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696.“就躺在那地方”表示这种状态的宁静。这从“躺”的含义清楚可知,“躺”是指处于宁静的状态,因为“躺”或“睡”并不表示别的。就内义而言,这就是“躺”的含义,这一点也可从紧接着所论述的圣言中的其它经文看出来。对那些要经历重生,此处在内在代表意义上所论述的人来说,情况是这样:他们首先处于宁静状态,或外在平安的状态,因为外在平安,或在外在事物中所体验到的平安被称为宁静。事实上,这种状态是由从至内层在它里面的平安的神性状态产生的;平安的神性状态通过移除恶欲和虚假而出现在外在事物中,因为正是这些恶欲和虚假造成了一切动荡。此外,在生命之初,也就是婴孩时期,每个人都处于宁静的状态;但随着他年龄增长,也就是逐渐长大,他远离了这种状态,因为他屈服于世俗的忧虑,随之屈服于由爱自己、爱世界的贪欲,和源于这些的虚假所造成的焦虑。
正在重生的人里面的新生命差不多也是这样。一开始,他处于宁静的状态;但随着他进入一种新生命,他也同时进入一种不宁静的状态。因为他以前所吸收或充满的邪恶和虚假现在浮现出来,并搅扰他,以至于最后他会经历不断力图摧毁其新生命状态的魔鬼团伙所造成的试探和烦恼。然而,此人从至内层处于平安的状态。除非这种状态从至内层与他同在,否则他根本不会去争战,因为在他所经历的一切冲突或争战中,他不断视这种状态为目的;他若没有这样的目的,永远不会有争战的能力和力量。此外,这也是他得胜的原因。由于这就是所关注的目的,所以一旦争战或试探结束,他也会进入这种状态。这就像继秋冬状态之后到来的春天状态,或继傍晚和黑夜之后到来的黎明状态。属灵事物上的平安状态就类似于属世事物上的春天和黎明(参看1726, 2780节);平安来自良善和真理,动荡来自邪恶和虚假(3170节)。
在圣言中,“躺”表示宁静的状态,这一点从以下经文可以看出来。摩西五经:
你们若行在我的律例中,谨守我的诫命,实行它们,我要赐平安在地上,你们躺卧,无人惊吓你们;我要叫恶兽从地上止息,剑也必不经过你们的地。(利未记26:3, 6)
“躺卧”明显论及平安和宁静的状态;“恶兽”表示对邪恶的欲望(45, 46, 908节),它们必“止息”;“剑”表示与真理争战的虚假(2799节),它“必不经过”;这一切表明,平安和平安的宁静来自良善和真理,对它的毁灭来自邪恶和虚假。
以赛亚书: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牛犊与少壮狮子同群;小孩子要牵引它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以赛亚书11:6-7)
这论述的是主和祂国度中的平安状态;它们必“同卧”表示他们不能被任何邪恶或虚假侵扰。何西阿书:
当那日,我必为他们与田野的野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地上的爬行物立约;我必从这地折断弓剑,止息争战,使他们安然躺卧。(何西阿书2:18)
此处“躺卧”同样表示移除造成动荡的虚假和邪恶之后到来的宁静状态。
诗篇:
我躺下睡觉,我醒着,都因耶和华扶持着我。虽有成万的百姓来周围攻击我,我也不怕。(诗篇3:5-6)
“躺下睡觉”表示宁静和安全的状态。又:
我必平安躺下睡觉,因为独有你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诗篇4:8)
又:
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边;祂使我的灵魂苏醒。(诗篇23:2-3)
从这些经文明显可知,“躺或躺卧”表示平安和宁静的状态;“躺在那地方”表示状态的宁静,因为“地方”在内义上表示状态(3692节)。
1316.“看哪!这人民为一,他们都有一种语言”表示他们都有一样的信之真理和教义。这从“人民”和“语言(或嘴唇)”的含义清楚可知:“人民”是指信之真理,“语言(或嘴唇)”是指教义。前面说明(1259节),“人民”表示信之真理,也就是那些拥有信之真理的人;“语言(或嘴唇)”表示信之教义,这在前面也已说明(11:1;1286节)。当所有人都以社会的共同利益、教会的共同利益和主的国度为目的时,就说人民“为一”,他们的语言或嘴唇也是“一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主就在这目的里面,所有人都从主而为一。但主绝不可能与一个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人同在。人自己的东西本身就会将主排斥在外,因为人由此会将社会的共同利益和教会的共同利益,甚至将主的国度扭转并指向他自己,甚至使它们可以说为他而存在。他就这样把主的东西从祂那里夺走,并将自己置于祂的位置。当这种态度在人里面掌权时,他的每一个思维,甚至他思维的最小细节里面都会有它的反映。这就是在人里面掌权的东西,或说人的主导特征的性质。
这一点在人活在肉身期间不像在来世那样明显,因为在来世,在人里面掌权的东西,或说人的主导特征会通过他周围所有人都感觉到的一种气场显现;这种气场具有这种特点是因为,它从此人里面的每一个事物中散发出来。一个人若在各个方面都关注自己,那么他的气场就会夺取并(如来世的人所说的)吸收对它有利的一切,包括周围灵人的一切快乐。它还会摧毁他们的一切自由。因此,这种人不得不被逐出社群。但当人民为一,语言或嘴唇为一时,也就是说,当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得到关注时,一个人永远不会夺取别人的快乐,或摧毁别人的自由,而是尽可能地促进和增加它。这就是为何天堂社群如同一体,这一体唯独通过来自主的相爱才能实现。这同样适用于教会。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