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至于其它星球居民的宗教敬拜,一般来说,其中那些不拜偶像的人都承认主是独一神。他们敬拜的神性不是不可见的,而是可见的,因为事实上,当神性向他们显现时,祂以人的形式显现,就像祂以前向地球上的亚伯拉罕和其他人所显现的那样。凡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都蒙主悦纳。他们还说,没有人能正确敬拜神,更不用说与祂联结了,除非对祂具有某种可被理解的概念;只有神拥有人的形式,这种概念才有可能。如果不这样来理解神,那么内视,即思想神的能力就会丧失,如同肉眼视觉聚焦于无边无际的太空时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思维必然滑入自然界,并拜自然为神。所有星球的居民都崇拜人形式的神性,也就是主(AC 8541-8547, 10159, 10736-10738)。他们乐于听说,主实实在在变成了人(AC 9361)。不以人的形式来思想神是不可能的(AC 8705, 9359, 9972)。人能敬拜并热爱他对其有某种概念的任何人,而不是一个概念也没有的任何人(AC 4733, 5110, 5633, 7211, 9267, 10067)。主接受所有处于良善并敬拜人形式的神性之人。
6588.“但神必定眷顾你们”表末期即将到来。这从“眷顾”的含义清楚可知,“眷顾”是指末期,在此是指压迫在埃及的以色列人的末期;在内义上是指一个旧教会的末期和一个新教会的初期。在圣言中,该末期被称为“眷顾”(visitation),既论及总体上的教会,也论及具体的教会里的人;既论及即将诞生的新教会,也论及即将气绝的旧教会;还论及即将得救的教会个体成员,以及即将受到诅咒的人。
在圣言中,“眷顾”(经上或译为降罚、惩罚、刑罚、追讨)和“眷顾的日子”(经上或译为降罚、惩罚、刑罚、追讨的日子)表示这些事物;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路加福音:
主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因祂眷顾救赎了祂的百姓。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或升起的太阳从高处眷顾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路加福音1:68, 78, 79)
这是撒迦利亚关于主的预言,告知了祂出生之后将要发生的事;“眷顾”在此表示一个新教会从死里复活,以及那时对那些不知道信之真理和良善之人的启示,从而对他们的解救。因此,经上说:“祂眷顾救赎了祂的百姓”,祂眷顾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
摩西五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长老,对他们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向我显现,说:我实在眷顾了你们,眷顾你们在埃及的遭遇。(出埃及记3:16)
又:
百姓就信了;他们听见耶和华眷顾以色列人。(出埃及记4:31)
“眷顾”在此表示教会不复存在之时的末期,和它即将开始之时的初期;对埃及人来说是末期,对以色列人来说是初期;因而也表示对后者的解救。
耶利米书:
他们必被带到巴比伦存在那里,直到我眷顾他们的日子。那时,我必将神家的器皿带回来交还此地。(耶利米书27:22)
又:
为巴比伦所定的七十年满了以后,我要眷顾你们,向你们成就我的恩言,把你们带回此地。(耶利米书29:10)
“眷顾”表示解救;一般表示被掳和荒凉的末期。
在以赛亚书,“降罚(或追讨、眷顾)”和“降罚的日子(或追讨的日子、眷顾的日子)”表示教会的末期:
到从远方临到的降罚和毁灭的日子,你们怎样行呢?你们向谁逃奔求救呢?(以赛亚书10:3).
又:
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我必因邪恶刑罚世界,因罪孽刑罚恶人。(以赛亚书13:9, 11)
耶利米书:
他们必在仆倒的人中仆倒;降罚于他们的时候,他们必致跌倒。(耶利米书8:12)
何西阿书:
降罚的日子来了,报应的日子到了。(何西阿书9:7)
摩西五经:
耶和华对摩西说,现在你去领这百姓,往我所告诉你的地方去,我的使者必走在你前面;只是在我追讨的日子,我必追讨他们的罪。(出埃及记32:34)
路加福音:
耶稣论到耶路撒冷说,他们连一块石头也不留在另一块石头上,因你认不出眷顾你的时候。(路加福音19:44)
“眷顾的日子”表示主的到来和那时的启示;但就犹太民族而言,鉴于他们不承认这一点,所以“眷顾的日子”表示他们当中的教会代表行为的末期;因为当耶路撒冷被毁时,祭祀就走到尽头,这个民族就散落开。
以西结书:
我耳中有大声喊叫说,要使那惩罚这城的人近前来,各人手中各拿毁灭的器械。(以西结书9:1)
此处意思也一样。以赛亚书:
利乏音人必不能再活;因为你刑罚他们,消灭了他们。(以赛亚书26:14)
“利乏音人”表示大洪水之前的上古教会的后代,他们还被称为“拿非利人”和“亚衲人”(参看567, 581, 1673节);“你刑罚、消灭了利乏音人”表示该教会的末期,以及把他们投入地狱(1265-1272节)。在耶利米书,“惩罚或追讨”(Visitation)表示报应,因而表示诅咒:
我岂不因这些事惩罚呢?岂不报复这样的民族呢?(耶利米书5:9)
又:
我向以扫追讨的时候,必使灾殃临到他。(耶利米书49:8)
何西阿书:
我必因他所行的惩罚他,报应他的行为。(何西阿书4:9)
8705.“将事件带到神那里”表调解和代求。这从“将事件带到神那里”的含义清楚可知,当论及神性真理时,“将事件带到神那里”是指与神性本身进行调解,并代求,因为进行调解和代求的人会把事件带到提供帮助者那里。调解和代求是神性真理所作的工,因为神性真理离神性良善,也就是主自己最近。神性真理之所以离神性良善,也就是主最近,是因为它直接从主发出。既然机会来了,那么就在此阐明主的调解和代求是怎么回事。那些以为三个位格构成神性,然而又合在一起被称为一位神的人按照圣言的字义,对调解和代求没有其它概念,只是认为主坐在祂父的右手边,与祂交谈,如同一个人与另一个人交谈,将人们的祈求带到父这里,并请求父为了祂的缘故而赦免并施怜悯,因为祂为人类忍受十字架之难。这就是每个简单人从圣言的字义所获得的关于调解和代求的概念。
但是,要知道,字义适合简单人的理解水平,好叫他们能被引入更内在的真理,也就是真理本身。因为简单人对天国没有其它任何概念,只是认为它如同地上的王国,对父和主也没有其它任何概念,只是认为父如同地上的王,主如同王子,就是王位的继承人。简单人就有这样的概念,这一点从主的门徒自己对主国度的概念很明显地看出来。因为一开始,他们和其他犹太人一样,也以为主既是弥赛亚,那么将是地上最大的王,会把他们提升到荣耀的巅峰,在全世界所有民族和人民之上。但当他们从主自己那里听说,祂的国不在地上,而是在天上时;他们只会认为祂的天国完全就像地上的王国。这也解释了为何雅各和约翰问,在祂的国里,这一个要坐在祂右手边,那一个坐在祂左手边;而也想在那国里为大的其余的门徒都很生气,彼此争论他们当中哪一个要在那里成为最大的;由于这种观念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无法被根除,所以主只好对他们说,他们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参看马可福音10:37, 41; 路加福音22:24, 30; 马太福音19:28)。但他们那时不知道主所说的“十二宝座”、“十二支派”和“审判”究竟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人们对主与父的调解和代求持什么样的观念,这些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是,了解圣言内层真理的人对主的调解和代求持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即:主代求不是如同世上的儿子向王父代求,而是如同宇宙之主向祂自己代求,如同神独自一人代求,因为父与祂不是二,乃为一,如祂自己所教导的(约翰福音14:8-11)。祂之所以被称为“调解者(即中保)”和“代求者”,是因为“儿子”表示神性真理,“父”表示神性良善(参看2803, 2813, 3704节),调解是通过神性真理实现的,因为通过它才能进入神性良善;神性良善就像太阳的火,是不可靠近的;但神性真理就像太阳发出的光,是可靠近的;它为一个人的内眼,也就是信之眼,提供了进入神性良善的方法和渠道(8644节)。由此可见何为调解和代求。
有必要进一步说一说主自己作为神性良善本身和天堂的太阳本身,是如何被称作“父的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当主在世时,在完全得荣耀之前,祂是神性真理;因此,那段时间是有调解的,祂求父,也就是神性良善本身(约翰福音14:16, 17; 17:9, 15, 17)。但祂的人身得荣耀之后,祂就被称作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因为没有人能思想神性本身,除非他把祂想象成一位神性人(Divine Man);任何人更不可能通过爱与神性本身结合,除非祂被想象成这样。任何人若不把祂想象成一位神性人而思想神性本身,其观念就缺乏确定性,一个不确定的观念不是一个观念。或者,为了想象神性,他可能会思想可见的宇宙无止境的延伸,或以模糊而告终。这种观念与自然崇拜者的观念密不可分,也会掉入自然界,从而不再是对神性的观念。由此明显可知,具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可能通过信或爱与神性结合。一切结合都需要一个对象,而结合的实现取决于这个对象的本质。因此,就神性人身而言,主被称为“调解者(中保)”和“代求者”,尽管祂与自己调解,向自己代求。神性本身无法以任何观念来理解,这一点从主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又:
你们从来没有听见父的声音,也没有看见祂的形状。(约翰福音5:37)
然而,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凡出于自己,或出于血气思想神的人都对祂没有确定的想法,也就是没有任何确定的观念;而那些不出于自己,也不出于血气,而出于灵思想神的人对祂则有确定的想法,也就是说,他们以一个人的形状来想象神性。天上的天使便以这种方式思想神性,古代的智者也以这种方式思想祂。此外,每当神性本身向他们显现时,祂就显为一个神性人;因为经过天堂的神性是一个神性人。原因在于,天堂是一个大人,这在许多章节末尾已经说明。由此可见世上的聪明是什么样,天上的聪明又是什么样。也就是说,世上的聪明把人身的观念除去了;结果,他们的心智和神性之间没有调解,所以他们有浓厚的黑暗。而天上的聪明则具有人身里面的神性的观念;因此,主对他们来说,就是调解或中保,他们的心智由此而有了光。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