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8393.口头上而非生活中的悔改不是悔改。口头上的悔改不会使罪得到宽恕;只有生活中的悔改才能做到这一点。主作为怜悯本身,总是宽恕人的罪;但罪却粘附于人,无论他多么以为它们已经得到宽恕。这些罪若不通过照信之诫命生活,也不会从他身上移除。他在生活中遵行这些诫命到何等程度,他的罪就在何等程度上被移除;他的罪在何等程度上被移除,就在何等程度上被宽恕。因为主使人退离邪恶,将他保守在良善中;他在来世能远离邪恶到他活在肉身期间抵制邪恶的程度;那时,他能被保持在良善中到他活在肉身期间出于对良善的情感而行善的程度。由此可见何为罪的宽恕,它是如何发生的。凡认为还有其它任何方式可以使罪得到宽恕的人都大错特错了。
5845.“恐怕我看见灾祸临到我父亲身上”表对它必灭亡的觉知。这从“看见”的含义清楚可知,“看见”是指理解(如前所述,2807, 3863, 4403-4421节),因而是指觉知(3764, 4567, 5400节)。“灾祸临到他父亲身上”表示它必灭亡这个想法,“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坟墓去了”(5832节),以及他们的父亲不见童子与他的哥哥们同在,“就必死”(5836节)所表相同。这就是所表示的灾祸。至于若“便雅悯”所代表的真理离开,“以色列”所代表的属灵良善必灭亡,可参看前文(5832节)。
关于与人同在的天使并灵人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