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4763.“就撕裂自己的衣服”表哀恸,也就是说,因真理被毁,或信不复存在而哀恸。我们在圣言,尤其历史部分经常读到人们撕裂衣服;如今这种行为的起源却不为人知。人们也不知道它代表因真理被毁而悲伤。这种行为因以下事实而成为代表:“衣服”表示真理,如前所示(4545节)。在这一章,经上还说,当雅各认出他儿子的外衣时,他便撕裂衣服(创世记37:34),以此表示因真理被毁而哀恸。圣言的其它地方也有类似例子,如亚述王西拿基立所差遣的拉伯沙基出言侮辱耶路撒冷时,王的家宰以利亚敬,书记舍伯那和史官约亚因此都撕裂衣服,把这些话告诉了希西家王;王听见也撕裂衣服,披上麻布(以赛亚书36:22;37:1;列王纪下18:37;19:1)。拉伯沙基所说侮辱的话针对的是神、王和耶路撒冷,因而是神性真理,这一点从这段经文的内义看得更明显。因此,撕裂衣服是为了表达哀恸。
当狂底在王面前念诵耶利米所写的书卷时,经上说,王将书卷扔在火盆中,王和听见这一切话的臣仆都不惧怕,也不撕裂衣服(耶利米书36:23, 24);他们不撕裂衣服表示当神性真理不被接受时,他们不哀恸。当窥探地的人带来迦南地的坏消息,说不利于它们的话时,嫩的儿子约书亚和耶孚尼的儿子迦勒撕裂衣服(民数记14:6)也具有同样的含义;因为“迦南地”表示主的国度,说不利于它的话就是说反对神性真理的虚假的话。当神的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以利的两个儿子都被杀了时,有一个人从阵上逃跑,衣服撕裂,头蒙灰尘,来到示罗(撒母耳记上4:11,12),表示对丧失神性真理和神性良善的哀恸。因为“约柜”代表主的国度,在至高意义上代表主自己,因而代表教会的一切神圣事物,“撕裂衣服”表示因丧失神性真理而悲伤;“头蒙灰尘”表示因丧失神性良善而悲伤。
论到撒母耳和扫罗,我们读到:
撒母耳转身要走,扫罗就扯住他外袍的衣襟,衣襟就撕断了。撒母耳对他说,如此,今日耶和华使以色列国与你断绝,将这国赐与你的同伴。我不同你回去,因为你厌弃耶和华的命令,耶和华也厌弃你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15:26-28)
扫罗撕断撒母耳外袍的衣襟代表撒母耳当时所说的话,即以色列国与他断绝,他将不再是以色列的王。因为“国”在内义上表示神性真理(1672, 2547, 4691节),“王”和“王权”也是(1672, 1728, 2015, 2069, 3009, 3670, 4575, 4581节),以色列国和王尤其如此,因为以色列代表主的王权。关于耶罗波安和先知亚希雅的记载意思也一样:
当耶罗波安出了耶路撒冷,先知亚希雅在路上遇见他,亚希雅身上穿着一件新衣,唯独他们二人在田野时,亚希雅一把抓住自己身上的新衣裳,把它撕成十二片;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十片。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看哪,我必将国从所罗门手里夺回,将十个支派赐给你。(列王纪上11:29-31)
撒母耳记下同样记载,当扫罗在战争中被杀时,他们撕裂衣服:
扫罗在战争中被杀后,第三天,有一人从扫罗的营里出来,衣服撕裂;当大卫听到扫罗的死讯时,大卫就抓住自己的衣服,把它们撕裂了;跟随他的人也是如此。(撒母耳记下1:1-2,11)
这也代表因那些坚持与仁分离之信的人丧失并抛弃神性真理而哀恸。因为如前所述,“王权”表示神性真理,而杀扫罗的“非利士人”代表持守与仁分离之信的信徒(1197, 1198, 3412, 3413节)。这一点同样从在这一章所作的哀歌(撒母耳记下1:17-27)明显看出来。
当押沙龙杀了他兄弟暗嫩,有风声传到大卫那里说,押沙龙将王的众子都杀了时,大卫就“撕裂衣服,躺在地上。王的臣仆也都撕裂衣服,站在旁边”(撒母耳记下 13:28,30-31)。这样做也是为了代表来自神性的真理被毁,这些真理在内义上由“王的众子”来表示。当大卫从押沙龙面前逃跑时,他遇见亚基人户筛,衣服撕裂(撒母耳记下15:32),这段经文意思也一样;因为在圣言中,王,尤其大卫,代表神性真理。当以利亚将耶和华的话告诉以色列王亚哈说,他将因自己所行的恶而被除尽时,亚哈就撕裂衣服,身披麻布,这段经文意思也差不多是这样(列王纪上21:27)。
撕裂或撕碎衣服代表因丧失真理而哀恸,这一事实从以下经文进一步清楚看出来:
祭司希勒家在耶和华殿里得了律法书;沙番就在约西亚王面前读那书。王听见律法书上的话,便撕裂衣服。(列王纪下22:11)
显然,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圣言,即神性真理丧失太久,已从他们心里和生活中被抹除了。当主承认祂是基督,是神的儿子时,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祂说了僭妄的话(马太福音26:63-65;马可福音14:63, 64),这段经文表示大祭司完全确信主说了反对圣言,因而反对神性真理的话。
当以利乘旋风上升,以利沙看见时,以利沙抓住自己的衣服,把它们撕成两片;他拾起以利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用它打水,水也左右分开,以利沙就过来了(列王纪下 2:11-14);那时以利沙把衣服撒成两片,是为了哀恸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丧失了;因为以利亚代表主的圣言,也就是神性真理(2762节)。从以利亚身上掉下来并被以利沙拾起的外衣代表以利沙延续以利亚的代表,因为“外衣”表示神性真理(参看4677节)。这也解释了为何当进行这种哀恸时,被撕裂的衣服是外衣,这一点从上面所引用的某些经文明显看出来。“衣服”因表示教会的真理,在至高意义上表示神性真理,故若非在哀恸,穿着撕裂的衣服出行是可耻的。这一点从哈嫩向大卫臣仆所行的事明显看出来,因为他将他们的胡须剃去一半,又割断他们下半截的衣服;因此,他们不可到大卫那里(撒母耳记下10:4,5)。
5109.创世记40:9-13.酒政长便将他的梦告诉约瑟,对他说,在梦里我看见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树。葡萄树上有三根枝子,好像发了芽、开了花,结出串串成熟的葡萄。法老的杯在我手中,我就拿葡萄挤在法老的杯里,将杯递在法老手掌中。约瑟对他说,你所作的梦是这样解:三根枝子就是三天,三天之内,法老必使你抬起头来,恢复你原来的职位,你仍要将法老的杯递在他手中,像先前做他酒政时一样。
“酒政长便将他的梦告诉约瑟”表属灵层的属天层觉知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至今仍被抛弃的感官印象会是什么结果。“对他说”表由觉知所带来的启示。“在梦里”表预言。“我看见我面前有一棵葡萄树”表理解力部分。“葡萄树上有三根枝子”表由此甚至直到最末层的衍生物。“好像发了芽”表使重生得以实现的流注。“开了花”表接近重生的状态。“结出串串成熟的葡萄”表属灵真理与属天良善的结合。“法老的杯在我手中”表内层属世层进入外层属世层的流注,以及接受的开始。“我就拿葡萄挤在法老的杯里”表进入拥有属灵源头的善行中的相互流注。“将杯递在法老手掌中”表内层属世层将这些变成自己的。“约瑟对他说,你所作的梦是这样解”表就它里面所包含的东西而言,由通过属世层里面的属天层得来的觉知所产生的启示。“三根枝子就是三天”表连续不断的衍生物,甚至直到最后的衍生物。“三天之内”表那时,一个新状态就会到来。“法老必使你抬起头来”表已经预备并因此决定的事。“恢复你原来的职位”表经由受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所得来的印象恢复次序,好叫它们占据末位或最低位置。“你仍要将法老的杯递在他手中”表好叫它们能由此服侍内层属世层。“像先前一样”表符合次序的法则。“做他酒政时”表这是这种感官印象的正常位置。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