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91.不仅整个天堂如一个人那样呼吸,而且一切个体社群也联合呼吸,甚至所有天使和灵人也是如此。这一事实已通过众多活生生的经历向我证明了,以至于让我在这个问题上丝毫没有怀疑的余地。灵人惊讶万分,居然有人对此有所怀疑。除了天使和灵人是非物质的观念外,很少有人对他们持有其它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会是思维,几乎不是真正的实质,更不会享有世人那样的视觉、听觉和触觉,尤其不会有呼吸,因而没有像世人那样的生命。然而,他们的生命更为内在,就像灵的生命之于人的生命那样。有鉴于此,我在此再引用一些经历。
有一次,临睡前我被告知,有许多人密谋对付我,想让我窒息而死。不过,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威胁,因为主保护我,于是我安然入睡。但到了半夜,我醒了,分明感觉我不是凭自己在呼吸,而是通过天堂在呼吸。因为呼吸的动作不是我自己的,而我自己仍然在呼吸。在许多其它场合,我得以感觉到灵人,以及天使的呼吸,因为他们在我里面呼吸;但当时我自己的呼吸仍在,与他们的不同。没有人能感觉到这一点,除非他的内层被打开,并以这种方式被引入与天堂的联系。
6392.“以地为可喜悦”表那些在主国度的人就享有这种幸福。这从“地”和“可喜悦”的含义清楚可知:“地”是指教会,因而也指主的国度(662, 1066, 1067, 1413, 1607, 1733, 1850, 2117, 2118, 4447节),“地”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在圣言中,“地”所表示的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它代表主的国度,是因为教会自上古时代起就一直在那里(3038, 3481, 3686, 3705, 4447, 4454, 4516, 4517, 5136节);“可喜悦”是指不思回报的善行所具有的幸福。经上之所以说“他看安息为美好,以地为可喜悦”,并且这两种说法都表示存在于主国度中的幸福,是因为“看安息为美好”论及属天之物或良善,而“以地为可喜悦”论及属灵之物或真理,这两种说法都提及是由于良善与真理的婚姻(6343节)。
进一步考虑存在于不思回报的善行中的幸福,要知道,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不思回报而行善就是天上的幸福。因为除了升职,被别人服侍,有大量财富,过一种享乐的生活外,人们不知道还有其它什么幸福可言。还有超越这些东西、充满人之内层的幸福存在,因而有一种天堂的幸福存在,这幸福就是真正仁爱的幸福;对此,他们极度无知。问问当今智者,他们知不知道这就是天堂的幸福。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人弃绝善行,以为行善却没有通过行善赚取功德的意图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些被主引导的人只渴望行善,压根就没有通过行善赚取功德的想法。主赐给那些正在重生之人的新意愿就带有这种心态;因为这新意愿就是住在人里面的主。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