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71.灵人与木星居民说话,并教导他们,以及若他们作恶,就严惩他们,这在木星是很平常的事。对此,他们的天使告诉我大量细节,所以我想依次讲述这些经历。灵人之所以能与木星人交谈,是因为他们花大量时间思想天堂和死后的生命,相对来说,很少关心世上的生活。他们知道,他们死后会继续活着;到那时,其状态的幸福取决于他们在世时所形成的内在人的状态。在地球的上古时代,与灵人并天使交谈也是平常事,原因是一样的,即:他们大量思想天堂,很少思想世界。但随着时间推移,与天堂的直接交流中断了,因为世人从内在变得外在,或也可说,他开始大量思想世界,很少思想天堂。当他不再相信天堂与地狱的存在,或人本身是一个死后仍活着的灵时,更是如此。因为当今时代,人们都以为身体凭自己拥有生命,也就是说,靠自己活着,而不是靠它的灵活着。因此,如今人们若不信带着身体复活,就根本不信有复活这回事。
751.此处论述的主题是被称为挪亚的新教会成员所受的试探,并且即便有,也很少有人了解试探的性质,因为如今很少有人经历这些试探,而那些经历的人只知道这是他们自身固有、导致他们受苦的某种东西,故有必要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在试探期间,有些恶灵会激活人的虚假和邪恶,如前所述(653, 705:3, 711, 741节)。事实上,他们会从他的记忆中提取出他从小曾思想和做过的任何事。恶灵能以如此精湛的技巧和极大的恶意如此行,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然而,与此人同在的天使会提取出他的良善和真理,从而保护他。双方的这种争战就是这个人所感觉和感知到的,它使良心遭受痛苦和悔恨。
试探有两种,一种涉及理解力的事物,一种涉及意愿的事物。当一个人在理解力的事物上受到试探时,恶灵只激活他曾实施过的恶行,这些恶行在此由“不洁净的牲畜”来表示;他们以此指控和谴责他。他们甚至还激活他的善行,这些善行在此由“洁净的牲畜”来表示;但他们却以上千种方式来败坏这些善行。同时,他们也激活他的思维,这些思维在此也由“飞鸟”来表示;另外,他们还激活在此由“爬在土地上的一切”所表示的那类事物。不过,这种试探是温和的,给人的感觉只是他回想起这类经历,由此感到某种焦虑。
然而,当人在意愿的事物上受到试探时,其被激活的行为和思维不是那么多。相反,有一些恶魔(这类恶灵可被如此称呼)会在他里面点燃早已渗入他的恶欲和污秽的爱,从而利用这个人的欲望本身攻击他。他们做起这种事来如此恶毒和隐秘,以至于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他们干的。实际上,他们能在顷刻之间渗入他的欲望的生命,并且几乎瞬间就将对良善与真理的情感扭转并变成对邪恶与虚假的情感,以至于这个人只知道这些事来自他自己,是从他自己的自由意志中流出的。这种试探是最严厉的,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内心的痛苦和灼烧的折磨。对此,容后再述(755-757, 760, 845节)。我被允许从大量经历中发觉并知道,这是真的;还知道这些恶灵或恶魔什么时候、如何流入并泛滥,以及他们是谁,来自何处。关于这些经历,蒙主的神性怜悯,容后详述。
2027.“随从你的种”表示祂要把它们赐给那些信祂的人。这从“种”的含义清楚可知,“种”是指信(参看1025, 1447, 1610节),事实上,是指仁之信(参看379, 389, 654, 724, 809, 916, 1017, 1162, 1176, 1258节)。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的人都没有仁之信,因而不是此处所说的“种”,因为他们在这样做时想因自己的公义,而非主的公义得救。他们缺乏仁之信,也就是缺乏仁爱,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们把自己摆在他人之前,因而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他人,除非他人服侍自己。他们要么蔑视、要么憎恨那些不愿服侍自己的人。因此,他们通过自我之爱而与同伴分道扬镳,永远不会走到一起,以这种方式摧毁天堂的东西,即相爱,而相爱是天堂的支柱。因为天堂本身,以及它的整个良好友谊与和谐一致都在相爱中存在并持续存在。在来世,凡破坏和谐一致的东西都反对天堂本身的秩序,从而促使整体毁灭。这就是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声称公义是自己的之人的性质。
来世有很多这样的人。有时,他们的脸发光,就像小火把;但这是因为自我称义所产生的幻火;事实上,他们是冰冷的。有时,人们会看见他们到处奔跑,试图从圣言字义来证明自我功德,因为他们憎恨属于内义的真理(1877节)。他们的气场是关注自我的气场,因而毁灭所有不视自我为某种神明的观念。从许多这样的人一起发出的气场具有如此的破坏性,以至于那里只有敌意和对立,因为当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渴望,即渴望被服侍时,他会从心里杀害其余的人。
其中一些人就在那些声称自己在主的葡萄园里劳碌的人当中;而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把心思转向如何增进自己的名声、荣耀和高位,甚至物质利益,直到想在天堂成为最大的,事实上被天使服侍。与自己相比,他们从心里蔑视他人,因此不是充满天堂所在的任何相爱,而是充满自我之爱;他们将天堂置于自我之爱,因为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什么。关于这些人,可参看前文(450-452, 1594, 1679节)。他们就属于那些想成为在前的,却成了在后的之人(马太福音19:30; 20:16; 马可福音10:31)。他们也是那些声称奉主的名说预言,行许多异能的人,但主却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7:22-23)。
那些出于单纯的心以为自己赚得天堂,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则截然不同;这些人没有被自我之爱迷惑,因此与自己相比,没有蔑视他人。他们将赚得天堂视为一种应许,很容易承认这是出于主的怜悯,因为这种承认是仁爱生活的自然结果,仁爱本身热爱一切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