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77

77.除了刚才提到的

77.除了刚才提到的灵人外,还有些提供反面建议的灵人。他们是那些活在世上时由于邪恶而从其他人的社群被逐出的人。当他们靠近时,只见某种像飞火一样的东西滑落到脸旁边。他们把自己安置在此人的臀部,但在他下面,从那个位置向上说话。他们所说的话,与教导灵从天使那里所传达的话正好相反;也就是说,人不可照着教导生活,而应取悦自己,随心所欲,诸如此类。他们通常在前面的灵人离开后到来。但木星人知道这些灵人是谁,是何性质;所以他们并不理会他们。然而,他们以这种方式学习何为邪恶,进而学习何为良善。事实上,通过邪恶能认识何为良善,因为良善的性质可从它的反面得知。对一个事物的一切觉知取决于对它与其反面对照时不同之处的各种类型和程度的反思。

属天的奥秘 #10551

10551.“于是,

10551.“于是,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口,与摩西交谈”表当圣言超出了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之后,一种极度的模糊从外面占据了他们,然而却有来自里面的一种清晰觉察。这从“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立在门口”和“与摩西交谈”的含义清楚可知:“摩西进会幕的时候”是指圣言超出他们所能理解的范畴之后,如刚才所述(10550节);“云柱”是指就这个民族而言,一种极度的模糊,因为“云”表示圣言的外在意义(参看创世记18章序言;4060, 4391, 5922, 6343e, 6752, 8443, 8781节);“立在门口”是指在外面(10549节);“与摩西交谈”是指来自里面的清晰觉察。因为“摩西”表示就本身而言或本质上的圣言(9372节),而“交谈”表示觉察(参看10290节提到的地方)。之所以表示“来自里面”,是因为与“云柱交谈”的摩西在会幕里面。
  在此必须阐明什么叫从外面看见,什么叫从里面觉察。那些阅读圣言时获得光照的人就从里面看见它;因为他们的内在已经打开了。当内在打开时,它就居于天堂之光。这光流入进来并带来光照,尽管此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之所以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这光流入存在于人的记忆中的认知或知识,这些认知或知识居于属世之光。此人在利用它们思考时,因感觉完全凭自己如此行,故意识不到这种流注;然而,有各种迹象能使他知道他已经获得光照。但是,凡以为自己获得光照的人都错了,除非他是为了真理和良善的生活而喜欢认识真理,因而除非他为了生活而喜欢神性真理,因为照着源于圣言的神性真理生活就是爱主,当主被爱时,一切光照便从祂而来。
  然而,那些不视与源于圣言的神性真理一致的生活为目的,反而视地位、利益、名声为目的,因而视圣言的神性真理为手段的人绝无可能拥有任何光照。因为这种目的是世俗和肉体的,不是属灵和属天的。因此,它会关闭他们的内在人,一旦这内在人被关闭,来自天堂的光就无法流入并带来光照。这些人在阅读圣言时若以为自己被光照了,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不是从天堂思考,而是从世界思考,因而不是从主思考,而是从自己思考。他们在何等程度上从自己和世界思考,就在何等程度上从与天堂之光分离的属世之光思考;而与天堂之光分离的属世之光在属灵事物上构成最浓密的黑暗。如果这些人信服他们由于被光照而看到某种东西,那他们就错了。因为他们觉察事物是否真实的唯一途径是借助他人所提供的证据,这是从外面,而不是从里面看见真理,或借助说服性的信仰,这种信仰的性质可见于前文(9363-9369节)。这种人能视虚假为真理,视真理为虚假,也能视邪恶为良善,视良善为邪恶。
  由此明显可知什么叫从外面看见圣言,什么叫从里面觉察圣言。从外面看见圣言就是百姓各人站在自己的帐棚门口,望着摩西,以及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口,他们各人在自己的帐棚门口下拜所表示的。但从里面觉察圣言则是摩西进会幕,云柱在会幕门口与摩西交谈所表示的。
  必须简要说明带来光照的流注是如何运作的。当圣言被阅读时,和世人一样,天使也能感知到它;只是天使在一个属灵层面上感知它,而世人在一个属世层面上感知它。一个内在打开的世人也能在一个属灵层面上感知到它,尽管他活在世上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的属灵思维流入其外在人中的属世思维,并在那里显现。然而,正是这内在思维进行光照,是来自主的流注运作所借助的渠道。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自己的思维并反思他们所看到的,也发现人类拥有并未显现的内在思维。因此,他们将构成这种思维的观念称为非物质和知识的,并将它们与构成外在思维的显现的观念区分开来,他们称这些观念为属世和物质的。但他们不知道,当这些观念从自己的层面流下来时,它们就转化成属世观念,然后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表象。由此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出,带来光照的流注是如何运作的。
  

属天的奥秘 #6396

6396.“但”表那

6396.“但”表那些处于真理,但尚未处于良善的人。这从“但”的代表清楚可知,“但”是指生活的良善(参看3921, 3923节),不过在此是指那些拥有由真理,还未由良善所生的某种生活良善之人。因为对于正被主重生的人来说,情况是这样:他先处于真理,但未处于由这真理所生的任何生活良善;接着,他处于由真理,尚未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此后,一旦重生,他便处于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在这个阶段,他出于良善洞察真理,并使他里面的真理增多;这些是重生的程度。“但”表示那些处于由真理,尚未由良善所生的生活良善之人。与他们同在的良善仍深藏于真理,赋予他们对真理的情感,促使他们照真理生活。这种人在主的国度,但由于他们行善并非出于良善,而是出于真理;也就是说,不是出于一种新的意愿,而是出于理解力,因而不是出于爱,而是出于顺服,因为他们被吩咐如此行,因此,在主的国度,他们就在那些住第一层或最低层天堂的人当中。他们就是“但”所代表的人,因为就以色列所作预言的内义而言,他的十二个儿子总体上描述了所有在主国度之人的本质。
  “但”所表示的人之所以住在最低层天堂,或说主国度的最低层,是因为他们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这一点由当众支派分迦南地为业时,但的阄落在最后(约书亚记19:40-48),以及那时他们的地业在那地最远的部分(士师记18章)来代表。因为阄是在耶和华面前拈的(约书亚记18:6),因此照着各支派的代表而给各支派拈出。迦南地代表主的国度(参看1607, 3038, 3481, 3686, 3705, 4447, 4454节),因此它的一切疆界都是代表(1607, 1866, 4116节),故那地最远的部分代表主国度的最低级部分(4240节)。因此,“但”代表那些最低级部分的居民;因为真理在与良善结合之前,住在该国度的最低层。不过,真理若完全与良善分离,就不会住在主国度的任何疆界之内,而是住在外面了。
  但的地业是迦南地最外围的部分,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每当经上描述那地的全境时,都会说“从别是巴直到但”(撒母耳记下3:10; 17:11; 24:15;列王纪上4:25)。在这些经文中,“别是巴”表示那地的至内在部分,因为在耶路撒冷和锡安成为那地的至内在部分之前,别是巴是亚伯拉罕和以撒所生活的地方。
  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的本质还由窥探他们可居之地的但人(士师记18章)来代表;他们将利未人从米迦家里引走,拿走他的以弗得、家中的神像并铸成的像;这些物品表示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的敬拜。因为这些人崇拜外在之物,无视内在之物。事实上,除了处于良善的人外,没有人能察觉内在之物。这就是此处但人所代表的,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可知:圣言中的一切历史,无论摩西五经中的,还是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和列王纪中的,都是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代表;士师记中关于但人的这个故事也是如此。至于进一步涉及那些处于真理,尚未处于良善之人本质的内容,接下来关于但所说的那些话的内义描述了他们的本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