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10044.“在这公绵羊的头上”表给它的整体。这从“头”的含义清楚可知,“头”是指整个人,因而是指(内在人中纯真之良善的)整体(参看10011节)。“头”之所以表示整体,是因为它是最高的,含有一个人的至内在部分在里面;在下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最高之物发出的,正如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最内之物发出的一样;或也可说,最高之物是它下面的一切事物的根源,正如最内之物是在它之外的一切事物的中心一样;因为在外或在下之物依赖于最内或最高之物。人里面最内在的东西就是他的意愿和理解力;它们的初始就在头里面。从这些内在事物或能力发出的,是活动,也就是它们在身体里面所产生的结果。因此,当提到意愿和理解力时,要理解为整个人,因为人凭这些而为一个人。身体行为也从意愿拥有它们的全部性质;这就是为何看待一个人的角度,不是身体行为,而是这些行为里面的意愿。正因如此,在圣言中,“灵魂”是指整个人,一个人被称为一个灵魂(利未记4:27; 5:1, 4, 17; 6:2; 17:10, 15;以及别处)。
有两样事物表示整体,即最高层和最低层。最低层或最末层之所以也表示整体,是因为一切内层事物,甚至从最初或最高层开始,就终止于最低的事物,并一起存在于那里(9828, 9836节)。正因如此,最高层通过最低层将一切内层或居间事物保持在关联和形式中,以便它们能关注同一个目的(9828节)。最低层也表示整体,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地方明显看出来,如整个人被称为“肉”(创世记6:12; 民数记16:22; 27:16; 以赛亚书40:5; 撒迦利亚书2:13;以及别处)。
由于最后的事物也表示全部或整体,所以头发、身体的毛发和胡须,也就是从人体中最后长出来的最外在之物,用来表示这些事物,就是全部或整体;脚和脚趾,以及手指也是如此。头发、身体的毛发,以及胡须就具有这种含义,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到那日,主必用剃头刀,就是亚述王,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以赛亚书7:20)
“亚述王”表示推理,是人们用来摧毁神性事物的那种推理(1186节);“剃去头发和脚上的毛,并要剃净胡须”表示夺去最低的事物,因为当夺去这些事物时,在里面的事物或内层事物就会分崩离析,并灭亡,这也是为何祭司被禁止剃头(利未记21:10),如拿细耳人,他的头发被称为“神的拿细耳职分”(民数记6:1-27; 6437, 9407节),是“他众弟兄当中拿细耳人的头顶上”(创世记49:25, 26; 申命记33:16)所表示的。也正因如此,经上说“连头发也都数过了”(马太福音10:30),以此表示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都被如此“数过”;还说“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路加福音21:18)。
脚和脚趾,以及手指表示一切事物,因而整体,这一点清楚可见于约翰福音:
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耶稣对他说,凡洗过澡的人,只需要洗脚就够了,整个人就都干净了。(约翰福音13:9-10)
“脚”是指最末的属世层(2162, 3147, 4938-4952, 9406节)。还有本章的这些话:
你要取点公绵羊的血抹在亚伦的右耳垂上,又抹在他们右手的大拇指上和右脚的大脚趾上。(出埃及记29:20)
也就是说,它要抹在“耳”、“手”和“脚”所表示的每一个事物上。
由于最高层和最低层,或也可说,最初层和最末层,同样表示每一个事物,或整体及其它的各个部分,所以主的话,即“首先的和末后的,始和终,阿拉法和俄梅戛”描述了主的全能和全知(启示录1:8, 11; 21:6; 22:13; 以赛亚书41:4)。
一切事物从首先的或至高的,通过末后的或最低层一起被保持在关联中,并站在一起,这种情形在以赛亚书被如此描述:
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它们,它们就站在一起。(以赛亚书48:12-13)
“耶和华”或“主”的“手”和“右手”表示祂的全能;祂立了根基的“地”是指末后之物;祂所铺张的“诸天”是指在首先和末后之间的;“一招呼它们,它们就站在一起”是指将一切内层事物通过最后之物一起保持在关联和形式之中,好叫它们关注同一个目的。它们所要关注的这一个目的就是那首先和末后的那一位。祂就是主,这一点清楚可见于以赛亚书:
以色列的王,以色列的救赎主,耶和华如此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以赛亚书44:6)
“以色列的王”是指主(约翰福音18:37);“救赎主”是指主,这是显而易见的。启示录:
这些事是那首先的、末后的、死过又活的说的。(启示录2:8)
首先的或最初之物通过末后的,或末后之物将一切事物保持在关联之中,这一点从圣言和人性可以看出来。就圣言而言,它的末后和最低之物就是它的字义,而最初和最高的是主;它里面的内层事物则是它的内义,众天堂就觉察内义,并且这内义使得那些在天堂里的人关注同一个目的,就是主(关于这个奥秘,可参看9360, 9824节)。
就人性而言,诸如存在于末后之物中的那种人性是地上的教会;诸如存在于最初之物中的那种人性是主;诸如存在于内层事物中的那种人性是天堂,因为在主眼里,教会和天堂如同一个人,天堂由此被称为大人,许多章节末尾都论述了这大人(参看10030e节所提到的地方)。从主经由天堂直到地上教会的一切事物有一个不间断的关联,以及与这种关联保持一致的一个流注。天堂要理解为那里的天使;教会要理解为系真正的教会成员之人;诸如存在于最初之物中的那种人性要理解为其神性人身方面的主。前面所引用的主在以赛亚书中的话就表示,最初之物通过末后之物将一切事物保持在关联之中,使它们站在一起,如同一个:
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我手立了地的根基;我右手铺张诸天。我一招呼它们,它们就站在一起。(以赛亚书48:12-13)
在圣言中,“地”表示教会,这一点也有大量说明(参看9325节所提到的地方)。
从人身上末后或最外在之物和最内在之物可以获得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概念。人的最外层就是皮肤,最内层则是心脏,而居间的事物,或他的内层则是身体的器官或内脏。从心脏经由器官或内脏直到皮肤,通过血管而有一种不间断的关联;因为这些从心脏发出,并终止于皮肤。不言而喻,皮肤就是那将内层事物一起保持在关联之中的末后或最外在部分,因为若拿走皮肤,内层事物就会分崩离析。
由此可见为何正如最高或最内在之物表示每一个事物,最低或末后之物也表示每一个事物。由此也坦露了一个奥秘,即主为何将祂的人身一直荣耀到它的末后和最低层。这些末后和最低层被称为骨、肉,这解释了为何主对祂那以为自己看见了一个灵的门徒说:
看我的手我的脚,是我自己;。摸我看看!灵无肉无骨,你们看,我是有的。(路加福音24:37, 39)
众所周知,神性本身是主里面那首先的,因为祂从耶和华成孕,从父亲成孕之物是人里面那首先的。主甚至还荣耀了它们共存在于其中的祂人身的末后和最低层,这一点从前面祂说的话,以及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祂在坟墓里没有留下其人身的任何东西。属灵事物也是如此,内层事物终止并停歇于它们共存于其中的末后和最低层;这末后层将内层事物一起保持在关联之中(参看9216, 9828节)。因此,最低事物拥有力量和能力在里面(9836节);由于同样的原因,它们拥有神圣或圣洁在里面(9824节);作出启示、给出答复都是在最低事物中进行的(9905节)。
10067.“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表高层天堂中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相互合一。这从“亚伦”的代表,以及亚伦的“衣服”和“弹”在它们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伦”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参看9806节),也就是主在属天国度(参看9946节),或也可说,在高层天堂的神性良善;亚伦的“衣服”是毗邻主之属天国度的主之属灵国度的一个代表(9814节);“弹”在它们上面是指合一。弹在或洒在、倒在某人身上的东西代表一种合一,和前面一样,即血要洒在坛的周围(10064节)。
所表示的,之所以是主在天堂里的神性人身,是因为此处和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在天堂的神性,以及祂与那里的天使的联结,因而是主之人身的荣耀的第二个状态(10057节)。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代表在属天国度中的神性良善方面的主,他的“衣服”代表毗邻属天国度的属灵国度中的神性真理;因此,所代表的是在高层天堂中的这二者方面的主。这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正是来自神性人身,因为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因为被主称为祂的“父”的神性就是祂自己里面的神性。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这一点从主在福音中多次所说的话明显看出来,如下面这些话: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约翰福音:
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里。(约翰福音3:34, 35)
同一福音书:
父已赐给子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
又:
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又:
父啊,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0)
马太福音:
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耶稣对彼得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9)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没有神性人身,没有人能通过信和爱与神性本身结合;事实上,在脑海里形成对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的任何概念是不可能的,因为祂是不可理解的,无法思及的东西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信仰的一部分,因而不可能成为他所爱的一个对象。然而,一切敬拜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信神,并爱祂胜过一切。神性本身,就是“父”,是不可理解的,主在约翰福音也教导了这一点: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同一福音书: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神性本身,就是“父”,在主里面通过祂的神性人身是可理解的,祂在下列经文中同样教导了这一点: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45)
约翰福音: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6-11)
马太福音: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经上之所以还说“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因为“子”表示神性真理,“父”表示神性良善,这二者都在主里面;若不通过那一个,就不可能知道这一个;因此,主先是说,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祂的,然后说,子愿意将父揭示给的人知道父。“子”是指神性真理,“父”是指神性良善,二者皆属于主(参看2803, 2813, 3704, 7499, 8328, 8897, 9807节)。由此明显可知,天堂里的神性就是主的神性人身。
接下来必须说一说洒在祭坛周围的第二只公绵羊的血,以及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的那点血和那点膏油分别代表什么。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10064-10067节)明显可知,这些事物表示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并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合一。但隐藏在这一切里面的奥秘尚未揭开。这奥秘就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因而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与被称为“子”的神性真理的合一是相互的。将血洒在坛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合一(10064节);坛上的血(其中的一点血要取出,10065节)和表示神性良善的膏油(参看10066节)表示已经合一的这些。因此,将这血与膏油一起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在主里面的相互合一,如前所示(10067节)。
合一是相互的,这一点从主在下列经文中所说的话看得非常清楚:
我与父为一。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相信: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30, 38)
同一福音书: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10-11)
又:
耶稣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 10)
又:
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32)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就是“父”,已经与神性真理,就是“子”合一,是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在主里面合一;因此,祂的人身本身就是神性良善。祂“从父出来,到了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27-29)、“凡父所有的,都是祂的”(约翰福音16:15),以及“父与祂为一”(约翰福音10:30)所表相同。
不过,若想想良善与真理在一个正被主重生之人里面的相互结合,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因为如前所述,主使人重生,就像祂荣耀祂的人身一样(10057节)。当主使一个人重生时,祂把将要变成信之真理的真理逐渐灌输到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把将要变成爱之良善的良善灌输到心智的意愿部分,并在那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当它们被结合在一起时,信之真理就从爱之良善获得自己的生命,爱之良善则从信之真理拥有其生命的具体品质。这种结合通过良善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实现,被称为天上的婚姻,并构成与此人同在的天堂。主就住在这个天堂里面,如同住在祂自己东西里面,因为一切爱之良善皆源于祂,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结合也是。主不可能住在属于人自己的任何东西里面,因为那是邪恶。
这种相互结合就是主在约翰福音所说这些话的意思: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4:20)
约翰福音:
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他们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约翰福音17:10, 21, 22)
这些话描述了一种相互结合;然而,它们的意思不是说人将自己与主结合起来,而是说主将那弃绝邪恶的人与祂自己结合起来;因为弃绝邪恶需要此人自己的决定,当他弃绝它们时,属于信的真理和属于爱的良善的相互结合就由主实现,根本不是由那人实现。事实上,如在教会众所周知的,人靠自己不能行任何良善,因而靠自己不能在其良善里面领受任何真理。主在约翰福音也肯定了这一点:
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4, 5)
这种相互结合可通过人的理解力与意愿的结合来说明。人的理解力是由真理构成的,他的意愿则是由良善构成的;真理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信,良善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爱。人通过用耳朵听,或用眼睛读而接受真理,并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这些真理要么与文明状态有关,要么与道德状态有关,被称为记忆知识。人的爱属于他的意愿,这爱利用理解力来观看储存在记忆中的这些事物,并从记忆中选择那些与这爱相一致的事物。然后,它将所选的事物召唤出来,与它们结合,并天天利用它们来强化自己。真理以这种方式被爱变活,并构成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而属于其爱的良善本身则构成其心智的意愿部分。爱之良善也像那里燃烧的火,而被爱变活并居于周围部分的真理则像这火发出的光。渐渐地,随着真理被这火点燃,对一种相互结合的渴望就在它们里面被点燃。一种永恒的相互结合便由此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真正产生结合的,是爱之良善,而不是信之真理,除非这真理拥有爱之良善在里面。无论你说爱,还是说良善,意思都一样,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爱,凡来自爱的,都被称为良善。而且无论你说爱,还是说意愿,意思也是一样的,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都会去意愿。
要知道,与文明或道德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刚才所述,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而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前所述,则在内在人里面,然后通过内在人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就是系信的真理和对主之爱的良善,并关注永生的事物,与天堂相联,并打开内在人。它们打开内在人的程度,以及这种打开的性质或说打开的方式取决于信之真理,即接受了多少,它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对主和对邻之爱的良善里面被接受的,这些爱源于主。由此明显可知,对那些没有同时吸收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之人来说,思维仅停留在一个外在层面;而对那些拒绝相信或否认这些事物的存在之人来说,无论他们说起话来显得何等聪明,思维不会上升高过感官层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