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3750.那些被认为比其他人更与天堂相通,并受其流注影响的人对天堂持有哪种观念,也从视觉上向我显明了。出现在头顶上的,是那些在世上渴望被奉为神明的人;他们的自我之爱随着其日益增长的权力和他们所幻想的这种权力给予的自由而达到巅峰。同时,这些人也因伪装纯真和对主之爱而具有欺骗性。他们出现在头顶上的高处,是出于他们对高处的幻想;而事实上,他们就在地狱的脚下。
其中一个灵人把自己放低到我这里;其他人告诉我说,他在世时曾是一个教皇。他很有礼貌地和我交谈,首先谈到彼得和他的钥匙,他以为自己拥有这些钥匙。但当我问他那允许他所喜欢的人进入天堂的权柄时,发现他对天堂的概念如此粗俗,以至于他将天堂表现为一道提供入口的门。他说,他免费为穷人打开这扇门,而富人则按他们的能力付费,并且他们所付的都是神圣的。我问他是否相信他放进来的人会留在那里,他说,他不知道;他们若不留在那里,就再出去。我继续告诉他,他无法知道这些人的内在,不知道他们是否配得,说不定他们是应该在地狱里的强盗呢。他回答说,这不关他的事;他们若不配,可以被打发走。但他被告知彼得的钥匙表示什么,即表示爱与仁之信;由于唯独主赐予这种信,所以唯独主允许人们进入天堂。他还被告知,彼得没有向任何人显现;他只是一个简单的普通灵人,并不比其他人更有权力。关于主,这位曾经的教皇没有其它观点,只是认为只要主把这种权柄赐给他,他就会敬拜祂;否则,如我所感觉到的,他认为主不应该受到敬拜。此外,我和他谈论了内在人,发现他对内在人持有肮脏的观念。
当他坐在枢机主教会议室里的宝座上,以为自己从圣灵说话时,他所享有的那种呼吸的自由、充分和快乐是什么样,也活生生地向我显明了。他被带回到他在枢机主教会议上所经历的那种状态(在来世,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到他在世上所经历的生命状态,因为他的生命状态死后就等待着他);并且他在那种状态下呼吸的性质也传给了我。这呼吸是自由的,伴随着快乐,缓慢、规律、深入,充满整个胸膛。但当他遭到反驳时,他的呼吸延续到腹部,可以说在那里产生些许翻滚和蠕动。当他以为他的声明是神性时,他从一种更无声,可以说与它和谐一致的呼吸中感知到它。
后来我看到操控这类教皇的灵人是谁,就是头顶上的那群塞壬;她们具有这种性质和生命:她们赢得各种各样的情感,意图掌控其他人,使他们臣服于自己,并为了自己摧毁凡她们所能摧毁的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她们利用圣洁和纯真为手段。她们因自己的原因而胆怯,行事谨慎;但一得着机会,她们就会为了自己而一头扎进毫无怜悯的残忍行为。
3882.“她才停了生育”表搭着从地甚至直到耶和华或主的梯子上升。这从“生育”或生产的含义清楚可知,“生育”或生产是指真理与良善;因为这些就是属灵意义上的生产,因为人通过真理与良善得以重生或新生。这类真理与良善就是利亚所生的四个儿子,即流便、西缅、利未、犹大所表示的。“流便”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一步的真理。这种真理仅仅是记忆知识,因而纯粹是对真理的认识。“西缅”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二步的真理,这种真理存在于意愿中,因而是一种渴求真理的意愿。“利未”表示作为重生或新生第三步的真理,人对这种真理感受到一种情感,因而对真理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与仁爱是一样的。而“犹大”表示良善,也就是重生或新生的第四步,这种良善是爱的属天形式。当重生之人,或新生之人到达这一阶段时,主便向他显现,因为这时,他已经如同爬梯子那样从最低的台阶上升到主所在的那个台阶。
这也是雅各在梦中所看到的立在地上、头顶着天、神的使者在上面上去下来、而耶和华或主就在上头的那架梯子所表示的上升(对此,参看创世记28:12)。由此明显可知,这就是“她才停了生育”的含义。“怀孕和生育”在此提到了四次,表示从外在之物到内在之物,或从真理到良善的发展,也就是从地到天的发展(参看3860, 3868, 3874, 3879节)。此后就下来,因为人若不先上去,就不可能下来。下来无非是指通过良善审视真理,如同从一座他所爬上去的高山俯瞰山下的事物。显然,他从这个位置以一种视野来审视,能领略到无数事物,远比站在下面或山谷之人所能领略到的多得多。这种情形和那些处于良善,也就是处于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人相对于那些仅处于真理,也就是唯独处于信仰之人的一模一样。
关于大人和对应关系(续);此处关于心与肺的对应关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