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创世记19:1-38
1.那两个天使晚上到了所多玛;罗得正坐在所多玛城门口。罗得一看见,就起来迎接他们,脸伏于地下拜。
2.说,看哪,我主啊,请你们转到仆人家里过夜,洗洗脚,清早起来再赶路。他们说,不,我们要在街上过夜。
3.罗得极力催促他们;他们这才转向他,来到他家里。罗得给他们办筵席,烤无酵饼;他们就吃了。
4.他们还没有躺下,那城里的人,就是所多玛的人,从男孩甚至到老人,从最远处来的所有人,都围住那房子。
5.他们呼叫罗得,对他说,今夜到你这里来的人在哪里呢?把他们给我们带出来,让我们亲近他们。
6.罗得出来,到门口他们那里,把他身后的门关上。
7.说,我的弟兄们,请不要作恶。
8.看哪,我有两个女儿,还没有亲近过男人;容我领她们出来给你们,就照你们眼里为好的对待她们吧。只是这些人既然来到我屋檐的荫下,请你们不要向他们作什么。
9.他们说,滚开!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还真要审判我们吗?现在我们要害你比害他们更甚。他们就按住那人,强压罗得,近前来要攻破房门。
10.只是那些人伸出手来,将罗得拉进屋去,到他们那里,就关上门。
11.并且他们又以瞎眼击打房门口的人,从小的到大的;他们找门找得很烦躁。
12.那些人对罗得说,你这里还有什么人吗?无论是女婿,是儿女和这城中你所有的人,你都要将他们从这地方带出去。
13.我们要毁灭这地方,因为他们的喧嚷声在耶和华面前甚大;耶和华差我们来,要毁灭这地方。
14.罗得就出去,告诉将要娶他女儿的女婿们,说,你们起来离开这地方,因为耶和华要毁灭这城。但在女婿们眼里,他就像开玩笑的。
15.黎明时分,天使催罗得快点,说,起来!带着你的妻子和你在这里找到的两个女儿出去,免得你因这城的罪孽同被剿灭。
16.但罗得迟延不走;那些人因为耶和华怜恤罗得,就拉着他的手和他妻子的手,并他两个女儿的手,把他领出来,安置在城外。
17.领他们出来以后,他说,逃命吧!不要往你身后看,也不可停在全平原,要往山上逃跑,免得你被剿灭。
18.罗得对他们说,我主啊,不要如此!
19.看哪,你仆人已经在你眼中蒙恩,你又加大你向我所显的怜悯,使我的灵魂存活。我不能逃到山上去,恐怕这灾祸临到我,我便死了。
20.看哪!这座城很近,可以逃到那里,那只是一座小城,求你容我逃到那里—它岂不是小的吗?使我的灵魂可以存活。
21.他对罗得说,看哪,连在这话上我也顾全你的脸面,我不倾覆你所说的这城。
22.你要速速地逃到那里,因为你还没有到那里,我不能作什么。因此,他称那城名为琐珥。
23.太阳已升出地面,罗得到了琐珥。
24.耶和华将硫磺与火,从天上耶和华那里,如雨般降与所多玛和蛾摩拉。
25.把那些城和全平原,并城里所有的居民,连土地上生长的都覆灭了。
26.他的妻子在他身后回头一看,就变成了一根盐柱。
27.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到了他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
28.向对面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及平原的整个地面观看。他观看,看哪,那地烟气上腾,好像火炉的烟气。
29.当神毁灭平原诸城的时候,神记念亚伯拉罕,在倾覆罗得所住诸城的时候,就打发罗得从倾覆中间出来。
30.罗得从琐珥上去住在山里,就是他的两个女儿和他;因为他怕住在琐珥;他住在一个洞里,就是他和他的两个女儿。
31.头生的对小的说,我们的父亲老了,地上又没有男人可以按着全地上的礼俗进到我们这里。
32.来,我们可以叫我们的父亲喝酒,与他同寝,好从我们的父亲使种存活。
33.于是,那夜她们叫父亲喝酒;头生的就进去,和她父亲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4.第二天,头生的对小的说,看哪,我昨夜与我父亲同寝,今夜我们再叫他喝酒,你可以进去与他同寝,好从我们的父亲使种存活。
35.于是,那夜她们又叫父亲喝酒,小的起来,和他同寝;她几时躺下,几时起来,父亲都不知道。
36.这样,罗得的两个女儿都从她们的父亲怀了孕。
37.头生的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摩押;他就是今天摩押的始祖。
38.小的也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便-亚米;他就是今天亚扪人的始祖。
概览
2312.在本章,就内义而言,“罗得”描述了处于仁之良善,但拥有外在敬拜的属灵教会的状态,以及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教会是如何衰退的。
10067.“弹在亚伦和他的衣服上”表高层天堂中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相互合一。这从“亚伦”的代表,以及亚伦的“衣服”和“弹”在它们上面的含义清楚可知:“亚伦”是指神性良善方面的主(参看9806节),也就是主在属天国度(参看9946节),或也可说,在高层天堂的神性良善;亚伦的“衣服”是毗邻主之属天国度的主之属灵国度的一个代表(9814节);“弹”在它们上面是指合一。弹在或洒在、倒在某人身上的东西代表一种合一,和前面一样,即血要洒在坛的周围(10064节)。
所表示的,之所以是主在天堂里的神性人身,是因为此处和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是主在天堂的神性,以及祂与那里的天使的联结,因而是主之人身的荣耀的第二个状态(10057节)。正因如此,“亚伦”在此代表在属天国度中的神性良善方面的主,他的“衣服”代表毗邻属天国度的属灵国度中的神性真理;因此,所代表的是在高层天堂中的这二者方面的主。这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正是来自神性人身,因为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因为被主称为祂的“父”的神性就是祂自己里面的神性。在天堂,除了主的神性人身外,没有丝毫神性得到承认和敬拜,这一点从主在福音中多次所说的话明显看出来,如下面这些话: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约翰福音:
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里。(约翰福音3:34, 35)
同一福音书:
父已赐给子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
又:
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
又:
父啊,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0)
马太福音:
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耶稣对彼得说,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16:19)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没有神性人身,没有人能通过信和爱与神性本身结合;事实上,在脑海里形成对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的任何概念是不可能的,因为祂是不可理解的,无法思及的东西不可能成为一个人信仰的一部分,因而不可能成为他所爱的一个对象。然而,一切敬拜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信神,并爱祂胜过一切。神性本身,就是“父”,是不可理解的,主在约翰福音也教导了这一点: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同一福音书: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神性本身,就是“父”,在主里面通过祂的神性人身是可理解的,祂在下列经文中同样教导了这一点: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45)
约翰福音: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6-11)
马太福音:
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马太福音11:27; 路加福音10:22)
经上之所以还说“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因为“子”表示神性真理,“父”表示神性良善,这二者都在主里面;若不通过那一个,就不可能知道这一个;因此,主先是说,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祂的,然后说,子愿意将父揭示给的人知道父。“子”是指神性真理,“父”是指神性良善,二者皆属于主(参看2803, 2813, 3704, 7499, 8328, 8897, 9807节)。由此明显可知,天堂里的神性就是主的神性人身。
接下来必须说一说洒在祭坛周围的第二只公绵羊的血,以及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的那点血和那点膏油分别代表什么。从前面的阐述和说明(10064-10067节)明显可知,这些事物表示在主的神性人身里面,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并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合一。但隐藏在这一切里面的奥秘尚未揭开。这奥秘就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因而被称为“父”的神性本身与被称为“子”的神性真理的合一是相互的。将血洒在坛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的合一(10064节);坛上的血(其中的一点血要取出,10065节)和表示神性良善的膏油(参看10066节)表示已经合一的这些。因此,将这血与膏油一起弹在亚伦和他衣服上表示神性真理与神性良善在主里面的相互合一,如前所示(10067节)。
合一是相互的,这一点从主在下列经文中所说的话看得非常清楚:
我与父为一。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相信: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30, 38)
同一福音书: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4:10-11)
又:
耶稣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也是我的。(约翰福音17:1, 10)
又:
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祂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祂。(约翰福音13:31-32)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神性之爱的神性良善,就是“父”,已经与神性真理,就是“子”合一,是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在主里面合一;因此,祂的人身本身就是神性良善。祂“从父出来,到了世界,往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6:27-29)、“凡父所有的,都是祂的”(约翰福音16:15),以及“父与祂为一”(约翰福音10:30)所表相同。
不过,若想想良善与真理在一个正被主重生之人里面的相互结合,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因为如前所述,主使人重生,就像祂荣耀祂的人身一样(10057节)。当主使一个人重生时,祂把将要变成信之真理的真理逐渐灌输到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把将要变成爱之良善的良善灌输到心智的意愿部分,并在那里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当它们被结合在一起时,信之真理就从爱之良善获得自己的生命,爱之良善则从信之真理拥有其生命的具体品质。这种结合通过良善以一种相互的方式实现,被称为天上的婚姻,并构成与此人同在的天堂。主就住在这个天堂里面,如同住在祂自己东西里面,因为一切爱之良善皆源于祂,真理与良善的一切结合也是。主不可能住在属于人自己的任何东西里面,因为那是邪恶。
这种相互结合就是主在约翰福音所说这些话的意思: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14:20)
约翰福音:
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并且我因他们得了荣耀。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他们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合而为一。(约翰福音17:10, 21, 22)
这些话描述了一种相互结合;然而,它们的意思不是说人将自己与主结合起来,而是说主将那弃绝邪恶的人与祂自己结合起来;因为弃绝邪恶需要此人自己的决定,当他弃绝它们时,属于信的真理和属于爱的良善的相互结合就由主实现,根本不是由那人实现。事实上,如在教会众所周知的,人靠自己不能行任何良善,因而靠自己不能在其良善里面领受任何真理。主在约翰福音也肯定了这一点:
你们要住在我里面,我也住在你们里面。住在我里面的,我也住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4, 5)
这种相互结合可通过人的理解力与意愿的结合来说明。人的理解力是由真理构成的,他的意愿则是由良善构成的;真理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信,良善属于存在于他里面的爱。人通过用耳朵听,或用眼睛读而接受真理,并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这些真理要么与文明状态有关,要么与道德状态有关,被称为记忆知识。人的爱属于他的意愿,这爱利用理解力来观看储存在记忆中的这些事物,并从记忆中选择那些与这爱相一致的事物。然后,它将所选的事物召唤出来,与它们结合,并天天利用它们来强化自己。真理以这种方式被爱变活,并构成此人心智的理解力部分,而属于其爱的良善本身则构成其心智的意愿部分。爱之良善也像那里燃烧的火,而被爱变活并居于周围部分的真理则像这火发出的光。渐渐地,随着真理被这火点燃,对一种相互结合的渴望就在它们里面被点燃。一种永恒的相互结合便由此而来。
由此明显可知,真正产生结合的,是爱之良善,而不是信之真理,除非这真理拥有爱之良善在里面。无论你说爱,还是说良善,意思都一样,因为一切良善皆来自爱,凡来自爱的,都被称为良善。而且无论你说爱,还是说意愿,意思也是一样的,因为凡一个人所爱的,他都会去意愿。
要知道,与文明或道德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刚才所述,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而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如前所述,则在内在人里面,然后通过内在人在外在人里面将自己结合起来。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就是系信的真理和对主之爱的良善,并关注永生的事物,与天堂相联,并打开内在人。它们打开内在人的程度,以及这种打开的性质或说打开的方式取决于信之真理,即接受了多少,它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对主和对邻之爱的良善里面被接受的,这些爱源于主。由此明显可知,对那些没有同时吸收与属灵状态有关的事物之人来说,思维仅停留在一个外在层面;而对那些拒绝相信或否认这些事物的存在之人来说,无论他们说起话来显得何等聪明,思维不会上升高过感官层面。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