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74

74.如果一个人经过

74.如果一个人经过惩罚和教导后又行恶,或思想行恶,而不是照着真理的诫命约束自己,那么当惩罚灵返回时,他所施的惩罚更严厉。不过,天使灵会根据其行为背后的意图和其思维背后的意愿而缓和这种惩罚。由此可以推断,他们那坐在头部的天使拥有对此人的某种审判权威;因为他们给予许可、加以缓和、抑制后果和流注。但我被告知,并不是他们在审判,因为唯独主是审判者;他们给予惩罚灵和教导灵的一切吩咐,都是从主流入的,尽管看似出于他们自己。

属天的奥秘 #9479

9479.“他们要为

9479.“他们要为我造一个圣所”表主、因而天堂的一个代表。这从“一个圣所”的含义清楚可知。“一个圣所”是指主,也指天堂,但在此是指主与天堂的一个代表,因为它是由木头所造、上面都以帘子遮盖的一个帐幕,这帐幕若不是因它的代表,不可能成为一个圣所。因为“一个圣所”表示圣洁本身,而除了唯独神性之物,因而唯独主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神圣的(参看9229节)。天堂是“一个圣所”的原因是,天堂之所以为天堂,凭的是那里的神性之物。因为那里的天使照着他们汲取主的神性之物的程度而构成天堂;但照着他们汲取自己的东西而不构成天堂。由此明显可知当如何理解这句话,即:主是天堂全部中的全部。主在自己的东西,因而在神性之物中与天使同住,从而住在天堂中(参看9338e节)。
  “一个圣所”在至高意义上表示主,因为唯独祂是神圣的,唯独从祂发出之物是神圣的;以及“一个圣所”表示天堂,也表示教会,这些事物才是源于主而在天堂和教会中的“圣所”,这一点从圣言中提到“一个圣所”和“众圣所”的经文明显看出来,如以西结书:
  主耶和华说,我要把他们分散在各地,我还要在他们所到的各地作他们的一个小圣所。(以西结书11:16)
  “一个圣所”表示主自己;因为在圣言中,“主耶和威”(Lord Jehovih)和“耶和华”表示主(9373节)。以赛亚书:
  求你从天上垂看,从你圣洁的居所观看。(以赛亚书63:15)
  耶利米书:
  荣耀的宝座,从太初安置在高处是圣所的地方。(耶利米书17:12)
  在这些经文中,“圣洁的居所”和“圣所”表示天堂。
  以赛亚书:
  不过片时,他们占据了你圣洁的民,我们的敌人已经践踏你的圣所。(以赛亚书63:18)
  耶利米哀歌:
  列族进入祂的圣所。(耶利米哀歌1:10)
  又:
  主丢弃自己的祭坛,憎恶自己的圣所。(耶利米哀歌2:7)
  以西结书:
  主耶和威(Lord Jehovih)说,看哪,我要亵渎我的圣所,就是你们所夸耀的力量,眼里所喜爱的。(以西结书24:21)
  利未记:
  我要使你们的城邑荒废,使你们的众圣所成为荒凉。(利未记26:31)
  在这些经文中,“圣所”表示教会,“众圣所”表示属于教会的事物。由此明显可知为何帐幕被称为“一个圣所”,即因以下事实:帐幕代表天堂和教会,其中的圣物代表源于主而在天堂和教会中的神性事物。
  

属天的奥秘 #2027

2027.“随从你的

2027.“随从你的种”表示祂要把它们赐给那些信祂的人。这从“种”的含义清楚可知,“种”是指信(参看1025, 1447, 1610节),事实上,是指仁之信(参看379, 389, 654, 724, 809, 916, 1017, 1162, 1176, 1258节)。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的人都没有仁之信,因而不是此处所说的“种”,因为他们在这样做时想因自己的公义,而非主的公义得救。他们缺乏仁之信,也就是缺乏仁爱,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他们把自己摆在他人之前,因而关注自己,而不是关注他人,除非他人服侍自己。他们要么蔑视、要么憎恨那些不愿服侍自己的人。因此,他们通过自我之爱而与同伴分道扬镳,永远不会走到一起,以这种方式摧毁天堂的东西,即相爱,而相爱是天堂的支柱。因为天堂本身,以及它的整个良好友谊与和谐一致都在相爱中存在并持续存在。在来世,凡破坏和谐一致的东西都反对天堂本身的秩序,从而促使整体毁灭。这就是那些将功德置于其生活行为,声称公义是自己的之人的性质。
来世有很多这样的人。有时,他们的脸发光,就像小火把;但这是因为自我称义所产生的幻火;事实上,他们是冰冷的。有时,人们会看见他们到处奔跑,试图从圣言字义来证明自我功德,因为他们憎恨属于内义的真理(1877节)。他们的气场是关注自我的气场,因而毁灭所有不视自我为某种神明的观念。从许多这样的人一起发出的气场具有如此的破坏性,以至于那里只有敌意和对立,因为当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渴望,即渴望被服侍时,他会从心里杀害其余的人。
其中一些人就在那些声称自己在主的葡萄园里劳碌的人当中;而与此同时,他们不断把心思转向如何增进自己的名声、荣耀和高位,甚至物质利益,直到想在天堂成为最大的,事实上被天使服侍。与自己相比,他们从心里蔑视他人,因此不是充满天堂所在的任何相爱,而是充满自我之爱;他们将天堂置于自我之爱,因为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什么。关于这些人,可参看前文(450-452, 1594, 1679节)。他们就属于那些想成为在前的,却成了在后的之人(马太福音19:30; 20:16; 马可福音10:31)。他们也是那些声称奉主的名说预言,行许多异能的人,但主却对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马太福音7:22-23)。
那些出于单纯的心以为自己赚得天堂,过着仁爱生活的人则截然不同;这些人没有被自我之爱迷惑,因此与自己相比,没有蔑视他人。他们将赚得天堂视为一种应许,很容易承认这是出于主的怜悯,因为这种承认是仁爱生活的自然结果,仁爱本身热爱一切真理。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