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5.关于他们的神性敬拜,其主要特点是:他们承认我们的主是至高无上者,统治天与地,并称祂为独一无二的主。他们活在肉身时就承认并敬拜祂,故死后寻求祂,并找到祂;祂和我们的主是一样的。我问他是否知道独一主是一个人。他们回答说,他们都知道祂是一个人,因为在他们星球,祂作为一个人被许多人看见过;祂教导他们真理、保护他们,并赐永生给那些出于良善敬拜祂的人。他们又说,祂向他们揭示当如何生活,当信什么。所揭示的这一切从父母传给孩子,以致这种教导扩散到所有家族,由此扩散到出于一个先祖的整个民族。他们补充说,在他们看来,他们似乎拥有写在他们心上的教义。他们从以下事实得出这个结论:他们能立刻觉察,并自动承认别人所说关于人属天生命的话是不是真的。
他们不知道,他们那独一无二的主在我们地球出生为一个人;他们说,这不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只想知道祂是一个人,是宇宙的统治者。当我告诉他们说,在我们地球,祂叫耶稣基督,基督表示受膏者或王,耶稣表示救主;他们说,他们不将祂作为王来敬拜,因为国王身份带有世俗的意味,而是把祂作为救主来敬拜。这一次,我们地球来的一些灵人注入一种怀疑,即他们唯一的主和我们的主是不是同一个;但他们驱散了这种怀疑,因为他们想起,他们曾看见祂在太阳中,并承认祂就是他们曾在自己星球所看到那一位(参看40节)。
还有一次,与我同在的木星灵对他们独一无二的主与我们的主是同一个有片刻的怀疑。但这片刻的怀疑一瞬间就被驱散了。这怀疑是从我们地球来的一些灵人流出的;这时,令我惊讶的是,他们因这片刻的怀疑而感到如此惭愧,以致他们叫我不要发表它,免得他们被指控有某种程度的不信,尽管事实上,如今他们对此比别人知道得更清楚。
当这些灵人被告知,独一无二的主是唯一的人,所有人都从祂获得自己的人性;我们只在我们是祂的形像时才为人,也就是说,在我们爱祂,并爱我们的邻舍,因而在我们处于良善状态的范围内而为人,因为爱与信的良善就是主的形像时,他们非常感动和喜乐。
7778.“凡在埃及地头生的都必死”表那时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这从“死”和“头生的”的含义清楚可知:“死”是指诅咒(参看5407, 6119节);“头生的”是指教会的信,仁经由这信而来(352, 2435, 6344, 7035节)。但“埃及地头生的”是指无仁之信,如前所述(7766节)。
至于无仁之信,还有更多要说的。无仁之信并非信,只是关于诸如构成信的那类事物的记忆知识。因为信之真理视仁为其最终目的,后来则从作为其最初目的的仁发出。由此明显可知,构成信的事物并不存在于那些没有仁的人身上;然而,众所周知,他们的确拥有信之真理的记忆知识。他们将这种记忆知识称为信。当信之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被他们用来支持虚假和邪恶时,他们就不再拥有信之真理和良善,因为这些真理和良善同意它们所服务的虚假和邪恶。事实上,这时,它们所支持的真正虚假和邪恶在它们里面可以看到。
那些构成正信的事物向上看天堂和主;而那些构成与仁分离之信的事物则向下看,当它们支持邪恶和虚假时,则朝地狱观看。由此也明显可知,与仁分离之信并非信。由此可见,与仁分离之信的诅咒表示什么,即:这是信之被歪曲的真理和被玷污的良善的诅咒。因为当真理被歪曲时,它就不再是真理,而是虚假;当良善被玷污时,它就不再是良善,而是邪恶;信本身不再是由真理和良善构成,而是由虚假和邪恶构成的信,无论它外表看上去、听上去是什么样。此外,这是一个奥秘,每个人的信之品质都取决于他生活的品质。因此,如果他的生活是受诅咒的,那么他的信也是受诅咒的;因为当生活是邪恶的生活时,它就是虚假的信。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在世上并不明显,但在来世是显而易见的。当那里的恶人被剥夺真理和良善的记忆知识时,隐藏在他们里面的虚假就从邪恶中露出来。
一些恶人有一种信之真理是真理的信念;这种信念也被视为信。但它并不是信,因为它是由这个目的产生的,即:它可以作为获取利益、要职、名声的手段而进行服务。只要这些真理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进行服务,它们被爱就是为了邪恶的意图。但当不再以这种方式进行服务时,它们就被遗弃,甚至被视为虚假。“说服性信仰”(persuasive faith)这个术语就用来描述这种信念,它也是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所表示的: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
这种信也由五个愚拙的童女所拿的“没有油的灯”来表示,她们也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祂却回答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25:11-12);“灯”表示信之真理,“油”表示仁之良善;因此,“没有油的灯”表示没有仁之良善的信之真理。
9714.“你要作祭坛”表主和对祂的敬拜的一个代表。这从“祭坛”的含义清楚可知。用于燔祭和祭物的“祭坛”是指主的一个代表;由于“燔祭和祭物”表示构成对主的敬拜的一切,所以祭坛也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倒不是说通过燔祭和祭物来敬拜主,而是说通过它们所代表的东西,即爱的属天事物和信的属灵事物来敬拜主(参看922, 923, 1823, 2180, 2805, 2807, 2830, 3519, 6905, 8680, 8936节)。
有两样东西用来代表主的神性人身,即圣殿和祭坛。主自己在约翰福音教导,圣殿代表这人身:
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耶稣是指着他身体之殿说的。(约翰福音2:19, 21)
祭坛同样代表这人身,这一点也可从主自己的话看出来,在马太福音,祂论到圣殿,同时论到祭坛说:
你们无知、瞎眼,因为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成了欠债的。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成了欠债的。你们无知、瞎眼,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马太福音23:16-22)
由此明显可知,正如殿代表主的神性人身,坛也是如此;论及坛的话与论及殿的话是一样的,即:使坛上的礼物成圣的,是坛。这表明,祭坛是一个渠道,其它事物通过这个渠道而成圣;因此,它也是主的神性人身,就是一切神圣之源头的一个代表。不过,祭坛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而圣殿则代表神性真理,因而天堂方面的主,因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构成天堂。这解释了为何主论到殿说:“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接着又说:“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神的宝座”是指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因而是指天堂;而“那坐在上面的”是指主(5313节)。圣殿所代表的,也由圣所来代表;那里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就是柜子里面的“法版”(9503节)。
祭坛因代表神性良善方面的主,故是真正的至圣,并使凡触着它的都成为圣;这一点从下面出埃及记的经文可以看出来,在那里,经上说:
要洁净坛七天,使坛成圣,坛就成为至圣。凡触着坛的都成为圣。(出埃及记29:37)
这就是“坛上必有常常烧着的火,不可熄灭”的原因(利未记6:13);这火是取自香炉的火,而非来自其它源头(利未记10:1-6);因为“祭坛的火”表示主的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5215, 6314, 6832, 6834, 6849节)。
祭坛是主的一个代表,这一点从以下诗篇中的经文明显看出来:
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
求你用你的亮光和真理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我就进到神的祭坛,到神那里。(诗篇43:3, 4)
又:
耶和华啊,我要洗手表明无辜,才环绕你的祭坛。(诗篇26:6)
至于祭坛是对主的敬拜的一个代表,这从下列经文明显看出来:
基达的所有羊群都必聚集到你这里,尼拜约的公羊要供你使用;在我坛上必蒙悦纳。(以赛亚书60:7)
耶利米哀歌:
耶和华丢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丢弃祭坛”表示废除来自爱之良善的敬拜主的代表;“憎恶圣所”表示废除来自信之真理的敬拜主的代表。
以西结书:
你们的祭坛必被拆毁,我也要将你们的骸骨抛散在你们祭坛的四围。你们的祭坛必然荒废,变得凄凉,你们的偶像要打碎,不复存在。(以西结书6: 4-6)
“拆毁、荒废、凄凉的祭坛”表示属于代表性敬拜的事物将要如此毁灭。以赛亚书:
祂叫祭坛上所有的石头都变为散落灰石的时候,雅各的罪孽才得赦免。(以赛亚书27:9)
“散落灰石”表示关于敬拜的一切真理。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人必仰望造他的主,眼目重看以色列的圣者。他必不仰望祭坛,就是自己手所筑的,也不重看自己指头所造的。(以赛亚书17:7, 8)
“自己手所筑、自己指头所造的祭坛”表示出于人自己的聪明的敬拜。
何西阿书:
以法莲为犯罪增添祭坛。(何西阿书8:11)
“为犯罪增添祭坛”表示发明毫无价值的敬拜形式。又:
荆棘和蒺藜必长在他们的祭坛上。(何西阿书10:8)
这描述了邪恶和虚假将进入并构成敬拜。
以赛亚书:
当那日,在埃及中间必有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以赛亚书19:19)
“为耶和华筑的一座坛”表示对主的敬拜。
由于本章所描述的祭坛是轻便可移动的,所以它是用皂荚木造的,并且还包上铜。但在原地永远保持不动的祭坛则是要么用泥土,要么用未凿过的石头筑成的。用泥土所筑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首要代表;而用未凿过的石头所筑的祭坛则是出于信之良善和真理而敬拜的代表(8935, 8940节)。然而,此处所描述的这种轻便可移动的祭坛是出于爱之良善敬拜主的代表;这就是为何它用皂荚木来作,并包上铜。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