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4007.“有杂白纹的(母山羊)”表真理。这从“白”的含义清楚可知,“白”是指真理,严格来说,是指主的公义和功德,由此而指主在人里面的公义和功德(3301, 3993节)。“白”之所以具有这种含义,是因为从主放射、为亮和白之源头的天堂之光表示真理。因此,凡被这光光照、变得闪亮而光辉之物都被称为主在人里面的公义和功德。那些出于良善承认并接受主的公义,并弃绝自己的公义之人尤以“义人”来表示,主在马太福音论到他们说:
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马太福音13:43)
闪亮而光辉的“白”具有这种含义的事实也可从圣言中的其它经文明显看出来,如摩西五经:
他的眼睛比酒红润;他的牙齿比奶洁白。(创世记49:12)
这论及犹大,他代表主的爱之神性,在内义上代表属天国度,因而代表属天之人(参看3881节)。“眼睛比酒红润”表示神性智慧,“牙齿比奶洁白”表示神性公义。诗篇:
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求你洗涤我,我就比雪更白。(诗篇51:7)
“洗涤”和“比雪更白”表示通过接受并披上主的公义而从罪中洁净。启示录:
七灯台中间有一位好像人子;祂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启示录1:13-14)
又:
在撒狄,你还有几个名字是未曾污秽自己衣服的;他们要穿白衣与我同行,因为他们是配得过的。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启示录3:4-5)
又:
我劝你向我买火炼的金子,叫你富足;又买白衣穿上。(启示录3:18)
又:
有白袍赐给在祭坛底下的一切灵魂。(启示录6:9-11)
又:
我见他们站在宝座和羔羊面前,披着白袍。长老中有一位回应我说,这些披着白袍的是谁?是从哪里来的?我对他说,我主,你知道。他向我说,这些人是从大苦难中出来的,曾把他们的袍子洗了,用羔羊的血使他们的袍子洁白。(启示录7:9, 13-14)
又:
那七位天使穿着洁白光明的细麻衣,胸间束着金带。(启示录15:6)
又:
我就观看,见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拿着弓,并有冠冕赐给他。(启示录6:2)
又:
我看见天开了,见有一匹白马。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穿着细麻衣,又白又洁,跟随祂。(启示录19:11, 14)
在所有这些经文中,“白”表示信之真理,“白衣”和“白袍”也没有其它含义。不过,信之真理并不属于那些以为他们凭自己有信仰,因而靠自己有智慧的人,而属于那些相信他们靠主有信仰和智慧的人,信仰和智慧就被赐予这些人,因为他们根本不将任何真理或良善归于自己,更不认为他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真理和良善而有功德;尤其不认为他们由此而称义;而是把这些都归于主,从而将一切事物归于主的恩典和怜悯。这就是“披着白袍”,以及“因羔羊的血变得洁白”的意思。凡进入天堂者都会丢弃两样东西,即他们的自我和随之而来的自信,以及自我的功德或自我公义。他们会披上出自主的天堂自我,以及主的功德或公义。他们越是披上这些,就越深地进入天堂。这两样东西尤以“红”和“白”来表示;“红”表示那时他们所拥有的爱之良善;“白”表示信之真理。
6393.“便屈肩背重”表然而,他却竭尽全力。这从“肩”和“背重”的含义清楚可知:“肩”是指全部能力,或一切努力(参看1085, 4931-4937节);“背重”是指为赚取功德而作工。因此,“屈肩背重”表示为了赚取功德而竭尽全力作工。这一切之所以被描述为“背重”,是因为他们行善不是出于对良善的情感,因而不是出于自由,而是出于自私的情感,也就是奴役(6390节)。
至于那些因他们所完成的工作而想要回报的人,要知道,他们从不满足,如果没有得到比别人更大的回报,就会愤愤不平;他们若看见别人比自己更蒙福,就会伤心、报怨。他们认为真正的赐福并不在于内在之物,而在于外在之物;也就是说,在于显赫,拥有统治权,被天使服侍,因而在于比天使优越,因此是天堂里的首领和大人物。而事实上,天堂的赐福并不在于想要拥有统治权,被别人服侍,而在于想去服侍别人,成为最小的;正如主所教导的:
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尊为君王的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是这样。你们中间,谁要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在你们中间,谁要为首,就必作众人的仆人。因为人子来,不是要受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马可福音10:35-45)
主在路加福音中教导,天堂属于那些不以回报为目的而行善的人:
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回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加福音14:11-14)
“到义人复活的时候所得着的报答”就是从行善不思回报而来的内在幸福,当人们履行有用的服务,或发挥功用时,就会从主获得这种幸福。那些不思回报,只喜欢服务的人越喜欢行善,他们所履行的服务或所发挥的功用就越珍贵。事实上,他们比其他人更伟大、更有权柄。
那些为了回报而行善的人也说,他们因从圣言知道他们要在天堂成为最小的;但那时他们想的是,通过如此说他们可以成为大的,所以他们还是有同样的目的。但那些行善不思回报的人是真的不想显赫、优越,只想着服务。
可参看关于通过行为或工作赚取功德,以及在来世那些寻求功德之人性质的阐述和说明:他们看上去就像在劈柴、割草(1110, 1111, 4943节);这些人如何被代表(1774, 2027节);那些为了自我和世界而行善的人在来世不会因这善而得到任何回报(1835节);那些将功德置于行为或工作的人照字面朝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圣言,并嘲笑它的内在内容(1774, 1877节);真正的仁爱完全没有功德的追求(2371, 2373, 2380, 3816节);那些将信与仁分离的人认为他们所行的是配得功德的(2373e节);那些进入天堂的人抛弃了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任何功德(4007e节);大多数人以为当他们开始改造时,他们所行的良善源于他们自己,他们因这良善而配得功德;但随着他们重生,他们会抛弃这种信念(4174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