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2371.“又说,这个人来寄居”表示那些具有不同教义和不同生活的人。这从“寄居”的含义清楚可知,“寄居”是指接受教导和生活,因而是指教义和生活(参看1463, 2025节)。此处描述了接近末期时,教会状态的性质,这时信不复存在了,因为仁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仁之良善因完全远离生活而从教义上也被弃绝了。
此处描述的人不是那些朝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一切,由此扭曲仁之良善的人;也不是那些为了成为最大的并拥有这个世界所有的好东西而拿仁之良善来邀功赢利的人;同样不是那些声称有权分配天上的赏赐,以这种方式通过各种诡计和迷惑人的手段玷污仁之良善的人。所论述的主题乃是那些不想听到关于仁之良善,或善行的任何东西,只想听到与它们分离之信的人。他们愿意从以下推理听到这一点,即:人只有邪恶在里面;甚至来自他的良善本身也是邪恶,因此不包含任何救赎;没有人能凭任何良善配上天堂,人也不能凭良善得救,唯因承认主功德的信而得救。这就是当教会开始咽下最后一口气时的末期兴起的教义,该教义被热情教导并热切接受。
但由此得出结论说,一个人能过一种邪恶的生活,同时又拥有良善的信仰,是错误的。认为人只有邪恶在里面,故不能从主接受因拥有主在里面而拥有天堂在里面的良善,这良善因拥有天堂在里面而拥有祝福和幸福在里面,也是错误的。最后推断出由于没有人能凭任何良善配得天堂,所以从主接受天上的良善是不可能的,又是大错特错。在天上的良善中,自我功德被视为可怕的邪恶;这种良善与所有天使同在,这种良善也与所有重生的人同在,这种良善同样与那些在良善本身,也就是对良善的情感中感受到快乐、甚至祝福的人同在。关于这种良善,也就是这种仁爱,主在马太福音如此说:
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对你们说,要爱你们的仇敌,祝福诅咒你们的人,要善待恨你们的人,为那伤害和逼迫你们的人祷告。这样,你们才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女。你们若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你们若只问候自己的弟兄,比其他人多做什么了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马太福音5:43-48)
类似的话出现在路加福音,此外还有:
要善待他们,并要借给人不指望偿还,你们的赏赐就必大了,你们也必作至高者的儿女。(路加福音6:27-36)
此处描述了来自主的良善,它没有任何报答的意图或想法。这就是为何那些处于这种良善的人被称为“天父的儿女”和“至高者的儿女”。然而,这种良善因有主在里面,故也有报答,如我们在路加福音所读到的:
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2-14)
“午饭”、“晚饭”或“筵席”表示仁之良善,主与人一起住在这良善中(2341节)。所以这些话描述并清楚表明,报答就在这良善本身中,因为主在良善中;事实上,经上说“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那些因主的吩咐而努力凭自己行善的人就是那些最终接受这良善的人。一旦获知一切良善都来自主(1712, 1937, 1947节),他们就承认并相信这一点。这时,他们如此厌恶或反对自我功德,以至于仅仅想到它就感到悲伤,并发觉他们的祝福和幸福在相应地减少。
那些不去行善,反而过着邪恶生活,教导并宣称唯信得救的人则截然不同。这些人甚至不知道这种良善的可能性。说来奇怪,正如我从大量经历中所得知的,在来世,这些人因回想起自己的善行而觉得自己配上天堂,因为这时,他们第一次意识到,与仁分离之信没有救赎。他们就是主在马太福音所论及的人:
当那日,他们必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但那时我必向他们声明,我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吧!(马太福音7:22-23)
这些人显然没有注意到主自己关于爱与仁之良善的多次教导;相反,这些教导对他们来说就像流云,或夜里看到的东西,例如以下经文所记载的:马太福音3:8-9; 5:7-48; 6:1-20; 7:16-20, 24-27; 9:13; 12:33; 13:8, 23; 18:21-35; 19:19; 22:35-40; 24:12-13; 25:34-46; 马可福音4:18-20; 11:13-14, 20; 12:28-35; 路加福音3:8-9; 6:27-39, 43-49; 7:47; 8:8, 14-15; 10:25-28; 12:58-59; 13:6-10; John 3:19, 21; 5:42; 13:34-35; 14:14-15, 20-21, 23; 15:1-8, 9-19; 21:15-17。这些观念和其它类似观念就是所多玛人(也就是那些沉浸于邪恶的人,2220, 2246, 2322节)对罗得说:“这个人来寄居,还真要审判我们吗”所表示的,也就是说,那些具有不同教义和生活的人真要教导我们吗?
5117.“结出串串成熟的葡萄”表属灵真理与属天良善的结合。这从“成熟”、“串串”和“葡萄”的含义清楚可知:“成熟”是指重生或再生,直到真理与良善结合的过程,因而是指这二者的结合;“串串”是指属灵良善的真理;“葡萄”是指属天真理的良善;在此是指诸如存在于“酒政”所代表的感官层里面的这二者。它们在感官层中的结合好比一挂一挂成熟的葡萄;因为在重生或再生的过程中,一切真理都倾向于与良善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之前,真理并未接受生命,故不会结出果实。这一阶段就以正在成熟的树之果实来代表。真理仍占主导时的状态以此处被称为“串串”的未成熟葡萄来代表,而良善占主导时的状态则以此处被称为“葡萄”的成熟葡萄来代表。良善的这种主导地位还以成熟葡萄中所感知到的风味和甜蜜来代表。不过,至于真理与良善在感官层里面的结合,我们无法给出进一步的细节,因为它们都是些过于深奥,以至于任何人都难以理解的秘密。首先,有必要对属天-属灵层和感官层,以及真理与良善在其中进行结合的属世层的状态有一个透彻的了解。
“葡萄”表示属灵人的良善,因而表示仁爱。这一点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如以赛亚书:
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指望它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以赛亚书5:1-2,4)
“葡萄园”表示属灵教会;“他指望它结好葡萄”表示仁爱的善行;“反倒结了野葡萄”表示仇恨和报复的恶行。
又:
耶和华如此说,串串葡萄中寻得新酒,人就说,不要毁它,因为福在其中。(以赛亚书65:8)
“串串葡萄中的新酒”表示从属世层里面的良善所获得真理。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我要结集他们;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耶利米书8:13)
“葡萄树上必没有葡萄”表示没有任何内层或理性良善存在,“无花果树上必没有无花果”表示没有任何外层或属世良善存在;因为“葡萄树”表示理解力部分,如刚才所示(5113节);当真理与良善在其中结合时,“葡萄树”表示理性层,因为理性层因那结合而存在。“无花果树”表示属世人或外在人的良善(参看217节)。
何西阿书:
我发现以色列,如在旷野的葡萄;我看见你们的列祖如起初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果子。(何西阿书9:10)
“旷野的葡萄”表示尚未变得属灵的理性良善;“无花果树上初熟的果子”以同样的方式表示属世良善。“以色列”表示初始时的古代属灵教会,“列祖”在此和在其它地方不是指雅各的儿子,而是指古教会最初建立在其中的那些人。
弥迦书:
没有一挂可吃的。我的灵魂渴想初熟的果子。地上虔诚人灭尽,人间没有正直人。(弥迦书7:1-2)
“可吃的一挂”表示初始的仁之良善;“初熟的果子”表示那时的信之真理。
阿摩司书:
看哪,日子将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踹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大山必滴下新酒,小山必融化。我必使我民被掳的归回,他们必重修荒废的城邑,住在其中;栽种葡萄园,喝其中所出的酒;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阿摩司书9:13-14)
这论及属灵教会的建立,它被如此描述。“耕种的必接续收割的”这句话预言了属灵良善与其真理的结合;“踹葡萄的必接续撒种的”这句话则预言了属灵真理与其良善的结合;“大山必滴下新酒,小山必融化”表示由这种结合产生的爱与仁之善行;“使我民被掳的归回”表示从虚假当中解救出来;“重修荒废的城邑”表示纠正虚假的真理教义;“住在其中,栽种葡萄园”表示发展那些构成属灵教会的事物;“喝其中所出的酒”表示将该教会的真理变成自己的,这些真理教导仁爱;“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表示将源于这些的良善变成自己的。谁都能看出,“重修城邑”、“栽种葡萄园”、“喝酒”、“修造果木园”、“吃其中的果子”若非包含灵义,纯粹是在描述其中毫无神性之物的属世活动。
摩西五经:
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血红葡萄汁中洗了袍褂。(创世记49:11)
这论及主;“葡萄酒”表示源于神性之爱的属灵良善;“血红葡萄汁”表示源于神性之爱的属天良善。
又:
牛的奶油、羊的奶、羊羔的脂油、巴珊所出的公绵羊和山羊,与上好的麦子,也喝血红葡萄汁酿的酒。(申命记32:14)
这论及古教会,其爱与仁之良善被如此描述。每种具体产物都表示某种特定良善。“血红葡萄汁”表示属灵-属天的良善,在天上,从主发出的神性就被称为“血红葡萄汁”。葡萄酒之所以也被称为“血红葡萄汁”,是因为葡萄酒和血都表示从主发出的神圣真理;不过,“葡萄酒”论及属灵真理,“血”论及属天教会;由于同样的原因,圣餐也规定用葡萄酒。
又:
他们的葡萄树是所多玛的葡萄树,蛾摩拉田园所生的。他们的葡萄是毒葡萄,他们那一挂一挂都是苦的。(申命记32:32)
这论及犹太教会。“他们的葡萄树是所多玛的葡萄树,蛾摩拉田园所生的”表示这一事实:理解力部分被为地狱之爱产物的虚假所占据;“他们的葡萄是毒葡萄,他们那一挂一挂都是苦的”表示这一事实:意愿部分陷入同样的困境。事实上,“葡萄”因在正面意义上表示仁爱,故论及意愿部分,不过是理解力部分里面的意愿部分;这同样适用于反面意义,因为一切真理本质上属于理解力,一切良善本质上属于意愿。
启示录:
一位天使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串串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启示录14:18)
“收取地上串串的果子”表示摧毁仁爱的一切存在。
马太福音: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马太福音7:16)
路加福音:
凡树木凭它自己的果子就可以认出来。人不是从荆棘上收取无花果,也不是从蒺藜里收取葡萄。(路加福音6:44)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对邻之仁,故经上说:“凭着他们的果子”,也就是仁爱的善行,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葡萄”表示内在的仁爱善行,“无花果”表示外在的仁爱善行。
犹太教会中制定了以下律法:
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申命记23:24)
这条法律意味着无论何人,当在具有不同教义和宗教的其他人当中时,他大可以学习并接受他们的仁之良善或仁爱行为,但不可以吸收它们,并将它们与自己的真理结合起来。“葡萄园”因表示教会,故描述了有教义和宗教的地方;“葡萄”表示仁爱的善行;“器皿”表示教会所拥有的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