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1661.“当暗拉非作示拿王、亚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玛作以拦王、提达作戈印王的日子”表示如此多种表面良善和真理,它们本身不是良善和真理,存在于主的外在人中,这从所有这些王在内义上的含义和下文清楚可知。因为所论述的主题是主与邪恶和虚假的争战;在此论述的是发生在祂童年时期和青少年初期(译注:新世纪版本为青春期和成年初期)的第一次争战。祂充满(世俗和宗教的)知识和认知之后,首先面对并经历这种争战;这就是为何经上在此说“当这些王的日子”。
在知道如何认识邪恶和虚假,因而在接受教导之前,没有人能与邪恶和虚假争战。一个人在能自主理解和判断之前,并不知道何为邪恶,更不知道何为虚假,这就是为何一个人直到成年才进入试探的原因。因此,每个人都是成年后才受到试探,但主早在童年时期或青春期就受到试探。
每个人首先掌握的武器就是他通过知识或认知所获得的良善和真理;他利用它们作为判断邪恶和虚假的基础和手段。此外,当每个人首先开始争战时,他以为他争战所凭借的这些良善和真理是他自己的,也就是说,他将它们归于自己,同时将他抵抗的能力也归于自己。这是允许的,因为那时一个人不知道别的。人在重生之前不可能知道,从而能说他知道、承认并相信:没有任何良善或真理来自他自己,一切良善和真理都来自主;他也不可能知道他并不能凭自己的能力抵抗任何邪恶或虚假;因为他的确不知道是恶灵激活并植入邪恶和虚假;更不知道他通过恶灵与地狱相通;地狱压在他身上,就像大海压在堤坝的每个部分上,他靠自己的力量决不能抵抗地狱的这种压力。然而,由于他在重生之前只会以为他靠自己的力量抵抗,所以这也是允许的;在这种情况下,他被引入争战或试探。然而,随后他会越来越被光照。
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即:他以为良善和真理源于他自己,抵抗的能力也是他自己的时,他与邪恶和虚假争战所凭借的良善和真理就不是真正的良善和真理,无论它们看上去多么是良善和真理;因为它们有他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他将自我功德置于胜利中,并进行夸耀,仿佛是他战胜了邪恶和虚假;而事实上,唯独主争战并得胜。只有那些正在通过试探重生的人才知道,事实的确如此。
主在童年早期或青少年早期就被引入与邪恶和虚假的最严厉的争战,所以那时不可避免地会这样想。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既因为按照神性秩序,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要通过不断的争战和得胜而被引入神性本质,并与之合一,还因为祂与邪恶和虚假争战所凭借的良善和真理属于外在人。这些良善和真理因不完全是神性,故被称为良善和真理的表象。祂的神性本质以这种方式把祂的人性或人身本质引入它自己,以便它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来战胜。然而,此处的奥秘比所能描述的还要多。简言之,在最初的争战中,主里面用来争战的良善和真理充满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只要充满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东西,它们就不是神性。不过,随着祂战胜邪恶和虚假,它们逐渐被洁净并变成神性。
5114.“葡萄树上有三根枝子”表由此甚至直到最末层的衍生物。这从“葡萄树”、“三”和“枝子”的含义清楚可知:“葡萄树”是指理解力部分,如刚才所述(5113节);“三”是指完整并持续到结束之物(2788,4495节);“枝子”是指衍生物。由于“葡萄树”表示理解力部分,所以“枝子”无非表示由此而来的衍生物。由于“三”表示持续甚至直到结束之物,或从初到末之物,所以“三根枝子”表示从理解部分延伸到最末层,也就是感官层的衍生物。按照顺序,第一层是理解力部分本身,最末层是感官层。一般来说,理解力部分是内在人所拥有并凭主所放射的天堂之光看见的视觉;它所看见的一切事物都是属灵的或属天的。但一般来说,感官层属于外在人;此处是指视觉的感官能力,因为这种感官能力对应于理解力部分,并受它支配。视觉的感官能力凭太阳所放射的光看见,它所看见的一切事物都是世俗、肉体和地上的。
人里面有从居于天堂之光的理解力部分直到居于尘世之光的感官的衍生物。除非这些衍生物存在,否则感官就无法拥有人类品质的生命。人不能将他的感官所拥有的生命归功于他凭尘世之光看见,因为尘世之光没有生命在里面,而应将这生命归功于凭天堂之光看见,因为这光有生命在里面。当天堂之光落到人凭尘世之光所获得的觉知上时,这光便给它们带来生命,使他能明智地、因而作为一个人来看物体。以这种方式拥有由世上耳闻目睹的事物,因而由通过感官进入的事物所生知识的人就拥有聪明和智慧,并由此拥有文明、道德和属灵的生活。
至于具体的衍生物,它们在人里面的存在具有无法以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性质。它们作为层级存在,就像梯子,从理解力部分直到感官。但没有人能理解这些层级,除非他知道它们如何彼此关联,也就是说,如何明显彼此不同而又互相分离,并且如此明显以致内层离了外层仍能存在并持续存在,而外层离了内层则不能。例如:人的灵离开肉体仍能持续存在,而且当它通过死亡与肉体分离时,也的确持续存在。人的灵就处于内在层级,身体则处于外在层级。死后人的灵也一样。若他在蒙福者之列,当在第一层天堂时,他的灵就处于最末和最外层级;当在第二层天堂时,就处于较为内在的层级;当在第三层天堂时,则处于至内在的层级。当处于至内层级时,它同时也处于其它层级,尽管这些层级在他里面沉寂下来,并不活跃,几乎就像人体在睡眠时沉寂下来、不活跃一样;但也有这样的区别:对天使来说,那时内层是最为清醒的。因此,人里面存在和天堂一样多的层级,此外还有最末层,也就是身体和身体感官。
由此在某种程度上明显可知,从初至末,或从理解力部分直到感官的衍生物是何情形。人从主的神性所得来的生命便经过这些层级,从至内层直到最末层。每一层级内都有那生命的一个衍生物,这衍生物变得越来越普遍,直到在最末层变得最为普遍。较低层级内的衍生物纯粹是组合物,确切地说,是连续排列的更高层级的个体和特定成分的结构形式,连同先从较为纯净的自然界,之后从较为粗糙的自然界所提取出来的那类事物,这些事物能充当盛纳的器皿。一旦这些器皿腐烂分解,在这些器皿中取得形式的更高层级的个体和特定成分就返回到紧邻的上一层级。由于人与神性有一种联系,他的至内层具有这样的性质:它能接受神性,不仅能接受它,还能通过承认神性、拥有对它的一种情感,因而通过回应它而将它变成自己的,他由此拥有植入在自己里面的神性,所以他能永远不死。事实上,永恒和无限之物不仅通过神性进入他的流注,还通过他对神性的接受而存在于他里面。
由此可见,那些在思想人时,把人等同于动物,以为人死后和动物一样不再活着的人是何等无知和愚蠢。这种人没有考虑到这一事实:动物并没有对神性的接受,也没有通过将神性变成自己的而通向回应它的任何承认或情感,因而没有与它的任何结合。这些人也没有考虑到这一事实:由于动物的状态具有这种性质,所以它们所拥有的生命接受形式必会消散;因为对动物来说,流注通过它们的器官形式一直进入世界,并在那里终结并消失,永不返回。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