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6141.“土地也不至荒凉”表心智必用教会的记忆知识来培养。这从“土地”和“荒凉”的含义清楚可知:“土地”是指真理的容器(参看6135-6137节),容器本身是心智,在此是指属世心智,因为这是埃及的土地;“荒凉”是指没有可见的真理,在此是指没有教会的记忆知识,因为“埃及人”表示教会的记忆知识(4749, 4964, 4966, 6004节),这些知识也是存在于属世层中的真理。“埃及地”是指记忆知识所在的属世心智(参看5276, 5278, 5280, 5288, 5301节),因此“埃及的土地”尤表该心智。这解释了为何“土地也不至荒凉”表示心智必用教会的记忆知识来培养。
3216.为更好地了解来世的代表是何性质,也就是说,出现在灵人界的事物是何性质,让我在此再举几个例子。当天使们正在谈论仁与信的教义事物时,有时一种形像或可见的观念就会出现在一个较低领域,那里有一个相对应的灵人社群。这是一座城或数座城的形像或可见观念,城内有宫殿。这些宫殿的建筑结构如此令人震惊,以至于你会说,这里就是建筑艺术的老家或源头;更不用提各种风格的房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每一座宫殿或房屋中,甚至连最小的点或最细微的可见细节都无不代表天使的观念和讨论的某个方面。由此清楚可知,它们所包含的细节何等数不胜数,还可知圣言中先知们所看到的城和圣城或新耶路撒冷,以及圣言的预言部分所提到的城都表示什么,即表示仁与信的教义事物(402, 2449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