是铜山。第一辆车套着红马,第二辆车套着黑马,三辆车套着白马,第四辆车套着有斑点的壮马。(撒迦利亚书6:1-3)
耶利米书:
那时就有坐大卫宝座的君王和首领,他们和他们的首领,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或坐车,或骑马进入这城的各门。而且这城必存到永远。(耶利米书17:25;22:4)
“必存到永远的这城”不是指耶路撒冷,而是指“耶路撒冷”所表示的主的教会(402, 2117, 3654节);“进入这城的各门的君王”不是指君王,而是指教会的真理(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 4966, 5044, 5068节);因此,“首领”不是指首领,而是指真理的主要事物(1482, 2089, 5044节);“坐大卫宝座的”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5313节);“坐车、骑马的”是指随之的理性概念和教义事物。“车”在圣言的历史中也经常被提及;由于这些历史都具有代表性,用来描述它们的话表示诸如在主的国度和教会中的那类事物,所以那里的“车”具有相同的含义。
在圣言中,大多数事物也有一个反面意义,故“车”也有一个反面意义。它们在反面意义上表示邪恶与虚假的教义事物,以及确认它们的记忆知识,如以下经文:
祸哉!那些下埃及求帮助的,是因仗赖马匹,倚靠甚多的车辆,并倚靠强壮的马兵,却不仰望以色列的圣者。(以赛亚书31:1)
同一先知书:
你借你臣仆的手辱骂主说,我率领许多战车上群山的高峰,到黎巴嫩极深之处;我要砍伐其中高大的香柏树和佳美的松树。(以赛亚书37:24)
这是回复拉伯沙基,服事亚述王的首领的辱骂之话的预言。耶利米书:
看哪,有水从北方发起,成为涨溢的溪河,要涨过遍地和其中所有的,并城和其中所住的。地上所有的居民听见敌人壮马蹄跳的响声和战车隆隆,车轮轰轰都必哀号。(耶利米书47:2-3)
以西结书:
因他的马匹众多,尘土扬起遮蔽你。他进入你的城门,好像人进入已有破口之城。那时,你的墙垣必因骑马的、轮子和战车的响声震动。他的马蹄必践踏你一切的街道。(以西结书26:10-11)
哈该书:
我必倾覆列国的宝座,除灭外族万国的势力,并倾覆战车和坐在其上的。马匹和骑马的都必跌倒。(哈该书2:22)
撒迦利亚书:
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祂必向列族讲和平。(撒迦利亚书9:10)
耶利米书:
埃及像尼罗河涨起,其水翻腾像江河;因为他说,我要涨发遮盖遍地,我要毁灭城邑和其中的居民。马匹上去吧!车辆急行吧!(耶利米书46:8-9)
埃及人追赶以色列人,以及法老下海(当时在海里,车轮脱落)所用的“马匹和车辆”,以及论及这些马匹和车辆、占用大量篇幅的其它事物(出埃及记14:6-7,9,17,23,25-26;15:4,19)就表示理解力的事物,教义事物和虚假知识,连同基于它们、败坏并灭绝教会真理的推理。那里描述了这类推理的毁灭和死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