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9613.“这才成了一个居所”表整个天堂由此完全合而为一。这从“居所”的含义清楚可知,“居所”是指天堂(参看9594节)。当天堂被如此完全联结起来时,它就为一,这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天堂是由无数天使社群组成的,然而主引导他们如同引导一个总的天使或人。这是因为源于主之爱的相爱就存在于他们所有人当中,当这爱存在于他们所有人当中,在他们所有人里面时,他们就能被排列成天堂的形式,该形式具有这样的性质:许多人合而为一,而且他们人数越多,他们的一体性就越强。此处情形就像人体的无数部位,尽管这些部位截然不同,各种各样,但仍构成一体。原因是,它们都存在于一个类似天堂的形式里面,因为它们与天堂相对应,这在许多章节末尾早已说明;他们凭这种对应而拥有一种相爱,并通过相爱而联结在一起。正因如此,一个处于爱和信的良善之人是一个最小形式的天堂(9279节);在主眼里,整个天堂如同一个总的人(参看9276e节)。
天堂里不计其数的天使社群的一切联结,以及它们的联结方式就以本章所论述的居所和罩棚的建造来代表。不过,联结的这些方式,就是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这些方式,无法从那里进入世人所拥有的观念,因为世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居所”代表天堂。或者他们即便意识到这一事实,仍不知道天上的社群通过爱被如此联结在一起,以致它们呈现为一体。然而,当关于居所的这些细节被阅读时,所有这些事物都完全流入天使的观念;因为所描述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都有一个内义,当被主显现给天使时,这内义就会将整个天堂中的所有人通过来自主的爱而彼此联结、互相关联的状态展现给他们。
天使社群按照以下法则合为一个天堂:⑴天堂里的每一个完整整体都是由许多人按照天堂的和谐而彼此分享生活的模式产生的。⑵爱是属灵的融合,这种融合带来天堂的和谐。⑶为使一切个体都能被保持在结合和关联中,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纽带。⑷共同的纽带必进入并创造个体纽带。⑸这共同的纽带就是主,也就是来自主的爱,因而对祂的爱。⑹个体纽带就来源于这共同纽带;它们是相爱,或对邻之仁的纽带。这些就是由无数天使社群组成的天堂仍作为一个总的人而存在所凭借的法则。
4700.“他父亲就责备他,对他说,你作的这是什么梦”表愤慨。这从“责备”的含义清楚可知,“责备”是指愤慨,尤其因关于主的神性人身的真理的宣告,这种宣告由“作梦”来表示(4682, 4693, 4695节)。“约瑟的父亲和哥哥”在此表示来源于古代宗教的犹太教。犹太教的外在大部分类似于古教会的外在。然而,外在里面有一个内在,是那些属于古教会之人的情形,而非那些属于犹太教之人的情形。因为犹太人不承认任何内在,无论过去还是今日。然而,尽管他们不承认内在,但仍有某种内在之物存在。这外在及其内在在此被称为“父亲”,没有内在的外在则被称为“哥哥”。这就解释了接下来的这两句话:“他哥哥们都嫉妒他,他父亲却把这话存在心里”。这头一句话表示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的憎恶,后一句话表示真理仍存留在他们的宗教中。
基督教会的情形差不多也是这样。在那里,那些处于没有内在的外在之人在领受圣餐,吃饼喝酒时,只想到他们应当这样做,因为这是命令,并且教会一直遵守。其中有些人也认为饼和酒是神圣的,但并不认为饼和酒含有神圣之物是因为“饼”对应于天上爱与仁的神圣,“酒”对应于天上仁与信的神圣(3464, 3735节)。而那些既处于外在,同时也处于内在敬拜的人并不尊崇饼和酒,而是尊崇这些所代表的主;爱、仁与信的神圣皆源于祂。他们这样做并非出于教义,而是出于被他们融入生活的爱、仁与信。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