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5023.“等着他的主来到家里”表好使它可以与属世良善交流。这从“主”的含义清楚可知,“主”是指非属灵的属世良善(4973, 4988节)。“家”在内义上是指属世心智,因为属世心智,和理性心智一样,就像一个家:其中丈夫是良善,妻子是真理,女儿和儿子是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以及源于前者(即丈夫和妻子所代表的良善与真理)如同源于父母的良善与真理;而男女仆人则是事奉并支持它们的快乐和记忆知识。所以此处“等着他的主来到家里”表示等属世良善来到自己的居所,那里也有与它结合的真理;但在这种情况下,它是虚假,却说服良善相信它是真理,因为非属灵的属世良善很容易被说服相信虚假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虚假。 经这之所以说“他的主”,是因为非属灵的属世之物视属灵之物为某种卑贱之物,或仆人(5013节)。
人的属世心智和他的理性心智一样,被称为“家”;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污灵从人里面出来,走遍干旱之地,寻求安歇;既寻不着,便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到了,就看见那屋子打扫干净,修饰好了,他就去带了另外七个比自己更恶的污灵来,进去住在那里。(路加福音11:24-26)
“家”在此表示属世心智,当它里面没有“丈夫与妻子”所表示的良善与真理,“女儿与儿子”所表示的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也没有诸如“男女仆人”所表示的那支持之物时,就被称为“打扫干净”的空屋。这个人自己就是“家”,因为理性心智与属世心智构成一个人;没有这些事物,也就是没有良善与真理,以及对它们的情感,和这些情感所提供的服务,他不就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野兽。
在路加福音中,“家”还表示人的心智:
凡一国自相纷争,就成为荒场;凡一家自相纷争,就必败落。(路加福音书11:17)
马可福音:
若一国自相纷争,那国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没有人能进壮士家里,抢夺他的家具;必先捆住那壮士,才可以抢夺他的家。(马可福音3:24,25,27)
“国”表示真理(1672, 2547, 4691节),“家”表示良善(2233, 2234, 3720, 4982节);“家”由于更重要而表示良善。
路加福音:
家主若知道贼什么时候来,就必警醒,不让他的房屋给挖透了。(路加福音12:39)
又:
从今以后,一家五口将起纷争,三个和两个相争,两个和三个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路加福音12:52-53)
此处论述的主题是圣言的内在或属灵内容被打开后,教会成员所进入的属灵争战。“家”表示实际的人或他的心智;而“父亲”、“母亲”、“儿子”和“女儿”是指良善与真理,以及对它们的情感,在反面意义上则指邪恶与虚假,以及对它们的情感,它们是争战的根源,以及在这类争战中要与之搏斗的东西。
主吩咐祂的门徒说:
无论进哪一家,先要说,愿这一家平安!那里若有当得平安的人,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不然,就归与你们了;你们要住在那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路加福音10:5-7)
这代表他们要住在良善本身中,也就是住在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良善中,不是进入其它任何良善。“家”表示人或他的心智(也可参看3538, 4973节)。
5110.“酒政长便将他的梦告诉约瑟”表属灵层的属天层觉知受心智的理解力部分支配,至今仍被抛弃的感官印象会是什么结果。这从“约瑟”的代表,以及“梦”和“酒政长”的含义清楚可知:“约瑟”是指属灵层的属天层(4286,4585,4592,4594,4963节节);“梦”是指预见和随之的结果,如前所述(5091,5092,5104节节),因而是指对结果的预见或洞察;“酒政长”是指总体上受理解力部分支配的感官能力(5077,5082节),它被抛弃是指他被拘禁(5083,5101节)。这一切表明,这些话的内义如前所述。另外,从下面几节明显可知,代表属灵层的属天层的约瑟觉知会是什么结果。
采用“属灵层的属天层”这种说法时,就是指主;这种说法也可以用来论及祂里面的抽象品质,因为祂是属天层本身和属灵层本身,也就是说,祂是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的确,没有人对脱离实际人物的抽象品质拥有什么概念,因为属世之物会进入其思维中的每一个观念。尽管如此,若我们想到,主里面的一切事物都是神性,这神性超出人的全部思维,甚至超出天使的理解,若我们因此将可理解的一切事物都抽离出来,那么剩下的就是纯然的存在和这存在的显现了,也就是属天层本身和属灵层本身,即良善本身和真理本身。
然而,人具有这样的特征:若不与经由感官从这个世界所进入的某种属世事物联系起来,他就无法在头脑中形成有关抽象事物的任何思想观念;因为若没有某种诸如此类的事物,他的思维就会如同在深渊中那样丧失并消散。因此,为防止完全沉浸于肉体和世俗事物中的人丧失对神性的观念,以及因保留这种观念之人的污秽思想而玷污这种观念,同时玷污源自神性的一切属天或属灵之物,耶和华乐意将自己呈现为祂本来的样子,就是祂在天上所显现的样子,也就是显为一个神性人。因为整个天堂联结起来,呈现为人形。这一点从各章末尾关于人的各个部位与大人,也就是天堂的对应关系的说明可以看出来。这神性,也就是耶和华自己在天上的显现,就是来自永恒的主。这也是主在祂里面荣耀人身,也就是使它变成神性后所具有的形像。这一点从祂变形像时在彼得、雅各和约翰面前所显现的形式(马太福音17:1,2)很明显地看出来,祂多次以这种形式显现给先知们。正因如此,谁都能想到这神性本身就是人,同时也是主,一切神性和完美的三位一体都在祂里面;因为在主里面,神性本身就是圣父,显现在天堂的这神性就是圣子,由此所发出的神性就是圣灵。由此清楚可知,这三者为一,如祂自己所教导的。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